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622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包括:设置于储油罐内的进油管和引流管;进油管和引流管平行设置,且均竖直安装在储油罐罐壁上;进油管的底部头端水平伸出于储油罐罐壁,且与外部进油管道相连;进油管的顶部尾端与引流管的顶部头端相连,且在连接处设有排气孔;引流管的底部尾端水平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储油罐内进油管的管道高度,使油品进罐前,需克服进油管的高度产生的液柱静压,从而使油品来液的压力稳定,进而使油气分离装置如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的出口压力稳定,提升油气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提升油气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提升油气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油气集输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油田站外油井来液进入集中处理站后,先通过一级三相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和油水预分离,然后升温后再通过二级三相分离器或电脱水器进行深度脱水至原油含水率≤0.5%,然后通过进油管道输送至储油罐进行储存。
[0003]目前大部分储罐进油管从储罐底部侧壁直接平行罐底板进入储油罐,基本无任何压降,前端脱水设备的出口压力主要是克服储油罐的液位。由于储油罐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在向外输油,储油罐液位时刻在变化,造成前端脱水设备出口压力不断变化,极易引起脱水设备液位波动,从而对脱水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包括:设置于储油罐内的进油管和引流管;
[0006]所述进油管和引流管平行设置,且均竖直安装在储油罐罐壁上;
[0007]所述进油管的底部头端水平伸出于所述储油罐罐壁,且与外部进油管道相连;
[0008]所述进油管的顶部尾端与所述引流管的顶部头端相连,且在连接处设有排气孔;
[0009]所述引流管的底部尾端水平设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管和引流管通过沿高度方向布设的多个支撑固定在同一储油罐罐壁上。r/>[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与储油罐罐壁的焊接处设置垫板,所述支撑与进油管和引流管的材料相同。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部进油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上游的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三相分离器和电脱水器中的至少一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管和引流管等高设置,所述进油管的顶部尾端与所述引流管的顶部头端通过弯头相连,所述弯头的最高点设置所述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高于储油罐的最高液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的底部尾端设有喇叭口,且所述引流管的底部距罐底200mm。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管、引流管以及对应的连接管件均为20#无缝钢管及管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储油罐内进油管的管道高度,使油品进罐前,需克服进油管的高度产生的液柱静压,从而使油品来液的压力稳定,进而使油气分离装置如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的出口压力稳定,提升油气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于进油管尾端的引流管,使进罐油品流至储罐底部,防止进油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引发次生灾害;同时,引流管设置弯头及喇叭口,防止液体直接冲击罐底,造成底板腐蚀;喇叭口也进一步降低液体流速,减少静电产生;
[0019]本专利技术在进油管与引流管连接处的最高点设置排气孔,用于破真空用,防止进油过程中由于进油管装置内部真空,导致上游装置的压力变化;进油装置通过支撑将进油管、引流管等均固定到罐壁上,防止进油管所在的罐壁与罐底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对罐壁产生的应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排气孔;2、储油罐罐壁;3、支撑;4、进油管;5、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8]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该进油装置设置在储油罐内且固定在储油罐罐壁2上,其包括:排气孔1、支撑3、进油管4和引流管5;其中,
[0029]本专利技术的进油管4和引流管5相平行设置,且均竖直安装在储油罐罐壁2上。具体的,进油管4和引流管5等高且均与储油罐罐壁2相平行,进油管4和引流管5通过沿高度方向
布设的多个支撑3焊接固定在同一储油罐罐壁2上。进一步,支撑3的材质与进油管4和引流管5的材质相同,优选支撑3为无缝钢管焊接固定进油管4或引流管5与储油罐罐壁2;进一步,在支撑3与储油罐罐壁2的焊接处设置垫板。进一步,进油管4和引流管5上固定支撑3的位置登高,且上中下支撑的间距一致。
[0030]本专利技术的进油管4的底部头端(进油口)水平伸出于储油罐罐壁2,且与外部进油管道相连,外部进油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上游的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三相分离器和电脱水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本专利技术的进油管4可由竖直的无缝钢管和相同材质的水平管件对焊而成,水平管件固定在罐壁开孔处;进油管4的管径大小根据进油管道大小进行确定,进油管4的内部高度根据储油罐大小及来液装置的压力进行确定;同时,进油管4的厚度需满足储油罐开口处的补强要求,可设置补强圈或加厚接管,来满足罐壁开孔的补强要求。
[0031]本专利技术的进油管4的顶部尾端(出油口)与引流管5的顶部头端(进油口)相连,且在连接处设有排气孔1;具体的,进油管4的顶部尾端与引流管5的顶部头端通过弯头相连,弯头的最高点设置排气孔1,排气孔1高于储油罐的最高液位,用于防止进油过程中由于进油管装置内部真空,导致进油管内的压力变化。
[0032]本专利技术的引流管5的底部尾端水平设置,引流管5的底部尾端设有喇叭口;具体的,引流管5采用无缝钢管、弯头及喇叭口组焊而成,引流管5底部弯头采用水平进液,并设置喇叭口,引流管底部距罐底200mm。
[003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进油管4、引流管5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储油罐内的进油管和引流管;所述进油管和引流管平行设置,且均竖直安装在储油罐罐壁上;所述进油管的底部头端水平伸出于所述储油罐罐壁,且与外部进油管道相连;所述进油管的顶部尾端与所述引流管的顶部头端相连,且在连接处设有排气孔;所述引流管的底部尾端水平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和引流管通过沿高度方向布设的多个支撑固定在同一储油罐罐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油田储油罐稳定来液压力的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与储油罐罐壁的焊接处设置垫板,所述支撑与进油管和引流管的材料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田储油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虎赵国锋刘清华王丁丁刘静刘海宁张建周立贤张志魁张建国杨佳朋张迎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