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背光源进光侧发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682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导光板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解决背光源进光侧发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模具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加工模具;S2.注塑成型,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进行注塑,然后冷却成型得到导光板;S3.导光板进光面二次加工,采用抛光工艺抛光导光板进光面加工形成微锯齿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抛光方式加工导光板进光面,让进光面的表面粗糙没有规律,破坏棱镜的色散,增加光线漫反射,从而使光线进入导光板后混光更充分,让进光侧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有效避免进光端出现偏黄的现象。光端出现偏黄的现象。光端出现偏黄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背光源进光侧发黄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光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解决背光源进光侧发黄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平板显示器的市场迅速扩大,其中液晶显示器要求具有厚度薄,质量轻,功耗低等特点,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背光源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器的质量,提高背光模组的性能对于液晶显示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背光模组根据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行业常用的是侧入式背光源,侧入式背光源就是光源置于背光模具的侧边,LED发出光后通过导光板改变光的传输方向并将光均匀分布,经过扩散膜和增光膜将光线汇聚在发光区域内并达到一定的辉度标准。因此,导光板的效果直接决定了背光源液晶模的视觉效果和辉度,导光板是一种将点光源或者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高技术产品,主要用于显示行业的背光源,随着市场的需要,背光源要求超薄,超亮,导光均匀,节能环保,完美的视觉效果。行业采用侧入式的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LED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LED发出的光在导光板板中传播,传播路径会经过不同面的反射和全反射,影响导光板光学性能有三个面(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进光面a、出光面b和网点面c,网点面c和出光面b相对,进光面a的结构直接影响LED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中方向和强度。目前导光板的进光面设有有锯齿结构,锯齿结构有圆弧和梯形等形状,现阶段,导光板的锯齿结构由模具转印得到,由于模具上锯齿面的加工工艺主要是研磨加工,锯齿面表面的粗糙度RA在0.05um左右。研磨加工后,在锯齿面的表面形成有棱镜的粗糙面,棱镜是顺着砂轮的加工方向规则排布,LED侧发出的光线,在锯齿面棱镜的作用下重新混合,棱镜越规则混合就越差。而且背光源遮光边框越来越窄,混光区也越来越窄,LED发出的光经过规则的棱镜表面,发生色散现象,黄光的波长刚好在中间,域宽大,容易被肉眼感受到的,导致视觉效果呈现偏黄的现象。
[0003]如专利号为CN11790957B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解决背光LED侧发黄的锯齿工艺,其工艺包括步骤S1:模具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加工模具;步骤S2:锯齿面加工,采用慢走丝方式在模具上加工形成锯齿面,并对锯齿面完成粗化加工;步骤S3:注塑成型,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进行注塑,然后冷却成型得到锯齿面粗化的导光板。本专利技术利用慢走丝方式加工锯齿面,脉冲火花放电会蚀除锯齿面,切割锯齿的同时利用放电加工对锯齿面的表面进行粗化,让锯齿面的表面粗糙没有规律,破坏棱镜的色散,增加光线漫反射,从而使光线进入导光板后混光更充分,让LED侧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进而有效避免出现偏黄的现象。但是慢走丝加工锯齿,其生产模具有寿命,效果容易改变,不易管控,并且采用传统的镶小镶件的方法,容易造成小镶件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挤压变形,模具生产寿命短,生产工序复杂,加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背光源进光侧发黄
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解决背光源进光侧发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模具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加工模具;
[0007]S2.注塑成型,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进行注塑,然后冷却成型得到导光板;
[0008]S3.导光板进光面二次加工,采用抛光工艺抛光导光板进光面加工形成微锯齿面。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抛光方式加工导光板进光面,让进光面的表面粗糙没有规律,破坏棱镜的色散,增加光线漫反射,从而使光线进入导光板后混光更充分,让进光侧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有效避免进光端出现偏黄的现象。
[0010]优选的,所述进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0um

50u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光板进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达到30um左右,锯齿面的表面漫反射比达到峰值,漫反射效果好,粗糙度再增加,漫反射比基本无变化。
[0011]优选的,抛光主轴转速为4万RPM

10万RPM。抛光主轴转速为4万RPM

10万RPM,经过这样设置,抛光出来的锯齿面的表面粗糙度RA才会达到10um

50um。
[0012]优选的,所述抛光刀轮型号为砖石高光两刃铣刀。刀轮型号选用砖石高光两刃铣刀质量好,刀具寿命长,便于控制加工质量,提高抛光稳定性。
[0013]优选的,模具无锯齿加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模具无锯齿加工方式,缩短模具加工周期。
[0014]优选的,所述模具进光侧锯齿拼块不镶小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模具镶件抗压性,增加模具寿命。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导光板进光侧抛光方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去除掉导光板成型后毛丝边,影响导光板进光口光学效果。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抛光进光侧利用控制主轴转速得到需要的导光板进光口粗细度,先通过基恩士3D检测仪对进光口进行检测,得到实际光学效果无发黄亮暗不均的导光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光口粗细度达到标准才进行生产,提高导光板的成品优良率。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利用抛光机抛光方式加工进光面,让进光面的表面粗细度没有规律,破坏棱镜的色散,增加光线漫反射,使光线进入导光板后混光更充分,让LED侧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进而有效避免出现偏黄的现象。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刀具主轴转速,进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0um

50um,锯齿面的表面漫反射比达到峰值,漫反射效果好。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基恩士3D检测仪对进光口粗细度进行检测,便于控制和提高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加工导光板的工艺流程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加工导光板用注塑模具结构图;
[0024]图4中左侧图为现有导光板的锯齿面设置有锯齿镶件时的结构图;右侧图为本方案提出的导光板的锯齿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主要符号说明:
[0026]1、尾部行位;2、水口拼块镶件;3、入子镶件;4、锯齿滑块镶件;5、拼块镶件;6、锯齿镶件a;61、锯齿面a、;62、锯齿拼块镶件;7、锯齿镶件b;71、锯齿面b。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解决背光进光侧发黄的抛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S1:首先对模具1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加工模具,其中模具包括尾部行位1、水口拼块镶件2、入子镶件3、锯齿滑块镶件4以及拼块镶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背光源进光侧发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模具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加工模具;S2.注塑成型,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进行注塑,然后冷却成型得到导光板;S3.导光板进光面二次加工,采用抛光工艺抛光导光板进光面加工形成微锯齿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源进光侧发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0um

50u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背光源进光侧发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抛光导光板的进光面时,抛光主轴转速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虎龙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星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