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555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装置卡设于振摇床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安装座、废液收集瓶以及循环水真空泵,安装座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内,安装支架底部卡设于振摇床内,安装座内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放置槽,每一放置槽内设置有多肽合成管,多肽合成管底部穿过安装座连接有并流槽,并流槽一侧连接废液收集瓶,废液收集瓶顶部与循环水真空泵连通,安装座内部于每一多肽合成管外壁设置有夹持组件,安装支架外侧滑动设置有遮阳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灵活遮挡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试剂的加注,同时通过振摇床的方式提供混合动力,相较于气式混合,避免因为气量过大造成树脂溢出的情况,反应过程中夹持也更加稳定。持也更加稳定。持也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多肽合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肽药物是目前新药开发领域非常具有良疗效和安全性的一类药物。因适应证广、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多肽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0003]多肽的合成方法分为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固相合成法即以树脂作为不溶性的固相载体,首先将一个氨基被封闭基团(X)保护的氨基酸共价连接在固相载体上。在脱保护试剂的作用下,脱掉氨基的保护基,接上第一个氨基酸,然后氨基被封闭的第二个氨基酸的羧基在活化试剂的作用下被活化,被活化的羧基再与已接在固相载体的第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形成肽键,由此形成二肽。重复以上操作,即可获得多肽链,最终将按照序列要求连接的肽链从树脂上切割下来, 经过精制纯化等处理, 即可得到需要的序列的多肽。
[0004]固相合成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最初的反应物和产物都是连接在固相载体上,因此可以在一个反应容器中进行所有的反应,便于自动化操作,加入过量的反应物可以获得高产率的产物,同时产物很容易分离。多肽固相合成方法现已成为多肽药物主流的制备方法。随着固相合成技术的发展,多肽合成装置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0005]在实验室中,手动多肽合成装置需要用到空气鼓吹装置,一般用氮气作为媒介,通过鼓吹的方式,使反应器中的氨基酸与肽链充分接触,以提高合成的效率,但这种装置占地比较大,需要手动开关反应器的三通阀门,以控制进气量大小,这容易操作失误,造成树脂溢出的情况,另外空气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能耗比较大,还会造成噪音污染,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成本控制来说,都是不利的,同时现有需要遮光进行多肽合成装置往往遮光效果不好,通常都采用简单的遮挡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实现灵活遮挡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试剂的加注,同时通过振摇床的方式提供混合动力,相较于气式混合,避免因为气量过大造成树脂溢出的情况,反应过程中夹持也更加稳定。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卡设于振摇床内,所述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安装座、废液收集瓶以及循环水真空泵,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内,所述安装支架底部卡设于振摇床内,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放置槽,每一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多肽合成管,所述多肽合成管底部穿过安装座连接有并流槽,所述并流槽一侧连接废液收集瓶,所述废液收集瓶顶部与循环水真空泵连通,所述安装座内部于每一多肽合成管外壁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安装支架外侧滑动设置有遮阳篷。
[0009]优选的,所述多肽合成管与并流槽连接端设置有旋塞阀,所述多肽合成管内部密封卡设有一砂芯板。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四组竖直设置的金属支杆以及用于连接金属支杆上下的横向连接杆,所述金属支杆下端与振摇床内侧限位卡设。
[0011]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环形固定板、环形旋转板、限位杆以及齿条,所述环形固定板固定设置于安装座内部且环设于多肽合成管外部,所述环形旋转板底部通过滑块与凹槽配合转动安装于环形固定板上,所述环形固定板上设置有数组沿半径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限位杆一端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所述环形旋转板上设置有数组弧形槽,所述限位杆上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于弧形槽内,所述环形旋转板外沿设置有第一齿槽,所述齿条一侧与第一齿槽匹配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齿条共设置有数组,所述齿条前后两端通过齿条框相互连接固定,所述齿条框外部中央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与齿条框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底部与安装座内部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多肽合成管接触端设置有橡胶垫。
[0014]优选的,所述放置槽顶部安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内径小于放置槽内径。
[0015]优选的,所述遮阳篷整体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所述遮阳篷整体套设于安装支架外部,所述遮阳篷底部内侧转动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中部固定设置有传动带轮,所述旋转轴两端固定设置有两组传动齿轮,所述安装支架的金属支杆外侧设置有第二齿槽,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二齿槽配合传动,所述传动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与遮阳篷外部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遮阳篷上方设置有可开合的遮阳顶面,所述遮阳顶面一侧与遮阳篷铰接固定。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橡胶圈与夹持组件能够对多肽合成管实现稳定的夹持,避免在多肽合成反应中发生掉落的情况,本技术同时通过振摇床的方式提供混合动力,相较于气式混合,避免因为气量过大造成树脂溢出的情况,同时通过电动升降的遮阳篷实现遮光反应,顶部可开合设置能够实现过程中加样,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遮阳篷与安装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安装座内夹持组件的整体运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至4所示的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装置卡设于振摇床1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2、安装座3、废液收集瓶4以及循环水真空泵5,安装座3固定设置于安
装支架2内,安装支架2底部卡设于振摇床1内,安装座3内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放置槽6,每一放置槽6内设置有多肽合成管7,多肽合成管7底部穿过安装座3连接有并流槽8,并流槽8一侧连接废液收集瓶4,废液收集瓶4顶部与循环水真空泵5连通,安装座3内部于每一多肽合成管7外壁设置有夹持组件,安装支架2外侧滑动设置有遮阳篷26。
[0024]多肽合成管7与并流槽8连接端设置有旋塞阀10,旋塞阀10能够将反应后废液的进行排出,多肽合成管7内部密封卡设有一砂芯板11,砂芯板11可防止树脂泄露。
[0025]安装支架2包括四组竖直设置的金属支杆12以及用于连接金属支杆12上下的横向连接杆13,金属支杆12下端与振摇床1内侧限位卡设,使得安装支架2整体能够在振摇床1的带动下实现稳定振摇反应,振摇床1可调整振摇幅度,并避免树脂溢出,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0026]夹持组件包括环形固定板14、环形旋转板15、限位杆16以及齿条17,环形固定板14固定设置于安装座3内部且环设于多肽合成管7外部,环形旋转板15底部通过滑块与凹槽配合转动安装于环形固定板14上,环形固定板14上设置有数组沿半径方向设置的导向槽18,限位杆16一端滑动设置于导向槽18内,环形旋转板15上设置有数组弧形槽19,限位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卡设于振摇床内,所述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安装座、废液收集瓶以及循环水真空泵,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内,所述安装支架底部卡设于振摇床内,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放置槽,每一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多肽合成管,所述多肽合成管底部穿过安装座连接有并流槽,所述并流槽一侧连接废液收集瓶,所述废液收集瓶顶部与循环水真空泵连通,所述安装座内部于每一多肽合成管外壁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安装支架外侧滑动设置有遮阳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合成管与并流槽连接端设置有旋塞阀,所述多肽合成管内部密封卡设有一砂芯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四组竖直设置的金属支杆以及用于连接金属支杆上下的横向连接杆,所述金属支杆下端与振摇床内侧限位卡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振摇床的固相多肽稳定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环形固定板、环形旋转板、限位杆以及齿条,所述环形固定板固定设置于安装座内部且环设于多肽合成管外部,所述环形旋转板底部通过滑块与凹槽配合转动安装于环形固定板上,所述环形固定板上设置有数组沿半径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限位杆一端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所述环形旋转板上设置有数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铭晟聚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