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摩擦式水便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557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摩擦式水便及控制方法,水便杆的尾部可旋转式密封安装在水便壳内;水便杆上设置有活塞部,活塞部的外径大于水便杆的外径,活塞部上套装有液动壳,水便杆穿过液动壳并且能够相对于液动壳旋转;水便杆的头端安装有摩擦式连接弹性座,摩擦式连接弹性座上开设有用于与钻杆密封连接的摩擦式弹性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便解决了现有的后部加杆方式施工水便需要反复装卸,中间加杆方式一根钻杆需多次上扣,上扣精度高,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二液压口通过压力的调节控制进水控制阀的通断,进而控制水便的来水的通断,实现往复运动液压控制回路与进水回路的联动控制,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摩擦式水便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钻探装备
,涉及水便,具体涉及一种弹性摩擦式水便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井下钻探作业过程中,需通过频繁装卸钻杆完成钻孔施工,在装卸钻杆过程中需要工人频繁手动装卸水便(水便也称作送水器),劳动强度大。目前在钻机自动化施工中为了避免水便的频繁装卸,通常采用后部加杆或者中间加杆的施工方式。后部加杆方式水便需要反复装卸,中间加杆方式一根钻杆需多次上扣,上扣精度高,工序复杂。但是,中间加杆方式存在的问题如下:
[0003](A)需要配置卸扣器,使得钻机结构复杂。
[0004](B)施工效率低,主动钻杆使得加卸单根钻杆需上卸钻杆前后两扣,占用时间较多,使得施工效率难以提高。
[0005](C)频繁上卸水便,加快了钻杆丝扣的磨损,增加了钻杆丝扣的疲劳强度,影响钻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摩擦式水便及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间加杆方式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摩擦式水便,包括水便杆(1),水便杆(1)内开设有轴向头端贯通尾端封闭的走水通道(2),其特征在于,水便杆(1)靠近尾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走水通道(2)相连通的多个走水口(3),水便杆(1)的尾部可旋转式密封安装在水便壳(4)内,使得多个走水口(3)均位于水便壳(4)内,水便壳(4)上开设有进水口(5),水从进水口(5)进入水便壳(4),并通过多个走水口(3)进入走水通道(2);所述的水便杆(1)上设置有活塞部(6),活塞部(6)的外径大于水便杆(1)的外径,活塞部(6)上套装有液动壳(7),水便杆(1)穿过液动壳(7)并且能够相对于液动壳(7)旋转;所述的液动壳(7)包括壳体(701),壳体(701)的头端安装有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端盖(702)和第一导向套(703),壳体(701)的尾端安装有固定在一起的第二端盖(704)和第二导向套(705);所述的壳体(701)的内壁与活塞部(6)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8),所述的第一端盖(702)和第一导向套(703)与水便杆(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9),所述的第二端盖(704)和第二导向套(705)与水便杆(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组件(10);所述的液动壳(7)内部的腔体被活塞部(6)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第一液压腔(706)和第二压夜腔(707),第一液压腔(706)上开设有第一液压口(708),第二压夜腔(707)上开设有第二液压口(709),液动壳(7)内的液压介质驱动活塞部(6)在液动壳(7)内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水便杆(1)往复运动;所述的水便杆(1)的头端安装有摩擦式连接弹性座(11),摩擦式连接弹性座(11)上开设有用于与钻杆(27)密封连接的摩擦式弹性槽(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摩擦式水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压口(708)和第二液压口(709)之间通过液压控制阀(711)相连,液压控制阀(711)上还连接有驱动介质管(712)和驱动介质箱(713),形成往复运动液压控制回路,;所述的进水口(5)与进水控制阀(14)相连,进水控制阀(14)上还连接有水管(17)和水箱(18),形成进水回路;所述的第二液压口(709)还与进水控制阀(14)相连形成联动控制;所述的第二液压口(709)上还设置有溢流阀(1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摩擦式水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组件(8)包括两道活塞密封槽(801),两道活塞密封槽(801)开设在活塞部(6)的外壁上,活塞密封槽(6)内安装的密封圈(13)与壳体(701)的内壁接触密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摩擦式水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组件(9)包括第一端密封槽(901)、两道第一内密封槽(902)和第一外密封槽(903);第一端密封槽(901)开设在第一端盖(702)的内壁上,第一端密封槽(901)内安装的密封圈(13)与水便杆(1)接触密封;两道第一内密封槽(902)开设在第一导向套(703)的内壁上,第一内密封槽(902)内安装的密封圈(13)与水便杆(1)接触密封;第一外密封槽(903)开设在第一导向套(703)的外壁上,第一外密封槽(903)内安装的密封圈(13)与壳体(701)的内壁接触密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摩擦式水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密封组件(10)包括第二端密封槽(1001)、两道第二内密封槽(1002)和第二外密封槽(1003);第二端密封槽(1001)开设在第二端盖(704)的内壁上,第二端密封槽(1001)内安装的密封圈(13)与水便杆(1)接触密封;两道第二内密封槽(1002)开设在第二导向套(705)的内壁上,第二内密封
槽(1002)内安装的密封圈(13)与水便杆(1)接触密封;第二外密封槽(1003)开设在第二导向套(705)的外壁上,第二外密封槽(1003)内安装的密封圈(13)与壳体(701)的内壁接触密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摩擦式水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动壳(7)的第一端盖(702)上设置有固定法兰(71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摩擦式水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便杆(1)的头端加工有外径小于水便杆(1)外径的弹性座安装头(15),摩擦式连接弹性座(11)套装在弹性座安装头(15)上,摩擦式连接弹性座(11)的尾端顶在弹性座安装头(15)与水便杆(1)之间的轴肩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摩擦式水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式弹性槽(12)的径向宽度从头端的槽口到尾端的槽底逐渐减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摩擦式水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便壳(4)包括两端开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俊杰李冬生张幼振刘祺常江华张宁徐鹏博朱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