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振动模块与发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634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4
一种压电振动模块与发声装置,包含基板结构、多个压电元件、结合层与上电极。基板结构包含有绝缘层与下电极,下电极设置于绝缘层上。压电元件设置于下电极上,每一压电元件包含压电材料层、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分别位于压电材料层的相对两侧,第一导电层与下电极电性连接。结合层设置于下电极上,且将多个压电元件彼此固接。上电极设置于结合层上,且电性连接压电元件的第二导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亦提供一包含压电振动模块的发声装置。的发声装置。的发声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电振动模块与发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有压电振动模块的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电振动模块可作为振动源设置于面板上以组成发声装置,然手机或平板的内部须装设许多零组件,成为压电振动模块安装时的空间限制。另外,由多颗压电材料所构成的压电振动模块其尺寸过大,降低厂商选用的意愿,亦造成装设有此压电振动模块的电子装置的尺寸难以微小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电振动模块,包含基板结构、多个压电元件、结合层与上电极。基板结构包含有绝缘层与下电极,下电极设置于绝缘层上。压电元件设置于下电极上,每一压电元件包含压电材料层、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分别位于压电材料层的相对两侧,第一导电层与下电极电性连接。结合层设置于下电极上,且将多个压电元件彼此固接。上电极设置于结合层上,且电性连接压电元件的第二导电层。
[000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结合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
[000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压电元件更包含封装材料层,封装材料层用以包覆压电材料层、部分第一导电层以及部分第二导电层。
[000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材料层的材料为有机聚合物树脂。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下电极分为第一导电区、第二导电区以及绝缘区,绝缘区设置于第一导电区与第二导电区之间,多个压电元件设置于第一导电区上,且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第一导电区,上电极电性连接第二导电区。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电极的面积占整体基板结构的面积的10%以下。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电极包含多个子上电极,多个子上电极依序串连多个压电元件的第二导电层。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电极的面积占整体基板结构的面积的60%

85%。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压电振动模块更包含保护结构,该保护结构为封盖,且封盖的盖缘设置于结合层、下电极与绝缘层其中之一上,用以至少覆盖部分多个压电元件。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盖与上电极之间为真空或者是填充空气或惰性气体。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盖与上电极之间为树脂层,树脂层与封盖以及上电极之间紧密接合。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树脂层与结合层的材料相同。
[00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树脂层、结合层与封盖的材料相同,且三者为一体成型。
[001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压电振动模块更包含保护结构,该保护结构为成型膜,且成型膜至少覆盖部分多个压电元件。
[001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压电元件的面积占整体基板结构的面积的10%

95%之间。
[001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压电元件沿线性方向排列。
[001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压电元件至少分别为第一压电元件以及第二压电元件,第一压电元件以及第二压电元件沿线性方向依序设置,基板结构具有相对应的第一长边与第二长边以及相对应的第一短边与第二短边,第一压电元件邻近第一短边,第二压电元件邻近第二短边,第一压电元件至第一短边的距离为第一边距,第二压电元件至第二短边的距离为第二边距,第一边距与第二边距相同。
[002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压电元件以及第二压电元件至第一长边的距离相同,且第一压电元件以及第二压电元件至第二长边的距离相同。
[002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压电元件呈L形排列,多个压电元件至少分别为第一压电元件、第二压电元件以及第三压电元件,第一压电元件以及第二压电元件沿第一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压电元件以及第三压电元件沿第二方向依序设置。
[002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002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结构为L形结构,基板结构具有第一长边、第二长边、第一短边、第二短边、第三短边以及第四短边,该第一长边、第一短边与第二短边彼此平行地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依序设置,第二长边、第三短边与第四短边彼此平行地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压电元件与第三压电元件至第二长边的距离相同,第一压电元件与第三压电元件之间具有间距,间距大于第二压电元件至第一短边的距离。
[002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间距大于第二压电元件至第一短边的距离的两倍。
[002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结构为矩形结构,具有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第一边与第二边位于矩形结构的相对两边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边与第四边位于矩形结构的相对两边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压电元件与第三压电元件之间具有间距,间距大于第三压电元件至第二边的距离。
[002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间距大于第三压电元件至第二边的距离的两倍。
[002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压电元件呈三角形排列,多个压电元件至少分别为第一压电元件、第二压电元件以及第三压电元件,第一压电元件以及第二压电元件沿第一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压电元件与第二压电元件具有中心连线,第三压电元件偏移中心连线且设于垂直于中心连线的中间线上。
[002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结构为T形结构,基板结构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边、第二边与两个第三边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两个第四边以及两个第五边,第一边、两个第三边以及第二边沿第二方向依序设置,两个第四边
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五边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压电元件至两个第三边其中之一的垂直距离定义为第三边距,第一压电元件与第三压电元件于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第三边距。
[002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压电元件与第三压电元件于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大于第三边距的两倍。
[003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结构为矩形结构。
[003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压电元件的个数为至少四个,多个压电元件呈矩阵排列。
[0032]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声模块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压电振动模块以及面板。压电振动模块设置于面板上。
[003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为矩形板材,具有位于面板的相对两边的顶边与底边以及位于面板的相对两边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压电振动模块至顶边的距离定义为第一模块边距,压电振动模块至第一侧边的距离定义为第二模块边距。
[003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侧边的长度为H,第一模块边距小于H/4。
[003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侧边的长度为H,第一模块边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结构,包含有一绝缘层与一下电极,该下电极设置于该绝缘层上;多个压电元件,设置于该下电极上,每一该些压电元件包含一压电材料层、一第一导电层与一第二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分别位于该压电材料层的相对两侧,该第一导电层与该下电极电性连接;一结合层,设置于该下电极上,且将该些压电元件彼此固接;以及一上电极,设置于该结合层上,且电性连接该些压电元件的该第二导电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结合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压电元件更包含一封装材料层,该封装材料层用以包覆该压电材料层、部分该第一导电层以及部分该第二导电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封装材料层的材料为有机聚合物树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下电极分为一第一导电区、一第二导电区以及一绝缘区,该绝缘区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区与该第二导电区之间,该些压电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区上,且该第一导电层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区,该上电极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电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上电极的面积占整体该基板结构的面积的10%以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上电极包含多个子上电极,该些子上电极依序串连该些压电元件的第二导电层。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上电极的面积占整体该基板结构的面积的60%

85%。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压电振动模块更包含一保护结构,该保护结构为一封盖,且该封盖的一盖缘设置于该结合层、该下电极与该绝缘层其中之一上,用以至少覆盖部分该些压电元件。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封盖与该上电极之间为真空或者是填充空气或惰性气体。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封盖与该上电极之间为一树脂层,该树脂层与该封盖以及该上电极之间紧密接合。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树脂层与该结合层的材料相同。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树脂层、该结合层与该封盖的材料相同,且三者为一体成型。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压电振动模块更包含一保护结构,该保护结构为一成型膜,且该成型膜至少覆盖部分该些压电元件。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压电元件的面积占整体该基板结构的面积的10%

95%之间。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压电元件沿一线性方向排列。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压电元件至少分别为一第一
压电元件以及一第二压电元件,该第一压电元件以及该第二压电元件沿该线性方向依序设置,该基板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长边与一第二长边以及相对应的一第一短边与一第二短边,该第一压电元件邻近该第一短边,该第二压电元件邻近该第二短边,该第一压电元件至该第一短边的距离为一第一边距,该第二压电元件至该第二短边的距离为一第二边距,该第一边距与该第二边距相同。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压电元件以及该第二压电元件至该第一长边的距离相同,且该第一压电元件以及该第二压电元件至该第二长边的距离相同。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压电元件呈L形排列,该些压电元件至少分别为一第一压电元件、一第二压电元件以及一第三压电元件,该第一压电元件以及该第二压电元件沿一第一方向依序设置,该第一压电元件以及该第三压电元件沿一第二方向依序设置。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压电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结构为一L形结构,该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岳世徐湘伦林嘉龙施学兢
申请(专利权)人:乐声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