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预热的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23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预热的气液分离器,包括:本体、输液管路、输气管路、循环散热管路和第一U形管,所述输液管路、输气管路设于本体上,所述输液管路、输气管路均与本体内部腔体相贯通,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的两个端口设于本体上,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的管体设置于本体内部腔体,且与本体内部腔体不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循环散热管路放入气液分离器的本体内部,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将热量传递给气液分离器内的制冷剂和润滑油达到预热效果。器内的制冷剂和润滑油达到预热效果。器内的制冷剂和润滑油达到预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预热的气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预热的气液分离器,涉及燃气热泵空调


技术介绍

[0002]气液分离器是空调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分离气态、液态制冷剂,同时储存液态制冷剂和压缩机润滑油;在低温情况下,气液分离器内储存的液态制冷剂和压缩机润滑油流动性差,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冻结,会导致空调启动后压缩机缺少润滑油和制冷剂,损坏压缩机及空调系统;所以在低温情况下,空调开启前需要对气液分离器内的制冷剂、润滑油进行加热升温。
[0003]目前大多数厂家对气液分离器的加热方法是在气液分离器上绑扎电加热带,在空调启动前通过对电加热带通电加热的方法提高气液分离器内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温度。此种情况需要单独给电加热带供电,给空调系统带来能耗,同时由于电加热带是绑扎在气液分离器外部,电加热带先将热量传递给气液分离器壳体,再由气液分离器将热量传递给内部的制冷剂和润滑油,由于气液分离器属于压力容器,通常情况下壳体厚度较厚,导热慢,导致电加热带的热量传递到制冷剂和润滑油需要的时间长,传热效率低,热量损失大。部分厂家不对气液分离器内的制冷剂和润滑油进行加热,通过开机启动前一段时间内控制压缩机低速、低频运行,减少压缩机缺油润滑时的磨损,但不能避免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预热的气液分离器,利用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余热有效的加热气液分离器内部的制冷剂和润滑油,加快空调系统开机速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预热的气液分离器,包括:本体、输液管路、输气管路、循环散热管路和第一U形管,所述输液管路、输气管路设于本体上,所述输液管路、输气管路均与本体内部腔体相贯通,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的两个端口设于本体上,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的管体设置于本体内部腔体,且与本体内部腔体不连通;所述第一U形管设置于气液分离器壳体内部腔体内,所述输气管路于本体内部腔体内的一端与第一U形管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U形管另一端设为气体出口,所述输液管路于气液分离器壳体内部腔体内的一端设为内部进口,该内部进口的位置低于U形管的气体出口,本体内部用于存储液态制冷剂及润滑油。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包括:循环液出管、循环液进管和第二U型管,所述循环液出管和循环液进管设置于本体内部腔体内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U型管连接,所述的第二U型管平行放置于壳体底部,循环液出管、循环液进管用于串联进发动机冷却液循环系统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部进口采用L型设置,且内部进口位于第二U型管的上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采用钢制管或铜制管。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输液管路设置有一个,且输液管路设置于本体的中央位置,所述的输气管路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的输气管路连接压缩机吸气管,用于将加热后的气态冷剂和部分润滑油输入压缩机吸气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侧连接固定座,所述本体的下侧与固定座焊接在一起,固定座上设置螺栓孔,用于本体的固定。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余热,循环将热量传递给气液分离器内的制冷剂和润滑油达到预热效果,使得压缩机在启动时能快速、高效的润滑、运行,最大程度降低磨损;
[0012]本技术由于采用的是发动机的余热,取消现有技术中绑扎在气液分离器上的电加热带,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同时通过循环散热管路直接与制冷剂、润滑油换热,不需要通过气液分离器壳体传热,最大程度减少热量散失和减少预热时间,加快空调系统开机速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2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预热的气液分离器,包括:本体1、输液管路2、输气管路3、循环散热管路4和第一U形管5,所述输液管路2、输气管路3设于本体1上,所述输液管路2、输气管路3均与本体1内部腔体相贯通,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4的两个端口设于本体1上,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4的管体设置于本体1内部腔体,且与本体1内部腔体不连通;所述第一U形管5设置于气液分离器壳体1内部腔体内,所述输气管路3于本体1内部腔体内的一端与第一U形管5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U形管5另一端设为内部气体出口51,所述输液管路2于气液分离器壳体1内部腔体内的一端设为内部进口21,该内部进口21的位置低于U形管4的气体出口51,制冷剂和润滑油通过内部进口21进入本体1内部。
[0017]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4包括:循环液出管41、循环液进管42和第二U型管43,所述循环液出管41和循环液进管42设置于本体1内部腔体内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U型管43连接,所述的第二U型管43平行放置于壳体1底部,循环液出管41、循环液进管42用于串联进发动机冷却液循环系统中。
[0018]所述内部进口21采用L型设置,且内部进口21位于第二U型管43的上侧。
[0019]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4采用钢制管或铜制管。
[0020]所述的输液管路2设置有一个,且输液管路2设置于本体1的中央位置,所述的输气管路3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的输气管路3用于连接压缩机吸气管。
[0021]所述本体1的下侧连接固定座6。
[0022]本技术通过将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余热,循环将热量传递给气液分离器内的制冷剂和润滑油达到预热效果,使得压缩机在启动时能快速、高效的润滑、运行,最大程度
降低磨损;本技术由于采用的是发动机的余热,取消现有技术中绑扎在气液分离器上的电加热带,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同时通过循环散热管路直接与制冷剂、润滑油换热,不需要通过气液分离器壳体传热,最大程度减少热量散失和减少预热时间,加快空调系统开机速度。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预热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输液管路(2)、输气管路(3)、循环散热管路(4)和第一U形管(5),所述输液管路(2)、输气管路(3)设于本体(1)上,所述输液管路(2)、输气管路(3)均与本体(1)内部腔体相贯通,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4)的两个端口设于本体(1)上,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4)的管体设置于本体(1)内部腔体,且与本体(1)内部腔体不连通;所述第一U形管(5)设置于气液分离器壳体(1)内部腔体内,所述输气管路(3)于本体(1)内部腔体内的一端与第一U形管(5)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U形管(5)另一端设为气体出口(51),所述输液管路(2)于气液分离器壳体(1)内部腔体内的一端设为内部进口(21),该内部进口(21)的位置低于U形管(4)的气体出口(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热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散热管路(4)包括:循环液出管(41)、循环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关平杨亚华易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