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8网关对非标准帧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660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T.38网关对非标准帧的处理方法,所述T.38网关至少包括一发送网关和一接收网关,所述发送网关连接一发送传真机,所述接收网关连接一接收传真机,所述方法包括:a)所述发送网关和所述接收网关对收到的所有V.21帧类型进行判断;b)所述接收网关或所述发送网关接收到NSF非标准帧时,对该NSF非标准帧进行修改使对应接收传真机或发送传真机无法收到正确的NSF非标准帧;c)所述接收网关或发送网关将修改后的NSF帧数据打包或调制后继续发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将以私有帧进行传真速率协商的传真流程通过网关处理,修改为按标准帧协商,确保了网关能够正确提取速率参数的方案,保证了网络传真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络传真技术,尤其涉及的是,网络传真中T.38网关对 非标准帧NSF及NSS的一种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Internet使用的普及和技术的成熟,使得传统的传真信息承载在 Intemet上传输成为可能,因此,IP传真即网络传真的4目关技术就应运而生。 T,38IP实时传真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抗网络丢包、抖动能力的IP传真技术,在 NGN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T.38实时传真系统结构如下图l所示,在IP实时 传真系统中,两终端传真才几1和2之间进行的是实时通4書,传真流程遵循T,30 协议,两传真机在一次传真通信中,进行信令交互或净l文收发,传真^L调制 发送的数据经过网关时,网关会对调制的信号进行解调,将解调的数据打成 T.38协议规定的IP包,通过IP网络发往对方的网关,对端网关/人IP包中拆出 数椐,并调制发送给》t应传真机。普通传真机通常支持以ITU-T V.27ter/V.29AU7切、议规定调制解调速率 发送传真页面的报文。在T.30协议中,传真过程被分为5个阶段,其中阶 段B为报文前过程,如图2所示的,进行传真能力的协商与训练首先被 叫发送机即孚皮叫传真机发送能力标识DIS (Digital identification signal,是传 真接收方发送的数字标识信号),也可能有用户丰$志帧CSI或NSF (Nonstandardfacilities,非标准设备帧这个消息il明传真操作的某些属性 在ITU标准中没有定义,该属性在FIFO中编码,4旦是编码方式没有定义) 信号;主叫发送机即主叫传真机收到该信号后反馈接收命令DCS,该命令 提供关于调制器速度、图像宽度、图像编码和页长方面倌息,也可能有带有其电话号码的用户信息帧TSI信号或应答NSF帧的非标准设备命令NSS (Nonstandard setup )信号,然后发送训练信号TCF;被叫发送机接收到TCF 信号后再反馈接收证实信号CFR。在图2所示该传真流程的阶段B中,该阶段训练信号TCF是以订U-T V.27ter/V.29/\a7协议规定的速率调制发送全零数据,其他信号,如能力标 识((NSF) (CSI) DIS)、接收命令((rSI) DCS)、,接收证实(CFR)都是 以ITU-TV.21协议规定的速率和调制方式发送、接收,格式为HDLC的帧。 V.21信号的HDLC顿格式如图3所示,另夕卜, 一个完整的V.21帧的T.38 IFP包中包括V.21flag指示包,即 t30-ind,对帧数据前的标示序列打的指示包;V.21帧数据包,即!idlc-data, 从地址域到FCS前的顿数据打包,可以打成多个包;FCS校验结果包,即 hdlc-fcs-ok或hdlc-fcs-bad,如果网关解调接收到的帧婆t据正确,打lidlc-fcs-ok 包;如果4晉i吴,打hdlc-fcs-bad包;V.21帧结束包,即sig-end,网关解调接 收的V21帧信号能量消失。被叫传真机进入阶段B后,主动发出能力标识信号(NSF)(CSI)DIS,其 中NSF、 CSI为选用帧,DIS帧信号的信息位承栽了该传真机的性能参数, 包括传真机在报文传输阶段支持的调制解调协议、编码格式、ECM方式等特性。主叫传真机收到DIS后,会根据DIS中承载的被叫传真机能力,结 合自身的能力协商出双方共同支持的能力参数,通过DCS发送给被叫传真 机。被叫传真机将根据DCS参数来确定以哪种速率进行信道训练及解调接 收传真页面。在T.38IP实时传真中,DCS经过网关时,发送网关和接收网关都要对 DCS的参数进行提取,以实现网关对TCF数据及报文数据的调制、解调。 因为DCS是T.30协议规定的标准帧,协议对DCS的信息字段的每个bit位 所4、表的意义有定义,所以,网关能够提取DCS的多、数并解析出速率等倌在T.30协议中规定,在传真阶段B,传真机还可以通过非标准设备信 号NSF/NSS等来协商速率等参数。所述非标准设备信号在阶段B的协商速 率流程如图4所示,进入阶段B后,被叫传真机发送能力标识NSF/(CSI)/DIS, 其中CSI为选用帧。NSF的信息字段包括传真机厂商的国家代码、厂商代 码、传真机型号、速率参数将怎样承载等信息,主叫传真机收到该非标准能 力标识NSF信号,如果主叫传真机符合被叫传真机厂商的私有规定,将回 复非标准的接收命令NSS信号,在NSS帧中承载了协商的结果速率、是 否ECM方式等信息;后续发送训练信号TCF以及所述被叫传真机接收到训 练信号发送接收证实信号CFR的过程是同标准帧相同。但在通过r.38网关 进行网络传真时,由于NSF、 NSS的格式是传真机设备商私有定义的,T.38 网关没有办法提取到调制解调需要的必备参数,因此在采用非标准帧的情况 下,传真过程必然失败。因此,^见有技术的网关对TDM (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 复用)侧解调接收到的V.21帧及IP侧收到的V.21帧类型都进行判断,如果 TDM侧收到NSF,如图5所示的,将对NSF进4亍丢弃处理,即不对NSF 帧数据进4亍打包发送到IP侧。这样,如果4妻收传真机发送的是 NSF/(CSI)/DIS,由于网关对NSF的丟弃处理,实际到达发送传真冲几的只有 (CSI)/DIS信号,发送传真机回复T.30协议规定的标准帧(TSI)/DCS, DCS 承栽了调制解调速率、ECM方式等信息。如果IP侧收到NSF帧信号,如图6所示,网关》flP側收到NSF帧信 号做丟弃处理,不将该帧数据调制发送给发送传真机,继续接收IP侧后续 的(CSI)/DIS帧,对(CSI)/DIS正常调制发送。上述解决方案中,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网关对NSF的丢弃处 理,实现传真机以标准命令DCS承载速率信息。但ji匕方案有以下缺点T.30协议规定发送单个V.21帧或发送多个连续V.21帧前,先传送ls ±150/。的一串标志序列,以V.21调制的0x7e;经4妄收和检测到的大于3.45s 的任一帧丢弃。如图7所示,因为网关将NSF帧丟弃,发送网关是从收到前导序列的 第一个flag (0x7e)就开始向传真机调剁发送0x7e,直到收到后续的DIS 帧,这样接收传真机会认为DIS是第一帧信号,之前的0x7e都是前导序列。 有些传真机从收到第一个0x7e就开始讨时,3.45s内不能接收完DIS,就认 为接收命令失败。其次,网关的初始状态都是语音态,当检测到传真的特征信号CED或 V21flag ((NSF)/DIS的前导码)后才切换到传真状态。在网关的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因软交换组网复杂使得网关切换速度 慢或接收网关对传真事件检测失败等情况,因为T.38网关对NSF信号的干 预只能在T.38传真状态进行,因此,A现这两种情况时,会造成NSF在语 音状态透传(以语音方式)到发送传真机,如图8所示的,符合私有规定的 发送传真机会回复NSS信号,速率协商仍然通过私有帧进行,这样,'网关 切换到T.38传真状态后就无法提取速率参数,从而导致传真失败。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T.3S网关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T.38网关对非标准帧的处理方法,所述T.38网关至少包括一发送网关和一接收网关,所述发送网关连接一发送传真机,所述接收网关连接一接收传真机,所述方法包括:    a)、所述发送网关和所述接收网关对收到的所有V.21帧类型进行判断;    b)、所述接收网关或所述发送网关接收到NSF非标准帧时,对该NSF非标准帧进行修改使对应接收传真机或发送传真机无法收到正确的NSF非标准帧;    c)、所述接收网关将修改后的NSF帧数据打包或者所述发送网关将修改后的NSF帧数据调制后继续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38网关对非标准帧的处理方法,所述T.38网关至少包括一发送网关和一接收网关,所述发送网关连接一发送传真机,所述接收网关连接一接收传真机,所述方法包括a)、所述发送网关和所述接收网关对收到的所有V.21帧类型进行判断;b)、所述接收网关或所述发送网关接收到NSF非标准帧时,对该NSF非标准帧进行修改使对应接收传真机或发送传真机无法收到正确的NSF非标准帧;c)、所述接收网关将修改后的NSF帧数据打包或者所述发送网关将修改后的NSF帧数据调制后继续发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NSF 非标准帧的修改包括将其中的国家代码字节修改为没有国家名称与之对应 的数字,并对设备厂商字节及其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