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97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包括:控制器模块的光感应端与环境光感应模块的光感应端相连,控制器模块的控制端与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的控制端相连,电源模块与控制器模块、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和环境光感应模块的电源端相连;其电源模块为控制器模块、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和环境光感应模块提供相应的工作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感应周围环境光的变化,从而对摩托车车灯的灯光进行自动开启。摩托车车灯的灯光进行自动开启。摩托车车灯的灯光进行自动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摩托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许多的功能部件都进行了优化或者创新,对于现市场的使用量和存有量来看,摩托车车灯采用的是一种按键控制灯光的方式,其操作方式也较为简便,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许多的产业都往自动化方面进行研究和发展,所以在对自动控制切换灯光类型方面进行的探讨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支持自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摩托车大灯的功能。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和环境光感应模块;
[0005]控制器模块的光感应端与环境光感应模块的光感应端相连,控制器模块的控制端与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的控制端相连,电源模块与控制器模块、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和环境光感应模块的电源端相连;
[0006]其电源模块为控制器模块、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和环境光感应模块提供相应的工作电压。通过环境光感应模块感应环境光的强度,感应到处于夜晚时,摩托车大灯自动点亮,无需手动点亮大灯用来行驶照明。
[000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第四电源模块和第五电源模块;
[0008]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和第五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第三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和第四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电源端BAT与电容C141的第一端、二极管D26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电容C141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二极管D26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179的第一端、三极管Q19的发射极、二极管D24的负极、电阻R181的第一端、电容C140的第一端和场效管T5的源极相连,电阻R179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9的基极和电阻R18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80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2的基极与电阻R18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84的第二端与电阻R185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23的正极相连,电阻R18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9的集电极与电阻R183的第一端、二极管D24的正极、电阻R181的第二端、
电容C140的第二端和电阻R18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8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82的第二端与场效管T5的栅极相连,场效管T5的漏极与二极管D23的负极、电容EC9的第一端、电容EC8的第一端、电容C144的第一端和稳压器U15的电源电压输入端Vin相连,电容EC9的第二端与电容EC8的第二端、电容C144的第二端、电容C145的第一端、稳压器U15的电源地端GND、电容C146的第一端、电容EC7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稳压器U15的电源地端GND1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145的第二端与稳压器U15的复位延迟端D相连,稳压器U15的电源电压输出端Vout与电容C146的第二端、电容EC7的第二端和电感L19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19的第二端与电感L23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23的第二端输出MCU_5V电源电压;其中,电阻R179的第一端、三极管Q19的发射极、二极管D24的负极、电阻R181的第一端、电容C140的第一端和场效管T5的源极相连,电阻R179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9的基极和电阻R18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80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2的基极与电阻R18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84的第二端与电阻R185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23的正极相连,电阻R18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9的集电极与电阻R183的第一端、二极管D24的正极、电阻R181的第二端、电容C140的第二端和电阻R18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8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82的第二端与场效管T5的栅极相连,场效管T5的漏极与二极管D23的负极相连,构成点火电源保护模块;蓄电池电源端BAT输出9V~18V电源电压(实际蓄电池电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定)经两个并联的二极管(其并联二极管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定,可以在一个或者其它个数损坏时,只要有一个二极管是好的,电源即可通过)后再经过电源保护模块(当输入点火电源保护模块的电压值为蓄电池电压时,电阻R181和电阻R183构成分压电路,场效管T5的栅极为导通电平,此时场效管T5导通),最后经稳压器U15将输入的电源电压降压转换为稳定的控制器电源电压,为控制器供电,当点火后,当输入点火电源保护模块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值时,第一电压值大于蓄电池电压,电阻R181和电阻R183构成分压电路,场效管T5的栅极为仍为导通电平,此时场效管T5导通;但是此时场效管T5的漏极输出的电压值高于二极管D23(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时,二极管D23导通,二极管D23导通时,三极管Q12导通,三极管Q12导通时,三极管Q19的基极电压被拉低,三极管Q19处于导通状态,三极管Q19处于导通状态时,场效管T5的栅极为截止电平,场效管T5处于截止状态时,场效管T5的漏极无电源输出;当输入电源输入点火电源保护模块的电压值为第二电压值时,第二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值,该电压值高于二极管D24(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时,二极管D24导通,二极管D24导通时,场效管T5的栅极为截止电平,场效管T5处于截止状态,场效管T5的漏极无电源输出。
[0010]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电感L9的第一端与场效应管T5的漏极相连,电感L9的第二端与电容C27的第一端和电感L8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7的第二端与电容C33的第一端、电容EC6的第一端、电容EC5的第一端、电容C32的第一端、电容C28的第一端、电容C29的第一端、电容C34的第一端、电阻R21的第一端、电阻R22的第一端、稳压器U2的电源地端GND、稳压器U2的电源地端PAD和电源地相连,电感L8的第二端与电容C33的第二端、电容EC6的第二端、电容EC5的第二端、电容C32的第二端、电容C28的第二端、电容C29的第二端、电容C34的第二端、电阻R12的第一端、电阻R18的第一端和稳压器U2的电源电压输入端IN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21的第二端和稳压器U2的使能端EN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稳压器U2的频率端FS相连,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稳压器U2的电源指示端PG相连,稳压器U2的栅极供
应端BS与电容C2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4的第二端与电阻R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与电感L6的第一端和稳压器U2的电感端LX相连,电感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和环境光感应模块;控制器模块的光感应端与环境光感应模块的光感应端相连,控制器模块的控制端与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的控制端相连,电源模块与控制器模块、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和环境光感应模块的电源端相连;其电源模块为控制器模块、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和环境光感应模块提供相应的工作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第四电源模块和第五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和第五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第三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和第四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电源端BAT与电容C141的第一端、二极管D26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电容C141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二极管D26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179的第一端、三极管Q19的发射极、二极管D24的负极、电阻R181的第一端、电容C140的第一端和场效管T5的源极相连,电阻R179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9的基极和电阻R18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80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2的基极与电阻R18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84的第二端与电阻R185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23的正极相连,电阻R18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9的集电极与电阻R183的第一端、二极管D24的正极、电阻R181的第二端、电容C140的第二端和电阻R18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8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82的第二端与场效管T5的栅极相连,场效管T5的漏极与二极管D23的负极、电容EC9的第一端、电容EC8的第一端、电容C144的第一端和稳压器U15的电源电压输入端Vin相连,电容EC9的第二端与电容EC8的第二端、电容C144的第二端、电容C145的第一端、稳压器U15的电源地端GND、电容C146的第一端、电容EC7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稳压器U15的电源地端GND1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145的第二端与稳压器U15的复位延迟端D相连,稳压器U15的电源电压输出端Vout与电容C146的第二端、电容EC7的第二端和电感L19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19的第二端与电感L23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23的第二端输出MCU_5V电源电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电感L9的第一端与场效应管T5的漏极相连,电感L9的第二端与电容C27的第一端和电感L8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7的第二端与电容C33的第一端、电容EC6的第一端、电容EC5的第一端、电容C32的第一端、电容C28的第一端、电容C29的第一端、电容C34的第一端、电阻R21的第一端、电阻R22的第一端、稳压器U2的电源地端GND、稳压器U2的电源地端PAD和电源地相连,电感L8的第二端与电容C33的第二端、电容EC6的第二端、电容EC5的第二端、电容C32的第二端、电容C28的第二端、电容C29的第二端、电容C34的第二端、电阻R12的第一端、电阻R18的第一端和稳压器U2的电源电压输入端IN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21的第二端和稳压器U2的使能端EN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稳压器U2的频率端FS相连,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稳压器U2的电源指示端PG相连,稳压器U2的栅极供应端BS
与电容C2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4的第二端与电阻R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与电感L6的第一端和稳压器U2的电感端LX相连,电感L6的第二端与电容C333的第一端、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16的第一端、电容C30的第一端、电容C12的第一端、电容C25的第一端、电容C35的第一端、电容EC2的第一端和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33的第二端与电阻R7的第二端、电阻R17的第一端和稳压器U2的反馈端FB相连,电阻R17的第二端与电容C16的第二端、电容C30的第二端、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25的第二端、电容C35的第二端、电容EC2的第二端和电源地相连,电感L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27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7的负极输出SY_5V电源电压;或/和还包括二极管D28,二极管D28的正极与电感L19的第二端相连,二极管D28的负极与二极管D27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三电源模块包括:电感L2的第一端与SY_5V电源电压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与电容C11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一端和稳压器U3的电源电压输入端VIN相连,电容C11的第二端与电容C13的第二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13的第一端与稳压器U3的使能端EN相连,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电阻R158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9的使能控制端P05_4/AN12/INT2_R/WOT_R相连,电阻R15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稳压器U3的电源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稳压器U3的电源地端PAD与电源地相连,稳压器U3的电源电压输出端VOUT与电阻R10的第一端、电容C17的第一端、电容C14的第一端、电容EC4的第一端和电感L24的第一端相连,稳压器U3的反馈端FB与电阻R10的第二端、电容C17的第二端和电阻R1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5的第二端与电容C14的第二端、电容EC4的第二端和电源地相连,电感L24的第二端输出3.3V电源电压;所述第四电源模块包括:控制器U9的电源控制端P12_3/SEG7/OUT2_R与电阻R3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8的第二端与电阻R34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34的第二端和SY_5V电源电压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容C5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5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VCC5电源电压;所述第五电源模块包括:点火电源端IGN与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25的正极相连,点火电源端IGN输出IGN电源电压,二极管D4的负极和二极管D25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感应环境光实现自动切换整车大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外部大灯模块包括:IGN电源电压与电容C43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电容C4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263的第一端与三极管Q25的发射极、二极管D5的负极和电容C4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4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控制器U9的电源控制端P08_3/PWM2M0/AN19与电阻R26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64的第二端与电阻R252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6的发射极与电阻R252的第二端和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16的集电极与电阻R262的第一端和电阻R26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62的第二端与电阻R265的第二端、电阻R263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25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0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0的负极与大灯的第一端相连,大灯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胜黄泽友谭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