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变容二极管的可变调谐电路以及电视调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557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可以扩大高频侧的可变范围,同时还确保电感L值来增大低频侧的电路Q值,消除增益下降、噪声增大及振荡不稳定等缺陷。在串联了变容二极管(41)和电容器(42)的电路上并联第一电感(L4)而构成第一并联谐振电路,并通过直流截断电容器(43)在上述串联变容二极管(41)上并联第二电感(L44)而构成第二并联谐振电路。将变容二极管(41)为最大电容量时的上述第二并联谐振电路的共振频率设定在可变频率范围的最低频率附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了变容二极管的电视调谐器的可变 调谐电路以及安装了该可变调谐电路的电视调谐器。
技术介绍
为了选择接收频率或消除干扰波,电视调谐器上安装 使用了变容二极管的可变调谐电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3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视调谐器的功能框图。 在该图中,由天线101输入的电视波接收信号,通过调谐 电路102被选择频率,通过高频放大电路103得到放大, 通过下一个双调谐电路104被选择接收频率之后,输入到 混频电路105。在混频电路105中,接收频率与本振电路 106的本振信号混频,变换成双调谐电路104的接收频率 和本振电路106的本振信号之差的中频之后,由混频电路 105输出。该中频信号在中频放大电路107放大之后形成电视调谐器的输出信号。在上述电视调谐器的调谐电路102、双调谐电路104 以及本振电路106的各个部设有可变调谐电路。图4示出 一般的可变调谐电路的结构图。在该结构中,变容二极管 Dl并联在电感Ll上,并且调谐电压Vc可施加到变容二 极管Dl的阴极上。而且,在该图的变容二极管Dl的阴极 侧设有大容量电容器C来用于直流截断。在该结构中,根 据施加到变容二极管Dl上的调谐电压Vc的大小,使变容二极管Dl的电容量引起变化,从而改变谐振频率,最终 选择所期待的频率。图5为表示随变容二极管的外加电压的电容量变化 的电容量曲线特性图。根据该图所示的电容量曲线,由与 串联在变容二极管D1上的电容器C并联的电感L1决定调 谐频率。为了确保高频侧的调谐特性,有必要同时减小电 感Ll/电容量。然后,将为了确保高频侧的调谐特性而设 定成小值的电感Ll/电容量设为固定值,从而通过变容二 极管Dl的电容量变化来确保低频侧的调谐特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42805号公报 但是,因为在电视调谐器上,相对于变容二极管D1, 并列存在安装基板的浮游电容、各种半导体元件的内部电 容及其它电容,所以可变调谐电路的高频侧存在可变范围 被压制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必须将电感L1设定为较小的L值,所 以可变调谐电路的低频侧的电路的Q值降低,例如在调谐 电路102中,存在有因电感变小而损失和噪声增大、增益 下降的问题。此外,在本振电路106中,会发生由于Q值 变小使振荡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可扩大高频侧的可变范围,同时还确保电感L值来增大 低频侧的电路Q值,从而消除增益下降、噪声增大及振荡 不稳定等缺陷的可调调谐电路及电视调谐器。本专利技术的可变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串联了可变 电容元件和电容器的电路上并联第一电感而构成第一并联谐振电路,并且在上述可变电容元件上以交流方式并联 第二电感而构成第二并联谐振电路。根据该结构,因为在可变电容元件上以交流方式并联 第二电感构成第二并联谐振电路,所以通过改变可变电容元件的电容量,可以等效地改变L值,以使调谐电路的L 性在低频侧变大,在高频侧变小,并且,可扩大高频侧的 可变范围,同时确保电感L值来增大低频侧的电路Q值, 能够消除增益下降、噪声增大、振荡不稳定等缺陷。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可变调谐电路的特征在于,上述 可变电容元件具有最大电容量时,将上述第二并联谐振电 路的谐振频率设定成可变频率范围的最低频率附近。根据该结构,调谐电路的L性在最低频率附近变最大, 选择低频侧频率时构成调谐电路的电感比以往电路的电 感大,因此作为可变电容元件的串联电容的电容器实现小 容量化,从而可增大低频侧的电路Q值。还有,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可变调谐电路的特征在于,上述 可变电容元件具有最小容量时,将上述第二并联谐振电路 的谐振频率设定成比可变频率范围的最高频率高的高频 侧。通过该结构,调谐电路的L性在高频侧的最低频率附 近变小,选择高频侧频率时构成调谐电路的电感比以往电 路的电感小,因此可增大与可变电容元件并联的第一电感 的L值,同时作为可变电容元件的串联电容的电容器实现 小容量化,从而可扩大高频侧的可变范围。还有,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视调谐器,其特征在于,在输 入调谐电路、级间调谐电路、振荡电路之中的至少 一 个电 路上安装了上述可变调谐电路。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电视调谐器的可变调谐电路中,可扩大高频侧的可变范围,同时还确保电感的L值来客增大低 频侧的电路Q值,从而可以消除增益下降、噪声增大及振 荡不稳定等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 图2为说明上述个实施方式的电视调谐器的结构图。 个实施方式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图。图3为以往的电视调谐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以往的调谐电路的结构图。 图5为显示变容二极管的电容量曲线的示意图 图中10输入调谐电路 11、 13、 16耦合电容器 12高频放大电路 14双调谐电路的初级侧调谐电路 15双调谐电路的次级侧调谐电路 17变频电路 18本振电路 19谐振电路 21带通滤波器 22中频放大电路 Ll、 L2、 L3、 Lll、 L22、 L33、 431、 34、 37、 4132、 35、 38、 4233、 36、 39、 43第一电感 第二电感 变容二极管直流截断电容器(串联电容) 直流截断电容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视调谐器为用于接收UHF 信号的单频段电视调谐器,搭载有输入调谐、RF双调谐、 本机振荡等共4个调谐电路。图l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调谐器电路图,表示从输入 调谐部到后阶段的电路结构。未图示的天线输出端与输入 调谐电路10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入调谐电路10的输出端 通过耦合电容器11与高频放大电路12的输入端相连接。 高频放大电路12的输出端通过耦合电容器13与双调谐电 路的初级侧调谐电路14相连接。双调谐电路的次级侧调 谐电路15的输出端通过耦合电容器16与变频电路17相 连接。变频电路17与本振电路18相连接,而本振电路 18与决定振荡频率的谐振电路19相连接。而且,变频电 路17的输出端通过带通滤波器21与中频放大电路22相 连接。构成电视调谐器的各个部的基本动作,除了后述的 调谐动作之外,与图3所示的电视调谐器相同。在输入调谐电路10中,对于从天线输出端引进高频 信号的信号传输路M,第一电感Ll连接在该信号传输路M 和地之间。变容二极管31并联在第一 电感Ll上。变容二 极管31将阳极连接在信号传输路M上,另一方面通过直 流截断电容器32将阴极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 感Lll以交流方式并联在变容二极管31上。第二电感Lll 的一端与变容二极管31的阳极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容器 33与变容二极管31的阴极连接。从未图示的集成电路对 谐振端子Tl施加谐振电压Tu。变容二极管31的阴极通过电阻Rl与谐振端子Tl相连接,被施加按照接收频率被 控制电压的谐振电压Tu。双调谐电路的初级侧调谐电路14、次级侧调谐电路 15以及谐振电路19与上述输入调谐电路10同样,与第 一电感和变容二极管一起构成谐振电路,而且,第二电感 以交流方式并联在变容二极管上。艮口,初级侧调谐电路14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该并联 谐振电路由作为初级侧线圈的第一电感L2和由变容二极 管34及直流截断电容器35组成的串联电路构成,并且第 二电感L22在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串联了可变电容元件和电容器的电路上并联第一电感而构成第一并联谐振电路,并且在上述可变电容元件上以交流方式并联第二电感而构成第二并联谐振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12-5 328153/20061、一种可变调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串联了可变电容元件和电容器的电路上并联第一电感而构成第一并联谐振电路,并且在上述可变电容元件上以交流方式并联第二电感而构成第二并联谐振电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调谐电路,其特征在 于,上述可变电容元件具有最大电容量时,将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正喜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