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生产碱洗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05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生产碱洗混料装置,涉及柴油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为立式圆筒结构,其顶部外沿处呈圆周阵列设有三个进料管,分别为柴油进料管、碱液进料管和破乳剂进料管,其底部设有出料管;柴油进料管、碱液进料管和破乳剂进料管均沿罐体侧壁的切线方向水平设置;还包括倒锥形板、多孔板、电加热管和控制器,倒锥形板固定安装在罐体内腔的上部,其中心处设有通孔;多块多孔板上下并排水平固定安装在罐体内腔的中部,电加热管由上到下螺旋缠绕在罐体的外壁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其外侧套装有绝热壳体;本装置采用多种混合方式对碱洗物料进行充分混合,混合效果较好。合效果较好。合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生产碱洗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柴油生产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柴油生产碱洗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原油加工中分馏得到的柴油内往往含有环烷酸等腐蚀性物质,炼油厂一般采用碱洗的方法除去环烷酸,但生成的环烷酸钠为表面活性剂,易使柴油产生乳化,导致柴油碱渣含油量明显增加。若柴油乳化严重,碱渣含油量会高达20%以上,可造成每年几千吨优质柴油浪费,并增加污水处理装置的负荷,严重时会导致电精制系统送不上电,无法正常操作。
[0003]为了解决直馏柴油碱洗过程中存在的乳化问题,提高注碱浓度,减少碱渣排放量,降低柴油损失,炼油厂一般采用加注破乳剂的方式,及在碱液罐中添加破乳剂和碱液,然后与柴油进行混合,通过电精制的方法将柴油中含有的乳化剂去除,且去除效果良好。
[0004]现有的碱洗罐其结构较单一,破乳剂在与碱液和柴油混合时,其混合的越均匀,乳化剂的去除效果越好,而且不同的温度对乳化剂的去除效果也有一定影响,使得现有技术在对柴油进行碱洗时需用到多组设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0005]中国专利CN206289217U 公开了一种柴油生产中碱洗用配套设备,包括碱洗罐本体,碱洗罐本体的顶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碱洗罐本体内腔壁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盘绕有电加热管,碱洗罐本体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料管,碱洗罐本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碱洗罐本体外侧壁的底部设有取样管;该设备采用传统搅拌叶片对物料进行混合,混合效果一般;此外,由于电加热管位于碱洗罐内,难以对其进行维修及更换。
[0006]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式的碱洗混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柴油生产碱洗混料装置。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生产碱洗混料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立式圆筒结构,其顶部外沿处呈圆周阵列设有三个进料管,分别为柴油进料管、碱液进料管和破乳剂进料管,其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柴油进料管、碱液进料管和破乳剂进料管均沿罐体侧壁的切线方向水平设置;
[0009]还包括倒锥形板、多孔板、电加热管和控制器,所述倒锥形板固定安装在罐体内腔的上部,其中心处设有通孔;多块所述多孔板上下并排水平固定安装在罐体内腔的中部,所述电加热管由上到下螺旋缠绕在罐体的外壁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其外侧套装有绝热壳体;所述绝热壳体与罐体外壁的环空内填充有保温层。
[0010]优选的,还包括锥形冲击板和连接杆,所述锥形冲击板位于通孔的正下方,其最大外径小于通孔的内径;所述锥形冲击板的上端通过竖直的连接杆与罐体顶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多孔板设有两块。
[0013]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为漏斗状,其下端连接出料管。
[0014]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呈圆周阵列设有三根支撑腿。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装置采用多种混合方式对碱洗物料进行充分混合,混合效果较好;本装置中的电加热管螺旋缠绕在罐体外壁上,可对罐体内的液体进行均匀加热,此设置方式也便于对电加热管进行维修及更换;绝热壳体和保温层可有效减少电加热管热量的散失,有助于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中:1、罐体,2、柴油进料管,3、碱液进料管,4、破乳剂进料管,5、出料管,6、倒锥形板,601、通孔,7、多孔板,8、电加热管,9、绝热壳体,10、保温层,11、锥形冲击板,12、连接杆,13、温度传感器,14、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照图1

2所示,一种柴油生产碱洗混料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为立式圆筒结构,其顶部外沿处呈圆周阵列设有三个进料管,分别为柴油进料管2、碱液进料管3和破乳剂进料管4,其底部设有出料管5;柴油进料管2、碱液进料管3和破乳剂进料管4均沿罐体1侧壁的切线方向水平设置;
[0023]还包括倒锥形板6、多孔板7、电加热管8和控制器,倒锥形板6固定安装在罐体1内腔的上部,其中心处设有通孔601;两块多孔板7上下并排水平固定安装在罐体1内腔的中部,电加热管8由上到下螺旋缠绕在罐体1的外壁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其外侧套装有绝热壳体9;绝热壳体9与罐体1外壁的环空内填充有保温层10。
[0024]更为详细的,出料管5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3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5]使用时,柴油、碱液和破乳剂分别通过对应的进料管进入到罐体1内,三者在倒锥形板6的上方形成旋流,进行初步混合;随后混合溶液以漩涡状从通孔601向下流动,再流经两块多孔板7后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与此同时,螺旋缠绕在罐体1外壁上的电加热管8对罐体1内的液体进行均匀加热,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13反馈的信号对电加热管8的功率进行自动控制,以使流经出料管5的混合溶液的温度恒定。
[0026]本装置采用多种混合方式对碱洗物料进行充分混合,混合效果较好;本装置中的电加热管8螺旋缠绕在罐体1外壁上,可对罐体1内的液体进行均匀加热,此设置方式也便于对电加热管8进行维修及更换;绝热壳体9和保温层10可有效减少电加热管8热量的散失,有助于节省生产成本。
[0027]实施例二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项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设了锥形冲击板11,具体为:
[0029]本实施例还包括锥形冲击板11和连接杆12,锥形冲击板11位于通孔601的正下方,其最大外径小于通孔601的内径;锥形冲击板11的上端通过竖直的连接杆12与罐体1顶部固定连接。
[0030]混合溶液以漩涡状经通孔601向下流动,随后受到锥形冲击板11的阻挡,混合溶液冲击锥形冲击板11后四处飞溅并散落到多孔板7上。
[0031]锥形冲击板11破坏了混合溶液原有的流动状态,使其在通过多孔板7前更为分散,有助于物料的充分混合。
[0032]实施例三
[0033]作为本技术的一项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罐体1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为:
[0034]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底部为漏斗状,其下端连接出料管5,此设置便于混合好的物料从罐体1内顺利排出。
[0035]此外,为了提升罐体1安装的稳定性,罐体1的底部呈圆周阵列设有三根支撑腿14。
[0036]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生产碱洗混料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立式圆筒结构,其顶部外沿处呈圆周阵列设有三个进料管,分别为柴油进料管、碱液进料管和破乳剂进料管,其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柴油进料管、碱液进料管和破乳剂进料管均沿罐体侧壁的切线方向水平设置;还包括倒锥形板、多孔板、电加热管和控制器,所述倒锥形板固定安装在罐体内腔的上部,其中心处设有通孔;多块所述多孔板上下并排水平固定安装在罐体内腔的中部,所述电加热管由上到下螺旋缠绕在罐体的外壁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其外侧套装有绝热壳体;所述绝热壳体与罐体外壁的环空内填充有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生产碱洗混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奥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