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勘探用刚性高强防突钻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08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资源勘探用刚性高强防突钻杆,包括上顶板、上顶板的两端底部均焊接的第一支撑框、转杆和转杆底部连接的钻头,所述上顶板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转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手轮和手轮驱动的升降板,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框内设置有竖直状态的丝杆,且丝杆顶部贯穿第一支撑框和上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摇动手轮转动,驱动升降板在丝杆上进行位置移动,完成竖直状态的升降移动,升降板还能对转杆底部的钻头进行不同深度的钻孔;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共同对转杆的夹持固定,在转杆发生晃动的过程中,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能对转杆进行位置限定,避免转杆发生巨大的晃动,对转杆造成损伤。对转杆造成损伤。对转杆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资源勘探用刚性高强防突钻杆


[0001]本技术涉及资源勘探
,具体为一种资源勘探用刚性高强防突钻杆。

技术介绍

[0002]在资源勘探的过程中,会利用到钻杆,假如不对钻杆进行固定或者进行位置移动,可能会对资源勘探造成工作影响,如公告号为CN21640673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石油开采钻杆用固定组件,包括支撑装置、钻杆本体和稳固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钻杆本体,所述钻杆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支撑装置内部的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包括缓冲板和两个容纳罩,两个所述容纳罩的内顶壁与内底壁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容纳罩内壁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固垫,所述缓冲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弹簧固定连接的活动块。
[0003]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0004]1、在其工作时,缺少钻杆本体的升降移动,当需要对不同深度位置的钻孔,无法进行工作;2、在其工作时,钻杆本体会发生晃动,无法对钻杆本体进行夹持固定,晃动较大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资源勘探用刚性高强防突钻杆。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资源勘探用刚性高强防突钻杆,包括上顶板(1)、上顶板(1)的两端底部均焊接的第一支撑框(4)、转杆(31)和转杆(31)底部连接的钻头(3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转杆(3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手轮(2)和手轮(2)驱动的升降板(3);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框(4)内设置有竖直状态的丝杆(5),且丝杆(5)顶部贯穿第一支撑框(4)和上顶板(1),所述升降板(3)的两端经由第一支撑框(4)内侧开设的固定槽(11)伸入至第一支撑框(4)的内部;所述升降板(3)居中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电机(7)输出端转动的轴承座(17),所述转杆(31)的顶部连接在电机(7)的输出端,所述上顶板(1)的底部焊接有水平状态的限位杆(12),且限位杆(12)的底部连接在底板(33)的顶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8)、固定框(8)内部设置的移动板(16)和移动板(16)驱动的第一弧形板(20)与第二弧形板(22);所述固定框(8)的顶部两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框(10),所述第二支撑框(10)的内部设置有T型圆杆(14),且T型圆杆(14)的顶部焊接在升降板(3)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框(10)的内侧连接有位于升降板(3)和固定框(8)之间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支撑框(4)的内侧底部连接有底板(33),且底板(33)的一侧顶部焊接有固定框(8);所述固定框(8)的内侧壁与移动板(16)的外侧自上而下依次焊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固定框(8)内侧的上下端均焊接有用于滑动移动板(16)的第一光杆(15),且第一光杆(15)贯穿移动板(16);所述移动板(16)内侧和第一弧形板(20)之间焊接有第三弹簧(25),所述第一弧形板(20)的上下端均焊接有第一固定板(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陆顺钻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