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662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河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包括水处理机构和水渠,水处理机构和水渠并排设置,水渠设有水闸,水处理机构和水渠至少各设置1个。该装置直接对河道内的水进行处理,对河水的重金属处理更加全面有效,能够对装置进行反冲洗,提升装置的水处理能力及使用寿命,可以设置多组提升输出力效果;另外还可以将该处理装置提升出河道,一方面在紧急情况下避免损坏,另一方面方便对装置进行维护维修。该设备设计合理、安装施工简单、重金属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河道内的水质,降低重金属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危害,具有将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将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将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对生物技人体的危害大,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0003]现有河道治理中装置,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河床式污水处理一体化系统(申请号:CN 201821206933.6;授权公告号:CN 208732865 U),它包括蓄水沉淀池、连接管和污水处理单元,蓄水沉淀池设置于河道排污口处,蓄水沉淀池通过连接管连接污水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污泥池,通过管路依次连通,膜生物反应池设有出水管,污泥池设有出泥管。本技术可以解决河道排污口污染源治理的难题,及时处理河道每天排放的污水,处理效果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4]上述方案只是对河道中的杂质、有机、无机、细菌、微生物等进行处理,而非对重金属进行处理,并且是对污水的排污口的污水进行处理,进行封闭式处理,不对河道中的污水进行处理,需要设置的处理系统数量大,投入成本大,并且采用固定式结构,在大雨或大量排污的情况下容易受损,也不利于维护,在排污口众多的情况下实施困难,治理成本大。并且河道中的污染源不仅仅来自于排污口,还可能来自于降雨,其他渗水以及垃圾倾倒或是大风刮落于河道中等情况。由于重金属对河道生物以及人类影响巨大,有必要设置一种能够有效处理河道中重金属物质含量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包括水处理机构和水渠,所述水处理机构和水渠并排设置,所述水渠设有水闸,所述水处理机构和水渠至少各设置1个;所述水处理机构依次设有填料层、微生物培养基层和吸附层,各层并列或间隔设置。填料层、微生物培养基层和吸附层采用铁丝网、钢网或其他透水结构包裹。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水处理机构设于河道中,至少河道一侧设有水渠。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水处理机构和水渠设有多个,组成的装置间隔排列设置或前后多组设置。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水处理机构的各层结构单独或整体式设置有升降水闸装
置,或者水处理机构前端设有截流闸。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填料层为聚氨酯填料,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层采用挂模式;所述吸附层为改性矿石、火山石;所述填料层、微生物培养基层和吸附层的横截面呈方形或梯形。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填料层设有反冲洗机构和排污口,排污口设于填料层下方或侧面,排污口呈漏斗状。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反冲洗机构设有泵、管道和喷头,所述泵为水泵或气泵,设于填料层的下方或侧面;所述管道布置于填料层的下方或出口处,喷头设于管道上。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水处理机构和水渠的前方设置拦截网和沉沙池,所述拦截网连接有升降杆。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层设置有MBBR,并在下方设置有曝气;所述吸附层依次设有孔径由大变小的填料层依次过滤。
[001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水处理机构上设有土工保护毯。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直接对河道内的水进行处理,对河水的重金属处理更加全面有效,能够对装置进行反冲洗,提升装置的水处理能力及使用寿命,可以设置多组提升输出力效果;另外还可以将该处理装置提升出河道,一方面在紧急情况下避免损坏,另一方面方便对装置进行维护维修。该设备设计合理、安装施工简单、重金属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河道内的水质,降低重金属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危害,具有将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的反冲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的反冲洗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的反冲洗机构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
水处理机构;11

填料层;12

微生物培养基层;13

吸附层;14

排污口;2

水渠;21

水闸;3

升降水闸装置;4

反冲洗机构;41

泵;42

管道;43

喷头;5

拦截网;51

升降杆;6

沉沙池;7

河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一侧”、“间隔”、“前后”、“依次”、“侧面”、“下方”、“前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参照图1

4所示,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包括水处理机构1和水渠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机构和水渠,所述水处理机构和水渠并排设置,所述水渠设有水闸,所述水处理机构和水渠至少各设置1个,所述水处理机构依次设有填料层、微生物培养基层和吸附层,各层并列或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机构设于河道中,至少河道一侧设有水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机构和水渠设有多个,组成的装置间隔排列设置或前后多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机构的各层结构单独或整体式设置有升降水闸装置,或者水处理机构前端设有截流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型生态滤床重金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为立体网状填料或聚氨酯填料,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层采用挂模式;所述填料层、微生物培养基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永陈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水世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