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练习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09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肺复苏练习垫,包括第一发泡板,所述第一发泡板底部复合连接有止滑网,所述第一发泡板两侧外壁均热熔压接有第一连接布片,所述第一连接布片上表面缝合有魔术母贴,所述第一发泡板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发泡板,所述第二发泡板底部复合连接有聚酯纤维板,所述第二发泡板顶部对称粘接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发泡板侧壁热熔压接有第二连接布片,所述第二连接布片下表面缝合有魔术子贴,且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粘接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延长人员的跪立时长,能够在练习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减轻膝盖的疼痛,更好的保护膝盖,增加练习的时间以及效率。增加练习的时间以及效率。增加练习的时间以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肺复苏练习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教学
,具体为一种心肺复苏练习垫。

技术介绍

[0002]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0003]目前心肺复苏时一项医护人员必须人人掌握的基本技能,在社会的推广也很普及,现在练习胸外心脏按压时都是直接跪在地上按压,一两分钟练习就会让膝盖疼的受不了,有使用瑜伽垫的也会因为瑜伽垫不够宽,膝盖没有地方跪;模拟人也会在瑜伽垫上多次按压后滑动,导致后面练习的学员练习和考试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心肺复苏练习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心肺复苏练习垫,具有可有效的延长人员的跪立时长,能够在练习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减轻膝盖的疼痛,更好的保护膝盖,增加练习的时间以及效率的特点。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练习垫,包括第一发泡板,所述第一发泡板底部复合连接有止滑网,所述第一发泡板与止滑网之间设置有粘接胶,所述第一发泡板底部边缘处与止滑网上表面边缘处热压相连所述第一发泡板两侧外壁均热熔压接有第一连接布片,所述第一连接布片上表面缝合有魔术母贴,所述第一发泡板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发泡板,所述第二发泡板底部复合连接有聚酯纤维板,所述第二发泡板顶部对称粘接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发泡板侧壁热熔压接有第二连接布片,所述第二连接布片下表面缝合有魔术子贴,且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粘接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布片长度与魔术母贴长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布片长度与魔术子贴长度相同,所述魔术母贴宽度大于魔术子贴。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发泡板与聚酯纤维板之间涂覆有粘接胶,所述第二发泡板底部边缘处与聚酯纤维板顶部边缘处热熔压接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硅胶垫呈中空结构设置,且硅胶垫顶部设置的凹槽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发泡板顶部与第二发泡板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3]1、本技术,第一发泡板密度为0.4

1.5g/cm3,材料更硬,更加耐磨,也便于胸外按压时受力,同时在第一发泡板底部设置止滑网,可有效的增大第一发泡板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第一发泡板滑动,实施心肺复苏的人员双膝跪在硅胶垫开设的凹槽内侧,而且硅胶垫呈中空结构设置,质地柔软,同时第二发泡板的密度为0.1

0.6g/cm3,发泡材料更软,回弹性更高,舒适性更高的同时有一定的支撑性,同时在第二发泡板底部设置聚酯纤维板,可提高第二发泡板的耐磨效果,因此可有效的延长人员的跪立时长,能够在练习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减轻膝盖的疼痛,更好的保护膝盖,增加练习的时间以及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根据陪练人员心肺按压的位置,通过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粘接相连,从而对第二发泡板的位置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身高的陪练人员,提升了练习垫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发泡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发泡板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第一发泡板;
[0020]2、止滑网;
[0021]3、第一连接布片;301、魔术母贴;
[0022]4、第二发泡板;
[0023]5、聚酯纤维板;
[0024]6、硅胶垫;601、凹槽;
[0025]7、第二连接布片;701、魔术子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心肺复苏练习垫,包括第一发泡板1,所述第一发泡板1底部复合连接有止滑网2,所述第一发泡板1与止滑网2之间设置有粘接胶,所述第一发泡板1底部边缘处与止滑网2上表面边缘处热压相连,可使第一发泡板1与止滑网2之间结合的更加牢固所述第一发泡板1两侧外壁均热熔压接有第一连接布片3,所述第一连接布片3上表面缝合有魔术母贴301,所述第一发泡板1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发泡板4,所述第二发泡板4底部复合连接有聚酯纤维板5,所述第二发泡板4顶部对称粘接有硅胶垫6,所述硅胶垫6顶部开设有凹槽601,所述第二发泡板4侧壁热熔压接有第二连接布片7,所述第二连接布片7下表面缝合有魔术子贴701,且魔术子贴701与魔术母贴301粘接相连。
[00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布片3长度与魔术母贴 301长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布片7长度与魔术子贴701长度相同,所述魔术母贴301宽度大于魔术子贴701;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方便对第二发泡板4调节位置的同时,也利于魔术母贴301与魔术子贴701之间的粘接。
[00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二发泡板4与聚酯纤维板5之间涂覆有粘接胶,所述第二发泡板4底部边缘处与聚酯纤维板5顶部边缘处热熔压接相连;
[0032]需要说明的是,可使第二发泡板4与聚酯纤维板5之间结合的更加牢固,避免第二发泡板4与聚酯纤维板5之间相分离。
[00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硅胶垫6呈中空结构设置,且硅胶垫6 顶部设置的凹槽601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3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凹槽601上设置防滑纹,可增大硅胶垫6与膝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硅胶垫6很好的与膝部位置相贴合。
[00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发泡板1顶部与第二发泡板4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36]需要说明的是,有利于对躺在第一发泡板1上的陪练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练习。
[003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陪练人员通过躺在第一发泡板1上,第一发泡板1密度为0.4

1.5g/cm3,材料更硬,更加耐磨,也便于胸外按压时受力,同时在第一发泡板1底部设置止滑网2,可有效的增大第一发泡板1 与接触面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肺复苏练习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泡板(1),所述第一发泡板(1)底部复合连接有止滑网(2),所述第一发泡板(1)与止滑网(2)之间设置有粘接胶,所述第一发泡板(1)底部边缘处与止滑网(2)上表面边缘处热压相连,所述第一发泡板(1)两侧外壁均热熔压接有第一连接布片(3),所述第一连接布片(3)上表面缝合有魔术母贴(301),所述第一发泡板(1)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发泡板(4),所述第二发泡板(4)底部复合连接有聚酯纤维板(5),所述第二发泡板(4)顶部对称粘接有硅胶垫(6),所述硅胶垫(6)顶部开设有凹槽(601),所述第二发泡板(4)侧壁热熔压接有第二连接布片(7),所述第二连接布片(7)下表面缝合有魔术子贴(701),且魔术子贴(701)与魔术母贴(301)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