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71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阀结构,包括阀体、阀杆和气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通过阀杆与阀体连接,阀体内设有阀芯连接在阀杆的前端,气动执行器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内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内设有空压机、步进电机和控制电路板,壳体一侧外壁设有手轮,手轮上连接有转轴,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步进电机、空压机连接并控制步进电机和空压机工作,阀杆上设有分别与转轴和步进电机配合的传动组件,壳体底部通过支架与阀体连接,支架包括环阀杆设置的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伸缩件和连接柱,伸缩件固定在支撑柱上,连接柱与壳体固定连接;通过加强结构连接支架和壳体,加强了连接强度,更有效保护阀杆等结构。保护阀杆等结构。保护阀杆等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气动阀
,尤其涉及一种气动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气动调节阀是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工业企业广泛使用的工业过程控制仪表之一,它依靠气动执行机构来控制阀芯运动来实现调节流体的流量。现有气动调节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阀杆2和气动执行器3,所述气动执行器通过阀杆与阀体连接,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芯4连接在阀杆的前端,所述气动执行器包括中空的壳体31,所述壳体内通过一隔板32分割为上腔体311和下腔体312,所述隔板中部设有活塞腔321套接在所述阀杆的末端,所述阀杆的末端设有与活塞腔配合的活塞结构21,下腔体内设有空压机33、步进电机34和控制电路板35,壳体一侧外壁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上连接有一贯穿壳体活动设置在下腔体中的转轴36,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步进电机、空压机连接并控制步进电机和空压机工作,所述阀杆上设有分别与转轴和步进电机配合的传动组件,所述隔板上设有压缩空气进出口322,所述压缩空气进出口通过管道37与空压机连通。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分列设置在阀杆两侧的第一齿条22和第二齿条23,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341,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使得步进电机驱动第一齿轮可带动阀杆进行上下运动,所述转轴末端设有第二齿轮361,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使得手轮驱动第二齿轮可带动阀杆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壳体底部通过支架5固定在阀体上,所述支架5包括由多根支撑柱511环绕阀杆设置的中接部51,所述中接部上端设有上接部52与所述套管连接,且所述上接部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接部下端设有下接部53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阀杆贯穿所述上接部、中接部和下接部活动设置。被所述中接部环绕的阀杆上设有指示针24,所述中接部上设有与指示针配合的指示牌512。所述下腔体内设有套管38连接下腔体的上壁和下壁,所述套管套设在阀杆上,所述套管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381,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朝向一个开口设置,所述阀杆与阀体间设有密封结构25。如上的气动调节阀解决了手自一体实现的问题,但其气动执行器较为庞大,支架与气动执行器壳体的连接处仅仅略大于阀杆,结构较为脆弱,对于连接的管体强度要求较高,在一些高危工况时,容易被外力损坏,导致弯折无法进行气动阀启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目前存在的连接结构脆弱易被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阀结构,通过加强结构连接支架和壳体,使支架与壳体间有多点连接,加强了连接强度,更有效保护阀杆等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气动阀结构,所述气动阀结构包括阀体、阀杆和气动执行器,所述气动执行器通过阀杆与阀体连接,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芯连接在阀杆的前端,所述气动执行器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一隔板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隔板中部设有活塞腔套接在
所述阀杆的末端,所述阀杆的末端设有与活塞腔配合的活塞结构,下腔体内设有空压机、步进电机和控制电路板,壳体一侧外壁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上连接有一贯穿壳体活动设置在下腔体中的转轴,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步进电机、空压机连接并控制步进电机和空压机工作,所述阀杆上设有分别与转轴和步进电机配合的传动组件,所述隔板上设有压缩空气进出口,所述压缩空气进出口通过管道与空压机连通,所述壳体底部通过支架与阀体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环阀杆设置的多根支撑柱,在每根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伸缩件和连接柱,所述伸缩件固定在支撑柱上,所述连接柱顶端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底端与伸缩件连接。
[0006]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架包括由多根支撑柱环绕阀杆设置的中接部,所述中接部上端设有上接部与所述套管连接,且所述上接部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接部下端设有下接部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阀杆贯穿所述上接部、中接部和下接部活动设置。
[0007]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被所述中接部环绕的阀杆上设有指示针,所述中接部上设有与指示针配合的指示牌。
[0008]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柱顶端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连接柱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组件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
[0009]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
[0010]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下腔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0011]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通讯装置与上位机通讯。
[0012]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分列设置在阀杆两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使得步进电机驱动第一齿轮可带动阀杆进行上下运动,所述转轴末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使得手轮驱动第二齿轮可带动阀杆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壳体通过固定连接件与阀体固定连接。
[0013]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下腔体内设有套管连接下腔体的上壁和下壁,所述套管套设在阀杆上,所述套管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朝向一个开口设置。
[0014]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阀杆与阀体间设有密封结构。
[0015]本技术实施的优点:通过加强结构连接支架和壳体,使支架与壳体间有多点连接,加强了连接强度,更有效保护阀杆等结构,气动执行器的安装牢固,不易被外力破坏;可以将阀杆保护在内围,不易受外部外力影响,避免阀杆被外力损坏;支撑柱外侧设置的加强结构,可以将气动执行器壳体固定在加强结构上,多点支撑固定,避免了气动执行器与支架间仅阀杆中心处接触的结构,极大提升了气动执行器的固定强度,不会与支架发生相对位移。进一步的,通过伸缩件,可以适度调整气动执行器壳体与阀体之间的距离,在长时间运行导致阀杆锁定发生一定位移偏差时,通过调整伸缩件,可以将偏差调正,无需更换部件,提升了气动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所述的一种气动调节阀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动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2所示,一种气动阀结构,所述气动阀结构包括阀体1、阀杆2和气动执行器3,所述气动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阀结构,所述气动阀结构包括阀体、阀杆和气动执行器,所述气动执行器通过阀杆与阀体连接,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芯连接在阀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执行器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一隔板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隔板中部设有活塞腔套接在所述阀杆的末端,所述阀杆的末端设有与活塞腔配合的活塞结构,下腔体内设有空压机、步进电机和控制电路板,壳体一侧外壁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上连接有一贯穿壳体活动设置在下腔体中的转轴,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步进电机、空压机连接并控制步进电机和空压机工作,所述阀杆上设有分别与转轴和步进电机配合的传动组件,所述隔板上设有压缩空气进出口,所述压缩空气进出口通过管道与空压机连通,所述壳体底部通过支架与阀体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环阀杆设置的多根支撑柱,在每根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伸缩件和连接柱,所述伸缩件固定在支撑柱上,所述连接柱顶端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底端与伸缩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由多根支撑柱环绕阀杆设置的中接部,所述中接部上端设有上接部与所述套管连接,且所述上接部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接部下端设有下接部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阀杆贯穿所述上接部、中接部和下接部活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被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荣赵强李纪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普玛森工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