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699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4
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包括保护盖、紧固螺钉、主过滤缸、外过滤网、漩涡形滤水网、上定位块,所述主过滤缸前部具有入水口,主过滤缸后部具有出水口,主过滤缸内部具有内滤水槽,外过滤网顶部具有上支撑环,外过滤网底部具有下收集盘,下收集盘、上支撑环均与内滤水槽相适应,下收集盘、上支撑环连接内滤水槽,下收集盘、上支撑环插入在内滤水槽内部,外过滤网前部具有过滤网入水口,过滤网入水口与入水口位置对应,外过滤网左右两侧具有防转动支撑杆,内滤水槽左右两侧具有防转动连接槽,防转动连接槽与防转动支撑杆相适应。防转动连接槽与防转动支撑杆相适应。防转动连接槽与防转动支撑杆相适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动给水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对水流进行杂质过滤的过程中,杂质会留存在滤网装置内部,如不定时清理可能会导致过滤效果下降,传统滤网装置清理麻烦、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清理方便的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包括保护盖、紧固螺钉、主过滤缸、外过滤网、漩涡形滤水网、上定位块,所述主过滤缸前部具有入水口,主过滤缸后部具有出水口,主过滤缸内部具有内滤水槽,外过滤网顶部具有上支撑环,外过滤网底部具有下收集盘,下收集盘、上支撑环均与内滤水槽相适应,下收集盘、上支撑环连接内滤水槽,下收集盘、上支撑环插入在内滤水槽内部,外过滤网前部具有过滤网入水口,过滤网入水口与入水口位置对应。
[0006]所述外过滤网左右两侧具有防转动支撑杆,内滤水槽左右两侧具有防转动连接槽,防转动连接槽与防转动支撑杆相适应,防转动连接槽连接防转动支撑杆,防转动支撑杆插入在防转动连接槽内部,下收集盘中部具有防转动中心支柱,漩涡形滤水网中部具有中心支撑柱,中心支撑柱内部具有防转动中心槽。
[0007]所述防转动中心槽与防转动中心支柱相适应,防转动中心槽连接防转动中心支柱,防转动中心支柱插入在防转动中心槽内部,漩涡形滤水网总体放置于外过滤网内部,防转动中心支柱顶部具有螺纹连接槽,上定位块底部具有螺纹连接柱,螺纹连接柱与螺纹连接槽螺纹连接。
[0008]所述保护盖顶部具有抓取把手,保护盖1底部具有上定位槽,上定位槽与上定位块相适应,上定位槽连接上定位块,上定位块插入在上定位槽内部。
[0009]所述主过滤缸顶部具有上连接台,保护盖与上连接台通过紧固螺钉连接。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此装置工作时,水流经过入水口和外过滤网具有过滤网入水口进入至外过滤网内部,最终通过由外过滤网与漩涡形滤水网组成的多层滤网最终由出水口排出,从而将水流携带的杂质滤除并储存在外过滤网内部,在需要对杂质进行清理时,仅需将保护盖卸下,将外过滤网、漩涡形滤水网、上定位块连接块取出即可对杂质进行清理,清理、维护方便。
[0012]本技术此装置采用外过滤网与漩涡形滤水网联合对水流进行过滤,使水流在由入水口进入至出水口排出的过程中,会经历多层滤网的过滤,保证此装置对水流的良好过滤效果。
[0013]本技术外过滤网具有的过滤网入水口与入水口对应,并且外过滤网具有的防转动支撑杆插入在主过滤缸具有的防转动连接槽内部,使外过滤网不会因水流冲刷而转动,使水流必然会从过滤网入水口处进入从而将过滤掉的杂质留在外过滤网内部,保证后续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0014]本技术中心支撑柱顶部连接上定位块,上定位块插入在保护盖具有的上定位槽内部,使漩涡形滤水网不会因水流冲刷而偏离原本位置,保证漩涡形滤水网在过滤过程中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局部侧视截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保护盖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主过滤缸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漩涡形滤水网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外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上定位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包括保护盖1、紧固螺钉2、主过滤缸4、外过滤网11、漩涡形滤水网13、上定位块15,所述主过滤缸4前部具有入水口6,主过滤缸4后部具有出水口5,主过滤缸4内部具有内滤水槽22,外过滤网11顶部具有上支撑环10,外过滤网11底部具有下收集盘21,下收集盘21、上支撑环10均与内滤水槽22相适应,下收集盘21、上支撑环10连接内滤水槽22,下收集盘21、上支撑环10插入在内滤水槽22内部,外过滤网11前部具有过滤网入水口12,过滤网入水口12与入水口6位置对应。
[0025]所述外过滤网11左右两侧具有防转动支撑杆9,内滤水槽22左右两侧具有防转动连接槽8,防转动连接槽8与防转动支撑杆9相适应,防转动连接槽8连接防转动支撑杆9,防转动支撑杆9插入在防转动连接槽8内部,下收集盘21中部具有防转动中心支柱19,漩涡形滤水网13中部具有中心支撑柱14,中心支撑柱14内部具有防转动中心槽20。
[0026]所述防转动中心槽20与防转动中心支柱19相适应,防转动中心槽20连接防转动中心支柱19,防转动中心支柱19插入在防转动中心槽20内部,漩涡形滤水网13总体放置于外过滤网11内部,防转动中心支柱19顶部具有螺纹连接槽18,上定位块15底部具有螺纹连接柱17,螺纹连接柱17与螺纹连接槽18螺纹连接。
[0027]所述保护盖1顶部具有抓取把手3,保护盖1底部具有上定位槽16,上定位槽16与上定位块15相适应,上定位槽16连接上定位块15,上定位块15插入在上定位槽16内部。
[0028]所述主过滤缸4顶部具有上连接台7,保护盖1与上连接台7通过紧固螺钉2连接。
[0029]此装置工作时,水流经过入水口6和外过滤网11具有过滤网入水口12进入至外过滤网11内部,最终通过由外过滤网11与漩涡形滤水网13组成的多层滤网最终由出水口5排
出,从而将水流携带的杂质滤除并储存在外过滤网11内部,在需要对杂质进行清理时,仅需将保护盖1卸下,将外过滤网11、漩涡形滤水网13、上定位块15连接块取出即可对杂质进行清理,清理、维护方便,此装置采用外过滤网11与漩涡形滤水网13联合对水流进行过滤,使水流在由入水口6进入至出水口5排出的过程中,会经历多层滤网的过滤,保证此装置对水流的良好过滤效果,外过滤网11具有的过滤网入水口12与入水口6对应,并且外过滤网11具有的防转动支撑杆9插入在主过滤缸4具有的防转动连接槽8内部,使外过滤网11不会因水流冲刷而转动,使水流必然会从过滤网入水口12处进入从而将过滤掉的杂质留在外过滤网11内部,保证后续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心支撑柱14顶部连接上定位块15,上定位块15插入在保护盖1具有的上定位槽16内部,使漩涡形滤水网13不会因水流冲刷而偏离原本位置,保证漩涡形滤水网13在过滤过程中的工作稳定性,总体工作稳定,过滤效果好,清理方便。
[0030]工作原理:
[0031]此装置工作时,水流经过入水口和外过滤网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保护盖、紧固螺钉、主过滤缸、外过滤网、漩涡形滤水网、上定位块,所述主过滤缸前部具有入水口,主过滤缸后部具有出水口,主过滤缸内部具有内滤水槽,外过滤网顶部具有上支撑环,外过滤网底部具有下收集盘,下收集盘、上支撑环均与内滤水槽相适应,下收集盘、上支撑环连接内滤水槽,下收集盘、上支撑环插入在内滤水槽内部,外过滤网前部具有过滤网入水口,过滤网入水口与入水口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动给水泵入口滤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过滤网左右两侧具有防转动支撑杆,内滤水槽左右两侧具有防转动连接槽,防转动连接槽与防转动支撑杆相适应,防转动连接槽连接防转动支撑杆,防转动支撑杆插入在防转动连接槽内部,下收集盘中部具有防转动中心支柱,漩涡形滤水网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良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