汽车内部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940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内部照明系统,涉及汽车内部照明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嵌设在外壳顶面两侧的风机筒和安装在外壳后端的U型架,风机筒内部安装有风机,外壳的前端面嵌设有照明壳,转杆的前端面安装有安装盘,安装盘的前端面安装有照明灯;U型座上下端的两侧均固接有连接柱;U型座前端设有旋钮,连接柱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照明壳和调节机构与照明灯的配合,便于在使用时对单个的灯体根据所需的光照角度进行单独的调节,并且能够对多个照明灯进行同步的调节复位;增大了对于车内光照范围的适用范围,并且车内后方的乘坐人员就能够对单个不需要使用的照明灯进行关闭操作,通过风机的设置便于对车内后方的乘载人员进行吹风降温。吹风降温。吹风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部照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部照明用具
,尤其涉及汽车内部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许多汽车驾驶室装备有头顶座舱顶灯以及用于座舱可见度的航图灯,用于安全进出的门灯,仪表盘以及控制器的背光灯,化妆镜灯以及杂物箱灯;传统的,汽车内部照明主要被视为具功能性的。例如,特定的一部分的灯是用来照明在汽车驾驶舱内的选定区域,且特定的一部分的是用来从背后照亮汽车的仪表盘以在夜晚可见;由于车内的照明常常几乎都是由白炽光所提供,一般在车顶的后方会安装有用于车内后方照亮的照明灯,一般此处照明灯的光照角度是不能调节的,并且由于此照明灯是由车辆的中央控制台控制的,在后方乘坐人员需要使用照明灯时,还需要驾驶员进行对车内后方的照明灯进行开启,而后方的乘载人员是不便于对照明灯根据所需的光照角度和开启的照明灯个数进行调控的,由于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对照明灯进行调节时,眼睛会离开行驶路面,从而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汽车内部照明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内部照明系统,包括外壳、嵌设在外壳顶面两侧的风机筒和安装在外壳后端的U型架,所述风机筒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筒的前后端开口内均安装有防护挡条,所述防护挡条的开口之间设有一层防尘网,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嵌设有照明壳,所述照明壳前端内壁的四角均安装有灯壳,所述灯壳内部均竖向转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前端面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前端面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壳的前端面开设有圆形口,所述圆形口前端的照明壳上安装有透明灯罩;所述照明壳后端的内壁中部纵向设有U型座,所述U型座上下端的两侧均横向固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端与灯壳外壁固接;所述U型座前端的槽口内竖向转动设有旋钮,所述照明壳前端面的中部配合旋钮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旋钮的前端从矩形开口内伸出;所述连接柱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盘角度调节的调节机构。
[0005]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连接柱内端柱体内的传动腔、开设在连接柱外端柱体内部的驱动腔、横向转动设于传动腔内端内壁上的驱动轴、滑动设于传动腔内部的滑动座和设于滑动座内部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腔外端内壁上横向转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轴体上活动套接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的外端与传动腔外端的内壁抵接,所述推力弹簧的内端与滑动座的外端面抵接;所述U型座上下端内端均开设有驱动腔,所述旋钮的旋钮轴端部活动贯穿进驱动腔内部并固接有第一锥齿,所述驱动轴的内端活动贯穿进驱动腔内部并固接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与第一锥齿啮合传动;所述转杆的一端活动贯穿进传动腔内部并固接有第三锥齿,所述传动轴的外端活动贯穿进传动腔内部并固接有
第四锥齿,所述第三锥齿与第四锥齿啮合传动。
[0006]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横向贯穿开设在滑动座一侧面上的贯穿口、竖向固接在贯穿口内部的固定环和横向转动设于固定环内圈中的花键套,所述传动轴的内端固接有第一花键轴,所述驱动轴的外端横向固接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的内端活动插接进花键套外端的内部,所述第二花键轴的外端活动插接进花键套内端的内部。
[0007]优选地,所述传动腔为圆柱状腔体,所述滑动座为圆柱状块体,所述滑动座的前端面中部纵向固接有手柄杆,所述连接柱的前端面外侧均横向开设有第一U型限位口,所述照明壳前端面的中部四角均开设有与手柄杆配合的第二U型限位口,所述手柄杆的前端依次从第一U型限位口和第二U型限位口内壁延伸出照明壳的前端面外。
[0008]优选地,所述传动腔的外端的内底面上安装有触压开关,所述滑动座外壁的外端开设有触压槽,所述触压槽的外端为敞口状,且所述触压槽为内窄外宽的槽口结构,且所述触压槽的内顶面为斜面状。
[0009]优选地,所述U型架后端的架体为宽面状,且所述U型架宽面架体的后端面上设有一层3M胶垫。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照明壳和调节机构与照明灯的配合,便于在使用时对单个的灯体根据所需的光照角度进行单独的调节,并且同样能够对多个照明灯进行同步的调节复位;有效增大了对于车内光照范围的适用范围,并且车内后方的乘坐人员就能够对单个不需要使用的照明灯进行关闭操作,无需驾驶人员对其操作,减少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于照明灯调控的操作;提高了驾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并且能够在车内温度没有快速降下前,通过风机的设置便于对车内后方的乘载人员进行吹风降温,进而提高车内乘载人员在乘坐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壳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U型座与连接柱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壳内部整体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座结构剖视图。
[0012]图中序号:1、外壳;2、风机筒;3、风机;4、防护挡条;5、防尘网;6、照明壳;7、灯壳;8、转杆;9、安装盘;10、照明灯;11、透明灯罩;12、U型座;13、连接柱;14、旋钮;15、第一锥齿;16、驱动轴;17、第二锥齿;18、滑动座;19、固定环;20、花键套;21、传动轴;22、推力弹簧;23、第一花键轴;24、第二花键轴;25、第三锥齿;26、第四锥齿;27、触压开关;28、触压槽;29、手柄杆;30、U型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6,汽车内部照明系统,包括外壳1、嵌设在外壳1顶面两侧的风机筒2和安装在外壳1后端的U型架30,风机筒2内部安装有风机3,U型架30后端的架体为宽面状,且U型架30宽面架体的后端面上设有一层3M胶垫,便于对本设备进行安装固定,外壳1内部设有控制线路板,风机筒2的前后端开口内均安装有防护挡条4,防护挡条4的开口之间设有一层防尘网5,外壳1的前端面嵌设有照明壳6,照明壳6前端内壁的四角均安装有灯壳7,灯壳7内部均竖向转动设有转杆8,转杆8的前端面安装有安装盘9,安装盘9的前端面安装有照明灯10;照明壳6的前端面开设有圆形口,圆形口前端的照明壳6上安装有透明灯罩11;照明壳6后端的内壁中部纵向设有U型座12,U型座12上下端的两侧均横向固接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的外端与灯壳7外壁固接;U型座12前端的槽口内竖向转动设有旋钮14,照明壳6前端面的中部配合旋钮14开设有矩形开口,旋钮14的前端从矩形开口内伸出;连接柱13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盘9角度调节的调节机构;通过照明壳6和调节机构与照明灯10的配合,便于在使用时对单个的灯体根据所需的光照角度进行单独的调节,并且同样能够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内部照明系统,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嵌设有照明壳(6),所述照明壳(6)前端内壁的四角均安装有灯壳(7),所述灯壳(7)内部均竖向转动设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前端面安装有安装盘(9),所述安装盘(9)的前端面安装有照明灯(10);所述照明壳(6)的前端面开设有圆形口,所述圆形口前端的照明壳(6)上安装有透明灯罩(11);所述照明壳(6)后端的内壁中部纵向设有U型座(12),所述U型座(12)上下端的两侧均横向固接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外端与灯壳(7)外壁固接;所述U型座(12)前端的槽口内竖向转动设有旋钮(14),所述照明壳(6)前端面的中部配合旋钮(14)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旋钮(14)的前端从矩形开口内伸出;所述连接柱(13)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盘(9)角度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连接柱(13)内端柱体内的传动腔、开设在连接柱(13)外端柱体内部的驱动腔、横向转动设于传动腔内端内壁上的驱动轴(16)、滑动设于传动腔内部的滑动座(18)和设于滑动座(18)内部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腔外端内壁上横向转动设有传动轴(21),所述传动轴(21)的轴体上活动套接有推力弹簧(22),所述推力弹簧(22)的外端与传动腔外端的内壁抵接,所述推力弹簧(22)的内端与滑动座(18)的外端面抵接;所述U型座(12)上下端内端均开设有驱动腔,所述旋钮(14)的旋钮轴端部活动贯穿进驱动腔内部并固接有第一锥齿(15),所述驱动轴(16)的内端活动贯穿进驱动腔内部并固接有第二锥齿(17),所述第二锥齿(17)与第一锥齿(15)啮合传动;所述转杆(8)的一端活动贯穿进传动腔内部并固接有第三锥齿(25),所述传动轴(21)的外端活动贯穿进传动腔内部并固接有第四锥齿(26),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芝王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越然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