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17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包括试件A、试件B、试件湿接缝、兜底模板、垫块、连接件,所述试件A通过垫块、连接件与既有旧桥连接,所述试件B通过垫块、连接件与拼宽新桥连接,所述兜底模板与试件A和试件B密封连接,所述试件湿接缝设置在试件A与试件B之间,在既有旧桥与拼宽新桥之间设置有拼接缝底模板以及拼接湿接缝。装置组建时,在完成拼接缝底模板支护后,同时浇筑拼接湿接缝、试件湿接缝区域内的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无损地检测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的施工质量,具有简单便捷、可靠有效检测的特点,避免了常规有损检测方法中对桥梁结构的损坏。的损坏。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改扩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桥梁拼宽扩建是土木工程领域常见问题之一,目前已有不中断交通拼接桥梁的施工方法是在不影响或较小影响、继续保持道路交通的情况下进行既有桥梁与新建桥梁的技术,由于道路交通的持续运营引起的桥梁振动将使新旧桥梁在拼接位置处出现差异变形,影响拼接湿接缝内混凝土的质量。
[0003]中国专利CN 114136695 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检验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通过运动机构和洒水机构的配合,利用合适尺寸的弹性按压块完成混凝土钻芯切割取样。上述专利需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破损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
[0004]中国专利CN 212410293 U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桥梁施工混凝土检验装置,通过支撑平台顶部设置的检验箱利用两组呈对称设置的支撑杆对桥梁施工混凝土质量进行监测。上述专利可直观记录混凝土的受压力大小,但无法适应桥梁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的检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适用于在不中断交通情况下对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检验,尤其适用于改扩建桥梁中拼接湿接缝在不中断交通情况下拼接的质量检验。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包括试件A、试件B、试件湿接缝、兜底模板、垫块、连接件,所述试件A通过垫块、连接件与既有旧桥连接,所述试件B通过垫块、连接件与拼宽新桥连接,所述兜底模板与试件A和试件B密封连接,所述试件湿接缝设置在试件A与试件B之间,在既有旧桥与拼宽新桥之间设置有拼接缝底模板以及拼接湿接缝。装置组建时,在完成拼接缝底模板支护后,同时浇筑拼接湿接缝、试件湿接缝区域内的混凝土。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试件A、试件B位于同一高度且中心连接线与既有旧桥、拼宽新桥纵桥向相垂直;所述试件A、试件B的适当位置预留用于连接件穿过的试件预留孔洞;所述垫块用于提高试件A、试件B、试件湿接缝共同组成拼接湿接缝模型试件的高度,使其与既有旧桥、拼宽新桥相间隔。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钢制带螺纹杆状结构,主要包含钢制螺杆和钢制螺母,所述连接件与垫块共同用于支承、连接、固定试件A、试件B。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试件A、试件B、试件湿接缝共同组成拼接湿
接缝模型试件;所述既有旧桥、拼宽新桥、拼接湿接缝共同组成扩建桥梁结构;所述拼接湿接缝内混凝土需在既有旧桥、拼宽新桥完成建造并连接拼接缝底模板后浇筑;所述试件湿接缝内混凝土需在试件A、试件B、兜底模板安装完成后浇筑。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拼接湿接缝内混凝土与试件湿接缝内混凝土同时浇筑。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试件A、试件B、试件湿接缝均采用混凝土浇筑,所述试件A的混凝土材料与既有旧桥的混凝土材料相同,所述试件B的混凝土材料与拼宽新桥的混凝土材料相同,试件湿接缝的混凝土材料与拼接湿接缝的混凝土材料相同;所述试件A、试件B需提前预制,所述试件湿接缝的混凝土需在试件A、试件B安装完成后与拼接湿接缝的混凝土同时浇筑。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试件A与试件B尺寸相同,试件A与试件B内部根据拼接湿接缝构造布置一定数量试件钢筋,试件A、试件B与试件湿接缝相邻一侧有钢筋伸出,并在试件湿接缝内形成钢筋骨架。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试件湿接缝沿试件纵向方向的长度应与浇筑拼接湿接缝底部横桥向宽度相同,试件A与试件B沿试件纵向方向的长度宜为试件湿接缝沿试件纵向方向长度的1.5~2.5倍,所述试件A、试件B、试件湿接缝共同组成拼接湿接缝模型试件的总长度不得小于拼接湿接缝最大横桥向宽度加上2倍垫块的宽度。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试件A、试件B、试件湿接缝共同组成拼接湿接缝模型试件沿试件横向方向的宽度应为浇筑拼接湿接缝底部横桥向宽度的1~3倍,所述试件A、试件B、试件湿接缝共同组成拼接湿接缝模型试件的高度应为浇筑拼接湿接缝底部横桥向宽度的0.5~1.5倍。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兜底模板为半开口、槽型装置,在试件湿接缝内混凝土浇筑前完成安装,兜底模板与试件A、试件B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0cm,且不大于试件湿接缝沿试件纵向方向的长度;兜底模板应与试件A、试件B间密封,试件湿接缝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漏浆的现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技术可实现对不中断交通情况下扩建拼宽桥梁湿接缝混凝土质量的无损检测,避免直接影响湿接缝结构受力性能。
[0019](2)本技术真实模拟了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的受力状态,通过与既有旧桥与拼宽新桥的刚性连接,保证了不中断交通拼接过程中试件湿接缝、拼接湿接缝的变形一致性,此外试件可与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同条件养护,使后期试验结果更具有准确性。
[0020](3)可通过截断连接件的方式移除本技术,更高效的保证了扩建拼宽桥的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的横桥向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的试件A与试件B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的兜底模板结构
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所示:
[0025]1、试件A,2、试件B,3、试件接缝,4、兜底模板,5、垫块,6、连接件,601、钢制螺杆,602、钢制螺母,7、既有旧桥,8、拼宽新桥,9、拼接湿接缝,10、拼接缝底模板,11、试件钢筋,12、试件预留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包括试件A1、试件B2、试件湿接缝3、兜底模板4、垫块5、连接件6,所述试件A1通过垫块5、连接件6与既有旧桥7连接,所述试件B2通过垫块5、连接件6与拼宽新桥8连接,所述兜底模板4与试件A1和试件B2密封连接,所述试件湿接缝3设置在试件A1与试件B2之间,在既有旧桥7与拼宽新桥8之间设置有拼接缝底模板10以及拼接湿接缝9。装置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A(1)、试件B(2)、试件湿接缝(3)、兜底模板(4)、垫块(5)、连接件(6),所述试件A(1)通过垫块(5)、连接件(6)与既有旧桥(7)连接,所述试件B(2)通过垫块(5)、连接件(6)与拼宽新桥(8)连接,所述兜底模板(4)与试件A(1)和试件B(2)密封连接,所述试件湿接缝(3)设置在试件A(1)与试件B(2)之间,在既有旧桥(7)与拼宽新桥(8)之间设置有拼接缝底模板(10)以及拼接湿接缝(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A(1)、试件B(2)位于同一高度且中心连接线与既有旧桥(7)、拼宽新桥(8)纵桥向相垂直;所述试件A(1)、试件B(2)的适当位置预留用于连接件(6)穿过的试件预留孔洞(12);所述垫块(5)用于提高试件A(1)、试件B(2)、试件湿接缝(3)共同组成拼接湿接缝模型试件的高度,使其与既有旧桥(7)、拼宽新桥(8)相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为钢制带螺纹杆状结构,主要包含钢制螺杆(601)和钢制螺母(602),所述连接件(6)与垫块(5)共同用于支承、连接、固定试件A(1)、试件B(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A(1)、试件B(2)、试件湿接缝(3)共同组成拼接湿接缝模型试件;所述既有旧桥(7)、拼宽新桥(8)、拼接湿接缝(9)共同组成扩建桥梁结构;所述拼接湿接缝(9)内混凝土在既有旧桥(7)、拼宽新桥(8)完成建造并连接拼接缝底模板(10)后浇筑;所述试件湿接缝(3)内混凝土在试件A(1)、试件B(2)、兜底模板(4)安装完成后浇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湿接缝(9)内混凝土与试件湿接缝(3)内混凝土同时浇筑。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扩建桥梁拼接湿接缝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A(1)、试件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峰阳经培苏文豪陶书林刘胜朱超宇宋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