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共挤管生产线粉体上料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686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PVC管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三层共挤管生产线粉体上料集尘装置,包括三层共挤管生产线、螺旋上料通道和粉料斗,三层共挤管生产线连接有粉料入口,螺旋上料通道与粉料入口连接,螺旋上料通道自由端与粉料斗出料口连接,粉料斗连接有集尘框,集尘框内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将集尘框分为进料框和防尘框,进料框连接有盖体,分隔板开有进料通孔,分隔板连接有转动圆盘,转动圆盘开有粉体通过孔,防尘框内连接有缓冲装置;采用本技术方可以有效的防止粉尘随意飞溅,通过进料框可以实现粉体物料的自动进料,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少盖体打开次数,有效的防止粉尘从集尘框内飞出,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和环境卫生。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和环境卫生。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和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层共挤管生产线粉体上料集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PVC管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层共挤管生产线粉体上料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三层共挤管的制造,除了PVC原料的供应外,还需要碳粉的供应,碳粉的供应需要通过螺旋管道将粉体的碳粉运输到PVC管道生产线中,在上料过程中,碳粉的容易飞扬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容易给操作工人带来健康隐患,因此需要控制碳粉上料过程中的扬尘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三层共挤管生产线粉体上料集尘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粉料上料过程中飞溅威胁工作人员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三层共挤管生产线粉体上料集尘装置,三层共挤管生产线、螺旋上料通道和粉料斗,所述三层共挤管生产线连接有粉料入口,所述螺旋上料通道与所述粉料入口连接,所述三层共挤管生产线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螺旋上料通道连接,所述螺旋上料通道自由端与所述粉料斗出料口连接,所述粉料斗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粉料斗连接有集尘框,所述集尘框内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集尘框分为进料框和防尘框,所述进料框连接有盖体,所述分隔板开有进料通孔,所述分隔板连接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开有粉体通过孔,所述粉体通过孔与所述进料通孔相互配合,所述分隔板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动圆盘啮合,所述防尘框内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所述进料通孔下侧。
[0006]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筒,所述缓冲筒连接若干缓冲斜板,若干所述缓冲斜板交错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防尘框外侧壁连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连接有进风过滤片,所述收集框内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过滤片处,所述收集盒开有粉尘进入孔,所述收集框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出料口与所述粉尘进入孔相互配合,所述进料管进料口位于所述防尘框内。
[0008]优选地,所述进料框底部呈锥形,所述进料通孔位于进料框底部最低处。
[0009]优选地,所述集尘框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粉料斗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相互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集尘框连接有锁鼻,所述粉料斗连接有锁扣,所述锁鼻与所述锁扣相互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集尘框连接有观察窗。
[0012]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了集尘框,有效的防止粉尘飞溅,通过分隔板将集尘框分
为位于上下两侧的进料框和防尘框,可打开盖体,将大量粉体物料放入进料框中,关闭盖体,通过转动圆盘的配合,粉体物料自动掉入粉料斗内,无需工作人员不断的向粉料斗内加入粉体材料,减少人工强度,也减少盖体的打开次数,使得集成框始终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防止粉尘飞出集尘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
[0014](2)本技术方案设置了缓冲筒,粉体物料从进料通孔掉落后掉落到缓冲斜板上,沿缓冲斜板缓慢掉落到粉料斗内,防止粉体物料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直接飞扬,同时减少下落的粉体物料的冲量,减少粉尘的飞溅,使上料工作更有效的进行;设置了收集框,通过抽风机和进料管可将飞扬的粉尘吸入收集盒内,防止粉尘在防尘框内随意飘散,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粉料斗内上料情况,收集在收集盒内的粉体物料可以再次由进料框注入粉料斗内,节约资源;进料框底部呈锥形,使得粉体物料能更好的从进料通孔掉落;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配合,使得集尘框稳定的安装在粉料斗上侧,保证集尘框使用的稳定性;通过锁鼻和锁扣的配合也保证集尘框使用的稳定性,同时方便安装,方便将集尘框从粉料斗上取下,方便工作人员使用;通过设置的观察窗,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粉料斗内上料情况,进而做出相应的工作安排。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集尘框的正视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粉料斗的正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转动圆盘处的俯视图;
[0019]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粉料斗1、支撑架2、锁鼻3、观察窗4、集尘框5、盖体6、螺旋上料通道7、三层共挤管生产线8、粉料入口9、第一电机10、分隔板11、进料框12、粉体通过孔13、缓冲筒14、缓冲斜板15、第一卡块16、防尘框17、收集框18、第二电机19、主动齿轮20、进料通孔21、转动圆盘22、锁扣23、第二卡块24、收集盒25、进风过滤片26、抽风机27、粉尘进入孔28、进料管 2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三层共挤管生产线粉体上料集尘装置,包括三层共挤管生产线8、螺旋上料通道7和粉料斗1,三层共挤管生产线8连接有粉料入口9,螺旋上料通道7右端与粉料入口9连接,三层共挤管生产线8连接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与螺旋上料通道7连接,第一电机10带动螺旋上料通道7 工作,螺旋上料通道7左侧与粉料斗1出料口连接,粉料斗1连接有支撑架2,粉料斗1顶部连接有集尘框5,集尘框5连接有第一卡块16,进料斗连接有第二卡块24,第一卡块16与第二卡块24相互配合,可将集尘框5卡在粉料斗1上,集尘框5连接有锁鼻3,进料斗连接有锁扣23,锁鼻3与锁扣23相互配合,使得集尘框5与粉料斗1的连接稳定,也方便集尘框5的拆装,集尘框5前侧连接有观察窗4,集尘框5内连接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将集尘框5分为进料框12 和防尘框17,进料框12位于上侧,防尘框17位于下侧,进料框12顶部连接有盖体6,分隔板11开有进料通孔21,进料框12底部呈锥形,进料通孔
21位于进料框12底部最低处,分隔板11连接有转动圆盘22,转动圆盘22开有粉体通过孔13,粉体通过孔13与进料通孔21相互配合,分隔板11连接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20,主动齿轮20与转动圆盘22啮合,防尘框17内连接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位于进料通孔21下侧,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筒 14,缓冲筒14连接若干缓冲斜板15,若干缓冲斜板15交错设置。
[0023]粉体物料位于进料框12内,第二电机19带动主动齿轮20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圆盘22转动,随着转动圆盘22的转动,当粉体通过孔13位于进料通孔21 下方时,粉体物料从进料通孔21落下,经过粉体通过孔13落到缓冲斜板15上,进而沿缓冲斜板15滑动,进而落到粉料斗1内,转动圆盘22继续转动,进而封闭进料通孔21,粉体物料无法经过进料通孔21进入粉料斗1内,防尘框17亦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实现粉体物料的自动进料,也避免飞扬的粉尘对进料框12造成影响,有效防止粉尘飞出集尘框5,同时方便进料管29对飞扬的粉尘进行收集。
[0024]防尘框17外侧壁连接有收集框18,收集框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共挤管生产线粉体上料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三层共挤管生产线(8)、螺旋上料通道(7)和粉料斗(1),所述三层共挤管生产线(8)连接有粉料入口(9),所述螺旋上料通道(7)与所述粉料入口(9)连接,所述三层共挤管生产线(8)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与所述螺旋上料通道(7)连接,所述螺旋上料通道(7)自由端与所述粉料斗(1)出料口连接,所述粉料斗(1)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粉料斗(1)连接有集尘框(5),所述集尘框(5)内连接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将集尘框(5)分为进料框(12)和防尘框(17),所述进料框(12)连接有盖体(6),所述分隔板(11)开有进料通孔(21),所述分隔板(11)连接有转动圆盘(22),所述转动圆盘(22)开有粉体通过孔(13),所述粉体通过孔(13)与所述进料通孔(21)相互配合,所述分隔板(11)连接有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20),所述主动齿轮(20)与所述转动圆盘(22)啮合,所述防尘框(17)内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所述进料通孔(21)下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共挤管生产线粉体上料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筒(14),所述缓冲筒(14)连接若干缓冲斜板(15),若干所述缓冲斜板(15)交错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明姜升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金亿欧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