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与模具版的制作方法及模板与模具版技术

技术编号:358888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7
一种模板与模具版的制作方法及模板与模具版,所述模板的制作方法包括:S1,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第一表面涂布树脂层,在所述树脂层上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形成镭射效果微结构;S2,进一步处理所述基板第一表面,去除微图文位置以外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保留微图文位置的镭射效果微结构,得到微图文具有镭射效果微结构的模板。所述模具版的制作方法包括:根据如上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得微图文具有镭射效果微结构的模板;S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模板制得母版,再利用母版制得批量生产用的模具版。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简单、成本低,能使得微图文叠加镭射效果的防伪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射效果的防伪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射效果的防伪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与模具版的制作方法及模板与模具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板与模具版的制作方法及模板与模具版。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动态防伪膜的微图文没有叠加镭射效果,这是因为在微图文小尺寸制作镭射效果困难。目前整张模具版都是直接进行光刻制版,难度非常大,要求条件苛刻,成本昂贵。
[0003]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的模板与模具版的制作方法及模板与模具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0006]S1,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第一表面涂布树脂层,在所述树脂层上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形成镭射效果微结构;
[0007]S2,进一步处理所述基板第一表面,去除微图文位置以外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保留微图文位置的镭射效果微结构,得到微图文具有镭射效果微结构的模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在所述树脂层上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形成镭射效果微结构包括:提供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具有具镭射效果的微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模具压印于所述树脂层上,将具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复制在所述树脂层上;固化。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提供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具有接触面以及由所述接触面凹陷形成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形成微图文的图案;将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树脂层贴合并进行热压,与所述接触面接触的树脂层的镭射效果微结构被压平而消失,失去镭射效果,而与凹槽结构位置对应的树脂层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仍然保留;剥离第二模具,从而得到微图文具有镭射效果微结构的模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凹槽结构深度大于所述镭射效果微结构深度。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具版的制作方法,包括:
[0012]根据如上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得微图文具有镭射效果微结构的模板;
[0013]S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模板制得母版,再利用母版制得批量生产用的模具版。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将所述模板进行银镜反应、电铸从而制得母版,再利用母版经过翻版制得批量生产用的模具版。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模板,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树脂层,所述树脂层在微图文位置具有镭射效果微图文微结构,而微图文位置以外的位置不具有镭射效果微结构。
[0016]进一步地,所述树脂层上,微图文位置以外的位置低于微图文位置。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具版,由如上所述的模板制得母版,再利用母版制作而成。
[0018]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版由所述模板进行银镜反应、电铸制得母版,再利用母版经过翻版制作而成。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板与模具版的制作方法及模板与模具版,通过先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再对微结构进行处理,去除微图文位置以外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保留微图文位置的镭射效果微结构,相对于光刻制版工艺,制作简单、成本低,能使得微图文叠加镭射效果的产品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且能够在防伪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防伪力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模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制作方法中微图文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模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0024]S1,提供基板1,在基板1第一表面涂布树脂层2,在树脂层上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形成镭射效果微结构;
[0025]S2,进一步处理基板1第一表面,去除微图文位置(微图文位置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设置)以外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保留微图文位置的镭射效果微结构,得到微图文具有镭射效果微结构的模板。
[0026]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在树脂层2上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形成镭射效果微结构包括:S11,提供第一模具3,第一模具3上具有具镭射效果的微结构;通过第一模具3压印于树脂层2上,将具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复制在树脂层2上;S13,固化,剥离第一模具3,形成在树脂层2第一表面形成镭射效果微结构。微结构的深度可以为0.1~1um。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如化学蚀刻)在树脂层上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形成镭射效果微结构,但本实施例利用模具压印的方式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0027]本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S21,提供第二模具4,第二模具4具有接触面41以及由接触面41凹陷形成的凹槽结构42,凹槽结构42形成微图文5的图案,微图文5可以是微图文、微文字、微字母、微数字等,如三角形、五角星、ok、√、花纹,本实施例采用三角形图案,如图2所示,凹槽结构深度大于镭射效果微结构深度,可以为1~10um;S22,将第二模具4与树脂层2贴合并进行热压,与接触面41接触的树脂层2的镭射效果微结构被压平而消失,失去镭射效果,而与凹槽结构42位置对应的树脂层2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仍然保留;S23,剥离第二模具4,从而得到微图文具有镭射效果微结构的模板。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如化学蚀刻)来去除微图文位置以外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保留微图文位置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但本实施例利用模具热压的方式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0028]树脂层2是UV树脂通过紫外光固化。
[0029]通过上述制作方法制得的模板包括基板以及位于基板一侧表面的树脂层,树脂层在微图文位置具有镭射效果微图文微结构,而微图文位置以外的位置不具有镭射效果微结
构。并且,树脂层上,微图文位置以外的位置低于微图文位置。
[0030]将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模板制得母版,再利用母版可制得批量生产用的模具版。本实施例中,将模板进行银镜反应、电铸从而制得母版,再利用母版经过翻版制得批量生产用的模具版。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利用模板制得模具版。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板与模具版的制作方法及模板与模具版,通过先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再对微结构进行处理,去除微图文位置以外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保留微图文位置的镭射效果微结构,相对于光刻制版工艺,制作简单、成本低,能使得微图文叠加镭射效果的防伪产品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防伪力度。
[0032]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设置在”或“位于”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0033]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元件的序列形容词“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并不意味着这样描述的元件必须依照给定的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第一表面涂布树脂层,在所述树脂层上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形成镭射效果微结构;S2,进一步处理所述基板第一表面,去除微图文位置以外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保留微图文位置的镭射效果微结构,得到微图文具有镭射效果微结构的模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在所述树脂层上形成具有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形成镭射效果微结构包括:提供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具有具镭射效果的微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模具压印于所述树脂层上,将具镭射效果的微结构复制在所述树脂层上;固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提供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具有接触面以及由所述接触面凹陷形成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形成微图文的图案;将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树脂层贴合并进行热压,与所述接触面接触的树脂层的镭射效果微结构被压平而消失,失去镭射效果,而与凹槽结构位置对应的树脂层的镭射效果微结构仍然保留;剥离第二模具,从而得到微图文具有镭射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枢叶瑞蔡文静左志成任家安陈林森朱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