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及其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475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尤其是气液分离器及其制冷系统。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进管和出管,筒体内部具有腔室,进管和出管分别与筒体连接,并与腔室连通;筒体至少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缩口段和第二缩口段,沿着筒体的轴线方向,第一缩口段相对位于第二缩口段的上方;进管和出管的均位于第一缩口段远离第二缩口段的一侧;储液段位于第二缩口段远离第一缩口段的一侧并与第二缩口段连通;沿着筒体的轴线方向,第一缩口段的内径往靠近第二缩口段方向逐渐减小,第二缩口段的内径往靠近第一缩口段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优点在于,第一缩口段和第二缩口段能够减少气体和液体接触,从而防止储液段中的液体被气体二次夹带影响分离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器及其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尤其是气液分离器及其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制冷系统中,气液分离器能防止液态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工作时流入压缩机而产生液击,且具有贮藏、气液分离、过滤和消音作用
[0003]现有的气液分离器,一般通过使不同状态的制冷剂进行旋转,从而气液分离,但是分离效果不佳,并且当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被初步分离后,由于制冷剂依然处于旋转状态,液态制冷剂很容易重新混入气态制冷剂中,影响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进管和出管,所述筒体内部具有腔室,所述进管和所述出管分别与所述筒体连接,并与所述腔室连通;
[0006]所述筒体包括第一缩口段、第二缩口段以及储液段,沿着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缩口段相对位于所述第二缩口段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缩口段连通,所述储液段位于所述第二缩口段远离所述第一缩口段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缩口段连通;所述进管安装于所述第一缩口段远离所述第二缩口段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缩口段内部连通,所述出管的一端经所述第二缩口段伸入至所述第一缩口段远离所述第二缩口段的一侧;
[0007]其中,沿着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缩口段的内径往靠近所述第二缩口段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缩口段的内径往靠近所述第一缩口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8]如此设置,由于第一缩口段的内径往靠近第二缩口段的方向逐渐减小,所以介质进入腔室后,会随着筒体的旋转形成双漩涡,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附在筒体的内壁上,再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到储液段中,而气体则会从出管流出腔室。由于第一缩口段和第二缩口段的内径沿着朝向彼此的方向逐渐减小,所以能够减少腔室中的气体与液体接触,避免气体二次夹带,提高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缩口段和所述第二缩口段之间设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缩口段和所述第二缩口段连接。
[0010]如此设置,连接段能够增加第一缩口段和第二缩口段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少气体和液体接触,从而造成二次夹带的情况,保证了分离效率。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段为直管形状,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筒体同轴。
[0012]如此设置,便于加工连接段,并且连接段与筒体的同轴性更好,液体从第一缩口段流向储液段的路径更为顺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缩口段为圆锥形状,所述第一缩口段具有顶角α,60
°
≤α≤90
°

[0014]如此设置,圆锥形状能够引起声反射和声音干涉,从而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若顶
角α的角度过小,液态介质的流动会过于快速,容易夹带气体共同流入储液段;若顶角α的角度过大,液态介质容易在第一缩口段的内壁面上滞留,同样会影响分离效率。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缩口段为圆锥形状,所述第二缩口段的顶角为β,90
°
≤β<180
°

[0016]如此设置,当顶角β的角度过小,会影响储液段的储液容量;当顶角β的角度过大,会影响降噪的效果。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包括储气段,所述储气段位于所述第一缩口段远离所述第二缩口段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缩口段连接,所述进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一端为进口,所述出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一端为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位于所述储气段内,并与所述第一缩口段间隔设置。
[0018]如此设置,由于介质进入第一缩口段后并不能马上被彻底分离,所以第一缩口段中还存在较多气液混合状态的介质,将进口和出口与第一缩口段间隔设置,增加进口和出口与第一缩口段之间的距离,防止各种状态下的介质混合,提升了气液分离的效果。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管穿设于所述储气段的侧壁,并且所述进口的轴线与所述储气段的轴线相交。
[0020]如此设置,使得进管的朝向正对储气段的轴线,从而增强气液分离过程中的双漩涡效果。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管与所述储气段同轴,所述出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缩口段的方向,所述出口相对于所述进口更加远离所述第一缩口段。
[0022]如此设置,防止介质从进口流入腔室中以后,未经分离直接从出口流出。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气段的直径与所述储液段的直径相同。
[0024]如此设置,便于筒体加工。储气段和储液段可以通过同一模具和工序形成,而无需另外增设加工步骤,减少加工成本。
[002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气液分离器。
[002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由于第一缩口段的内径往靠近第二缩口段的方向逐渐减小,所以介质进入腔室后,会随着筒体的旋转形成双漩涡,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附在筒体的内壁上,再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到储液段中,而气体则会从出管流出腔室。由于第一缩口段和第二缩口段的内径沿着朝向彼此的方向逐渐减小,所以能够减少腔室中的气体与液体接触,避免气体二次夹带,提高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器的剖视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器的立体图;
[0029]图3位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器的俯视图。
[0030]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31]100、气液分离器;10、筒体;11、腔室;12、储气段;13、第一缩口段;14、连接段;15、第二缩口段;16、储液段;20、进管;21、进口;30、出管;31、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0)、进管(20)和出管(30),所述筒体(10)内部具有腔室(11),所述进管(20)和所述出管(30)分别与所述筒体(10)连接,并与所述腔室(11)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包括第一缩口段(13)、第二缩口段(15)以及储液段(16),沿着所述筒体(10)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缩口段(13)相对位于所述第二缩口段(15)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缩口段(15)连通,所述储液段(16)位于所述第二缩口段(15)远离所述第一缩口段(13)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缩口段(15)连通;所述进管(20)安装于所述第一缩口段(13)远离所述第二缩口段(15)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缩口段(13)内部连通,所述出管(30)的一端经所述第二缩口段(15)伸入至所述第一缩口段(13)远离所述第二缩口段(15)的一侧;其中,沿着所述筒体(10)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缩口段(13)的内径往靠近所述第二缩口段(15)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缩口段(15)的内径往靠近所述第一缩口段(13)的方向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缩口段(13)和所述第二缩口段(15)之间设有连接段(14),所述连接段(14)与所述第一缩口段(13)和所述第二缩口段(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4)为直管形状,所述连接段(14)与所述筒体(10)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缩口段(13)为圆锥形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鹏陈其功邓锟金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