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森专利>正文

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29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该固定器由拱形底板、螺杆以及固定针组成,两拱形底板通过两平行的螺杆连成一体,两底板的间距可以通过螺杆调节,拱形底板上设置了带螺纹、底部为尖形的固定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固定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携带方便,不影响患者起臣、睡眠等日常活动,通过数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验证,效果很好。(*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外科处理器械,尤其是一种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此类骨折复位容易固定难,目前固定方法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字绷带或锁骨圈,因固定方法及解剖位置关系,难以得到妥善处理,骨折畸形愈合率高达80~88%,影响肩部功能的恢复;还有一种治疗方法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虽然此法复位较好,但创伤较大,骨骼愈合慢,操作比较复杂,易并发骨髓感染,病人难以接受。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损伤较小、安全可靠的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固定器由拱形底板、螺杆以及固定针组成;底板分为右底板和左底板,右底板上平行设置了两只螺母,左底板上平行设置了两个开有圆孔的支座,两只螺母和两个支座在底板上的间距相等;螺杆横穿于螺母和支座中,螺杆的上端开有环形槽,支座的顶部开有螺纹孔,定位螺钉由上往下旋入该螺纹孔内并嵌入环形槽;左、右底板上分别开设了向外倾斜的螺孔,孔内设置了带螺纹的、底部为尖形的固定针,两固定针呈八字形对称设置。上述倾斜螺孔开在距底板外侧边1/3处的横向中心线上。上述倾斜螺孔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上述定位螺钉的底部加工成倒圆台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损伤小,固定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操作方法简单,携带方便,不影响患者起卧、睡眠等日常活动,通过数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验证,效果很好。另外,本技术还可用于前臂骨折、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它由拱形底板1、2,螺杆3,固定针4组成;底板1上平行设置了两只螺母5(两只螺母的中心线平行,下同),底板2上平行设置了两个开有圆孔的支座6,两只螺母和两个支座在底板上的间距相等;两螺杆3横穿于螺母5和支座6中并相互平行,螺杆3的上端开有环形槽8,支座6的顶部开有螺纹孔,定位螺钉7由上往下旋入该螺纹孔内并嵌入环形槽8,定位螺钉7的作用是使螺杆3在支座内不会左右滑动;用螺丝刀旋拧螺杆3,可调整底板1和底板2的间距;底板1和底板2的横向中心线距外侧边1/3处分别开设了向外倾斜的螺孔9,该螺孔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螺孔9内设置了带螺纹的、底部为三棱锥形的固定针4。应用时,两带底板的固定针4分别刺于骨折内、外侧的骨骼内(不通过对侧骨皮质),连接螺杆3,固定好定位螺钉7,用螺丝刀调节螺杆3以及固定针4,使骨折复位固定。锁骨呈“∽”形,横加在胸部的前上方,位置较浅表,因此易发生骨折。骨折后除重叠移位外,内侧因受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向后移位,外侧因受上肢重力及胸大肌的牵拉向下、向前移位。本技术设计的拱形底板1、2分别置于骨折的两侧,该拱形底板可限制锁骨不上下移位;调节平行的螺杆3使锁骨在同一直线上向两侧拉开,从而纠正了骨折的重叠移位;固定针4与水平面呈60°夹角斜插入骨折内、外侧骨骼内,其支撑作用牢靠,难以滑脱,通过调节固定针,可纠正骨折的前后移位;诸构件共同作用,骨折即可复位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拱形底板、螺杆以及固定针组成,底板1上平行设置了两只螺母5,底板2上平行设置了两个开有圆孔的支座6,两只螺母和两个支座在底板上的间距相等,螺杆3横穿于螺母5和支座6中,螺杆3的上端开有环形槽8,支座6的顶部开有螺纹孔,定位螺钉7由上往下旋入孔内并嵌入环形槽8,底板1和底板2上分别开设了向外倾斜的螺孔9,孔内设置了带螺纹的、底部为尖形的固定针4,两固定针呈八字形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倾斜螺孔9开在距底板外侧边1/3处的横向中心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倾斜螺孔9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呈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定位螺钉7的底部加工成倒圆台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该固定器由拱形底板、螺杆以及固定针组成,两拱形底板通过两平行的螺杆连成一体,两底板的间距可以通过螺杆调节,拱形底板上设置了带螺纹、底部为尖形的固定针。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固定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携带方便,不影响患者起臣、睡眠等日常活动,通过数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验证,效果很好。文档编号A61B17/56GK2125376SQ9222436公开日1992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明森 申请人:王明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拱形底板、螺杆以及固定针组成,底板1上平行设置了两只螺母5,底板2上平行设置了两个开有圆孔的支座6,两只螺母和两个支座在底板上的间距相等,螺杆3横穿于螺母5和支座6中,螺杆3的上端开有环形槽8,支座6的顶部开有螺纹孔,定位螺钉7由上往下旋入孔内并嵌入环形槽8,底板1和底板2上分别开设了向外倾斜的螺孔9,孔内设置了带螺纹的、底部为尖形的固定针4,两固定针呈八字形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倾斜螺孔9开在距底板外侧边1/3处的横向中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森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