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33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包括升降支架组件,所述升降支架组件的上端居中设置有漏斗组件,漏斗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组件,所述漏斗组件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设置有导液板,圆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圆筒的底端设置有料斗,所述升降支架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短管和长杆,长杆的外侧的底端设置有短管,长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两个短管之间设置有圆片,短管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出液组件包括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侧居中设置有位移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描述的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能够在灌装时减少气泡产生和避免在灌装过程中产生泼洒,同时具有对灌装时流速的调节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


[0001]本技术涉及灌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

技术介绍

[0002]漏斗是一个筒型物体,被用作把液体及幼粉状物体注入入口较细小的容器;但是现有的灌装漏斗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现有的灌装漏斗在使用时,都是自瓶口向下灌装,此种灌装方式不但极易泼洒浪费,且极易产生气泡;现有的灌装漏斗在使用时,不具有调节流量的功能,不可根据所需流速来灌装,能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包括升降支架组件,所述升降支架组件的上端居中设置有漏斗组件,漏斗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组件,所述漏斗组件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设置有导液板,圆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圆筒的底端设置有料斗。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支架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短管和长杆,长杆的外侧的底端设置有短管,长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两个短管之间设置有圆片,短管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底板。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出液组件包括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侧居中设置有位移块,位移块的一端设置有横杆,调节管的底端居中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外侧设置有套管,套管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紧锁装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液板的数量有三个,呈倾斜放置,相近的两个导液板之间呈垂直设计,圆筒的后端设置有把手,贯穿固定片上下端开设有与长杆相适配的圆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长杆的顶端居中设置有限位块,弹簧的下端设置于短管的内侧,短管的底端为密闭设计。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管的上下端为贯通设计,调节管的内部开设有与位移块相匹配的活动槽,调节管的靠横杆一端开设有与横杆相匹配的圆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漏斗组件和升降支架组件,将容器瓶口朝上,将容器底端放置到底板的中心,将待灌装液体灌装入圆筒内,液体通过导液板缓慢流入,避免液体大幅度垂坠进入圆筒内碰撞与空气混合产生气泡,然后握住把手向下压,带动圆筒向下向移动,圆筒带动固定片向下移动,固定片顺着长杆方向向下移动,使出液管进入容器的底端,将横杆向调节管的反方向推动,使液体通过出液管进入容器内,在灌装过程中,跟随容器内的液面
高度握住把手向上提拉,弹簧受到向下压力提供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固定片向上移动,固定片带动圆筒向上移动,使灌装时提升更省力;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出液组件,在预灌装时,将横杆向调节管方向推动,使调节管内与位移块闭合,将出液管对准瓶口,在开始灌装时,将横杆向调节管的反方向推动,使液体通过出液管进入容器内,从而实现对灌装时流速的调节,当灌装完毕时,通过将横杆向调节管方向推动,带动位移块移动,使调节管闭合,当灌装容器高度不同需要调节时,将旋转紧锁装置解锁,使套管可向下移动至所需位置,再通过旋转紧锁装置将套管与出液管固定,从而实现对不同高度容器灌装时出液管长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的漏斗组件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的升降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的出液组件的剖视图。
[0017]图中:1、漏斗组件;2、升降支架组件;3、出液组件;4、圆筒;5、固定片;6、料斗;7、导液板;8、长杆;9、弹簧;10、圆片;11、短管;12、支撑杆;13、底板;14、调节管;15、位移块;16、横杆;17、出液管;18、旋转紧锁装置;19、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包括升降支架组件2,所述升降支架组件2的上端居中设置有漏斗组件1,漏斗组件1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组件3,所述漏斗组件1包括圆筒4,所述圆筒4的内壁设置有导液板7,圆筒4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5,圆筒4的底端设置有料斗6。
[0020]在本方案中,为了便于在灌装时便于将出液组件3深入灌装容器的底部设置了升降支架组件2,所述升降支架组件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短管11和长杆8,长杆8的外侧的底端设置有短管11,长杆8的外侧设置有弹簧9,两个短管11之间设置有圆片10,短管1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12,两个支撑杆12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3。
[0021]在本方案中,为了便于在灌装时调控出液流速设置了出液组件3,所述出液组件3包括调节管14,所述调节管14的内侧居中设置有位移块15,位移块15的一端设置有横杆16,调节管14的底端居中设置有出液管17,出液管17的外侧设置有套管19,套管19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紧锁装置18。
[0022]在本方案中,为了减少进液时减少气泡产生,所述导液板7的数量有三个,呈倾斜放置,相近的两个导液板7之间呈垂直设计,圆筒4的后端设置有把手,贯穿固定片5上下端开设有与长杆8相适配的圆孔。
[0023]在本方案中,为了便于漏斗组件1在升降支架组件2上升降,所述长杆8的顶端居中设置有限位块,弹簧9的下端设置于短管11的内侧,短管11的底端为密闭设计。
[0024]在本方案中,为了便于在灌装时对流量进行调节,所述调节管14的上下端为贯通
设计,调节管14的内部开设有与位移块15相匹配的活动槽,调节管14的靠横杆16一端开设有与横杆16相匹配的圆孔。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在使用时,首先将容器瓶口朝上,将容器底端放置到底板13的中心,将横杆16向调节管14方向推动,使调节管14内与位移块15闭合,将出液管17对准瓶口,然后将待灌装液体灌装入圆筒4内,液体通过导液板7缓慢流入,避免液体大幅度垂坠进入圆筒4内碰撞与空气混合产生气泡,然后握住把手向下压,带动圆筒4向下向移动,圆筒4带动固定片5向下移动,固定片5顺着长杆8方向向下移动,使出液管17进入容器的底端,将横杆16向调节管14的反方向推动,使液体通过出液管17进入容器内,在灌装过程中,跟随容器内的液面高度握住把手向上提拉,弹簧9受到向下压力提供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固定片5向上移动,固定片5带动圆筒4向上移动,使灌装时提升更省力,当灌装完毕时,通过将横杆16向调节管14方向推动,带动位移块15移动,使调节管14闭合,当灌装容器高度不同需要调节时,将旋转紧锁装置18解锁,使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支架组件(2),所述升降支架组件(2)的上端居中设置有漏斗组件(1),漏斗组件(1)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组件(3),所述漏斗组件(1)包括圆筒(4),所述圆筒(4)的内壁设置有导液板(7),圆筒(4)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5),圆筒(4)的底端设置有料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组件(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短管(11)和长杆(8),长杆(8)的外侧的底端设置有短管(11),长杆(8)的外侧设置有弹簧(9),两个短管(11)之间设置有圆片(10),短管(1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12),两个支撑杆(12)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气泡的灌装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组件(3)包括调节管(14),所述调节管(14)的内侧居中设置有位移块(15),位移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会成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沃立康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