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25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其中驱动组件可驱动转动组件转动,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筒体、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转动筒体两端端面上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外壳体两侧壁可转动连接,转动筒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清除组件、第二清除组件和第三清除组件,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对称固连在转动筒体内壁上且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上刀头和下刀头,上刀头与下刀头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呈圆弧形的切口,毛线依次穿过第一连接端、转动筒体和第二连接端后向外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毛线表面的毛刺进行多重有效清除,保证穿着舒适度和纺织质量,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毛线通常指羊毛纺成的线,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毛线制作工艺为毛条、混条、针梳、粗纱、细纱、并纱、摇绞、检验、成品打包。在现有工艺中由于缺少对毛线表面毛刺的清除处理,常导致毛织品穿起来有刺痛感,影响穿着舒适度和纺织质量,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的一种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包括外壳体、转动组件、驱动组件、第一清除组件、第二清除组件和第三清除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筒体、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转动筒体两端端面上分别连通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外壳体两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筒体内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清除组件、所述第二清除组件和所述第三清除组件,所述第一清除组件与所述第三清除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清除组件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上刀头和下刀头,所述上连接杆与所述下连接杆对称固连在所述转动筒体内壁上且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刀头和所述下刀头,所述上刀头与所述下刀头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呈圆弧形的切口,毛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转动筒体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后向外伸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清除组件与所述第一清除组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清除组件包括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左刀头和右刀头,所述左连接杆与所述右连接杆对称固连在所述转动筒体内壁上且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左刀头和所述右刀头,所述左刀头与所述右刀头相对的一端分别开设有呈圆弧形的切口。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座、毛刷和固定板,所述外壳体外侧壁对称固连有所述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分别固连有所述清洁座,两个所述清洁座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毛刷,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毛刷之间穿过有所述毛线。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和传动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驱动轮,所述第一连接端外设置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连接有所述传动带。
[0009]再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筒体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落料通孔。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外壳体固连在所述底座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对称安装有若干个万向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的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通过设置转动组件、驱动组件、第一清除组件、第二清除组件和第三清除组件,能够对毛线表面的毛刺进行多重有效清除,保证穿着舒适度和纺织质量,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的转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的第一清除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的第二清除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体;2、转动组件;21、转动筒体;22、第一连接端;23、第二连接端;24、落料通孔;25、从动轮;3、驱动组件;31、驱动电机;32、驱动轮;33、传动带;4、毛线;5、第一清除组件;51、上连接杆;52、下连接杆;53、上刀头;54、下刀头;6、第二清除组件;61、左连接杆;62、右连接杆;63、左刀头;64、右刀头;7、第三清除组件;8、清洁组件;81、清洁座;82、毛刷;83、固定板;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包括外壳体1、转动组件2、驱动组件3、第一清除组件5、第二清除组件6和第三清除组件7,驱动组件3可驱动转动组件2转动,转动组件2包括转动筒体21、第一连接端22和第二连接端23,转动筒体21两端端面上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端22和第二连接端23,第一连接端22和第二连接端23分别与外壳体1两侧壁可转动连接,转动筒体21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清除组件5、第二清除组件6和第三清除组件7,第一清除组件5与第三清除组件7结构相同,第一清除组件5包括上连接杆51、下连接杆52、上刀头53和下刀头54,上连接杆51与下连接杆52对称固连在转动筒体21内壁上且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上刀头53和下刀头54,上刀头53与下刀头54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呈圆弧形的切口,毛线4依次穿过第一连接端22、转动筒体21和第二连接端23后向外伸出。为了方便收集清除后的毛刺碎屑,在转动筒体2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落料通孔24,此时清除后的毛刺碎屑可沉积在外壳体1底部。
[0021]本实施例的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在使用时,使毛线4依次穿过第一连接端22、转动筒体21和第二连接端23后向外伸出,毛线4上的毛刺在经过转动筒体21内时,在转动筒体21自身转动带动下,可同步带动第一清除组件5、第二清除组件6和第三清除组件7转动,此时在第一清除组件5和第三清除组件7的上刀头53与下刀头54的作用下,可对毛线4周向上的毛刺进行快速、有效的清除处理。如图2所示,具有呈圆弧形切口的上刀头53和下刀头54能够贴合在毛线4外侧,以保证清除效果。
[0022]其中,第二清除组件6与第一清除组件5相互垂直设置,第二清除组件6包括左连接杆61、右连接杆62、左刀头63和右刀头64,左连接杆61与右连接杆62对称固连在转动筒体21内壁上且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左刀头63和右刀头64,左刀头63与右刀头64相对的一端分
别开设有呈圆弧形的切口,此时,第二清除组件6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清除效果。如图3所示,具有呈圆弧形切口的左刀头63和右刀头64能够贴合在毛线4外侧,以进一步保证清除效果。
[0023]为了便于后续加工,还设置有清洁组件8,清洁组件8包括清洁座81、毛刷82和固定板83,外壳体1外侧壁对称固连有固定板83,两个固定板83相对的一侧分别固连有清洁座81,两个清洁座8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毛刷82,相对设置的两个毛刷82之间穿过有毛线4,以对清除毛刺后的毛线4进行进一步的清洁处理。
[0024]同时,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1、驱动轮32和传动带33,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轮32,第一连接端22外设置有从动轮25,驱动轮32与从动轮25之间连接有传动带33。
[0025]为了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性,还设置有底座9,外壳体1固连在底座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转动组件、驱动组件、第一清除组件、第二清除组件和第三清除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筒体、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转动筒体两端端面上分别连通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外壳体两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筒体内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清除组件、所述第二清除组件和所述第三清除组件,所述第一清除组件与所述第三清除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清除组件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上刀头和下刀头,所述上连接杆与所述下连接杆对称固连在所述转动筒体内壁上且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刀头和所述下刀头,所述上刀头与所述下刀头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呈圆弧形的切口,毛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转动筒体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后向外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线表面毛刺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除组件与所述第一清除组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清除组件包括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左刀头和右刀头,所述左连接杆与所述右连接杆对称固连在所述转动筒体内壁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江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铎染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