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及其施工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58751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水利防水渗透技术领域,所述防水渗透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组分:45%50%沥青,20%35%油性聚氨酯,8%10%改性剂,5%10%硅酸钠合成剂,2%5%硼酸,1%3%乳胶粉,0.5%0.8%烷基苯磺酸钙,0.2%0.5%成膜助剂,0.5%1%固化剂,1%2%稀释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水、防腐、耐磨性能优异的涂料,可在水利建筑设施的建设场景中广泛适用,同时油性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作为涂料介质使用,使涂料喷刷后具有极高的防水防渗透的性能,并且通过对涂料的二次涂刷以及雾化养护,进一步提高了涂料的合格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防水渗透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指防洪、排涝、灌溉、水力发电、引(供)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各类工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修复、拆除等项目)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而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材料,随着施工的原因自身不可避免的会形成孔隙和裂缝,从而容易产生渗漏的情况,影响到水利建筑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及其施工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所述防水渗透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组分:
[0005]45%50%沥青,20%35%油性聚氨酯,8%10%改性剂,5%10%硅酸钠合成剂,2%5%硼酸,1%3%乳胶粉,0.5%0.8%烷基苯磺酸钙,0.2%0.5%成膜助剂,0.5%1%固化剂,1%2%稀释剂。
[0006]为了制备油性聚氨酯,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油性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
[0007]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改性剂为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丙烯-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中的其中一种。
[0008]为了制备硅酸钠合成剂,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硅酸钠合成剂是由重铬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十二水合硫酸铬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硅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备而成。
[0009]为了制备乳胶粉,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乳胶粉为可分散性乳胶粉,是由聚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聚乙烯醇、白炭黑和碳酸钙混合制备而成。
[0010]为了合成成膜助剂,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成膜助剂通过含烯烃酸酯类化合物的双氧水做氧化剂和路易斯酸催化下氧化得到。
[0011]为了精确配比,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成膜助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重量比为2:1:1。
[0012]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步骤一:基层清理,保持混凝土基层干燥,随后利用吸尘器对混凝土基层表面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理,当杂质初步清理后,再采用砂纸或是打磨机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打磨,打磨后产生的污物通过清水冲洗;
[0014]步骤二:基面修补,对混凝土基层表面缺陷位置处进行打磨修补,使其整体与混凝土基面齐平,最后保证混凝土基面无杂质残留并再次保持干燥;
[0015]步骤三:基面涂刷养护,将制备的防水渗透涂料涂刷在混凝土基面上,使其形成防水涂层,涂刷完成过35h之后,对涂料进行雾化喷水养护,养护时间需>70h。
[0016]为了平整混凝土基面,本专利技术改进有,在步骤二中,缺陷深度>4mm时需要修补,修补操作采用填充环氧砂浆的方式。
[0017]为了保证涂料质量,本专利技术改进有,在步骤三中,涂刷需分两遍进行,第二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为510h。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水、防腐、耐磨性能优异的涂料,可在水利建筑设施的建设场景中广泛适用,同时油性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作为涂料介质使用,使涂料喷刷后具有极高的防水防渗透的性能,并且通过对涂料的二次涂刷以及雾化养护,进一步提高了涂料的合格率,减少了后续的涂层修补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防水渗透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组分:
[0024]50%沥青,23%油性聚氨酯,8%改性剂,8%硅酸钠合成剂,4%硼酸,3%乳胶粉,0.8%烷基苯磺酸钙,0.2%成膜助剂,1%固化剂,2%稀释剂。
[0025]油性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固结体弹性小,比较适合混凝土静缝的防渗堵漏及加固。
[0026]改性剂为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0027]硅酸钠合成剂是由重铬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十二水合硫酸铬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硅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备而成。
[0028]乳胶粉为可分散性乳胶粉,是由聚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聚乙烯醇、白炭黑和碳酸钙混合制备而成,可分散性乳胶粉在与水接触后可以很快再分散成乳液,具有高粘结能力和抗水性能。
[0029]成膜助剂通过含烯烃酸酯类化合物的双氧水做氧化剂和路易斯酸催化下氧化得到。
[0030]成膜助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重量比为2:1:1。
[0031]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步骤一:基层清理,保持混凝土基层干燥,随后利用吸尘器对混凝土基层表面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理,当杂质初步清理后,再采用砂纸或是打磨机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打磨,打磨后产生的污物通过清水冲洗;
[0033]步骤二:基面修补,对混凝土基层表面缺陷位置处进行打磨修补,使其整体与混凝土基面齐平,最后保证混凝土基面无杂质残留并再次保持干燥;
[0034]步骤三:基面涂刷养护,将制备的防水渗透涂料涂刷在混凝土基面上,使其形成防水涂层,涂刷完成过5h之后,对涂料进行雾化喷水养护,养护时间需75h。
[0035]在步骤二中,缺陷深度>4mm时需要修补,修补操作采用填充环氧砂浆的方式。
[0036]在步骤三中,涂刷需分两遍进行,第二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为8h。
[0037]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防水渗透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组分:
[0038]45%沥青,30%油性聚氨酯,10%改性剂,9%硅酸钠合成剂,4%硼酸,3%乳胶粉,0.8%烷基苯磺酸钙,0.2%成膜助剂,1%固化剂,2%稀释剂。
[0039]油性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固结体弹性小,比较适合混凝土静缝的防渗堵漏及加固。
[0040]改性剂为苯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0041]硅酸钠合成剂是由重铬酸钾、硫酸铜、硫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渗透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组分:45%50%沥青,20%35%油性聚氨酯,8%10%改性剂,5%10%硅酸钠合成剂,2%5%硼酸,1%3%乳胶粉,0.5%0.8%烷基苯磺酸钙,0.2%0.5%成膜助剂,0.5%1%固化剂,1%2%稀释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性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丙烯-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中的其中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钠合成剂是由重铬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十二水合硫酸铬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硅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粉为可分散性乳胶粉,是由聚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聚乙烯醇、白炭黑和碳酸钙混合制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防水渗透配方,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焦文静田甜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恒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