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19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其属于电线电缆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揭示了LDPE与TPE的详细加工方法以及其对应的性能,并通过阻燃剂的复配提高了电缆材料的阻燃性能,并可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后,再通过电子束辐射交联工艺对电缆材料进行交联加工,从而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性能,最终可以获取一种具备无卤阻燃特性的电缆。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阻燃电缆的阻燃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电缆的阻燃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电缆的阻燃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世界上的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与大功率电器的出现密不可分,使用这些大功率电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电线电缆制造过程中,需要增加其安全防护措施,以减小发生火灾的概率。在对电线电缆制造过程中添加防火灾功能时,主要考虑在制造材料中添加阻燃材料。而对于阻燃材料的研宄,自上个世纪便己经开始。上个世纪的阻燃材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含卤素阻燃剂,这种材料虽然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但是其一旦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具有严重的危害。该种含卤素材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不仅有热损伤、毒害、窒息等伤害作用,而且,其在火灾现场中还会出现减少光亮的危害,从而严重影响逃亡时间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绿色环保且性能优异的阻燃材料已经成为当今线缆行业中比较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基于此,中国专利CN102136317B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性电缆,其能够产生高的阻燃性,并且,即便受到电子束照射也能够抑制绝缘电线与被覆层之间产生缝隙,防止密合强度降低。该无卤阻燃性电缆在将导体的外周具有绝缘层的多根绝缘电线捻合而成的多芯绞合线的外侧设有内层、在该内层上设有外层,上述外层由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热塑性聚合氨基甲酸酯(TPU)含有30质量份以上的阻燃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上述内层由含有醋酸成分(VA)量为33%以上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上述外层经交联处理而成。上述所公开的一种无卤阻燃性电缆能够抑制绝缘电线与内层的密合强度的降低且能够得到高的阻燃性。
[0003]然而,上述所公开的一种无卤阻燃性电缆还存在阻燃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具体的,在上述所公开的一种无卤阻燃性电缆的技术方案中,其通过在被覆层的最外层采用向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中混合了三聚氰胺氰脲酸酯(MC)及磷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从而得到高阻燃性;并且,即便其受到电子束照射时,也能够抑制绝缘电线和被覆层间所产生的缝隙,防止密合强度降低。更具体的,由于电子束照射的能量导致电缆发热、EVA结晶熔化膨胀。所以,在膨胀状态下,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及EVA中发生交联反应,其两者的结构被固定。当照射终了,则冷却至常温,从而导致EVA收缩。所以,由此认为由于EVA与绝缘电线不粘接,从而导致了EVA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侧收缩,进而与绝缘电线之间产生缝隙。因此,上述的一种无卤阻燃性电缆揭示了通过使用结晶成分少的EVA,能够防止膨胀、抑制该缝隙的产生,进而提升产品的阻燃效果的方法。但TPU作为一种常见且可燃的聚合物,其燃烧所需的基本成分是氧、热量和燃料;因此,有必要从聚合物本身的材料特性出发,通过共混改性的方式从基础上改善聚合物的阻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阻燃电缆的阻燃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
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
[0005]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1:先按质量份配比准备基料:热塑性弹性体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 10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份以及石蜡 5份;S2:将全部基料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保持在100℃的恒温鼓风环境中干燥2

3小时;S3:再按质量份配比准备复配阻燃剂:有机改性氢氧化铝 50

100份、微胶囊化红磷 0

8份、膨胀阻燃剂 0

10份以及有机改性蒙脱土 0

10份;S4:先将基料与复配阻燃剂预混,然后,再将所有物料使用密炼机在140℃下密炼10分钟;S5:再将密炼后的材料转移至双辊炼塑机,设置110

120℃的炼塑温度以使材料混炼均匀后出料并裁剪待用;S6:材料静置24小时后,将其加入连续挤出机中,将其包覆至电缆芯线之外;S7:包覆后的电缆经连续冷却水槽槽冷却后,使用收线机卷绕收线,以获得电缆产品。
[0006]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热塑性弹性体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中,热塑性弹性体的加入量为30%

70%。
[0007]具体的,在步骤S1中,热塑性弹性体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中,热塑性弹性体与低密度聚乙烯的比例为3比7。
[0008]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复配阻燃剂的质量份配比为:有机改性氢氧化铝 60份、微胶囊化红磷 6份、膨胀阻燃剂 5份以及有机改性蒙脱土 10份。
[0009]进一步的,在步骤S5中,密炼后的材料先加入过氧化二苯甲酰或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并混合均匀后再转移至双辊炼塑机。
[0010]进一步的,在步骤S7中,包覆后的电缆先放置于周转小车的平面上,待电子束加速器升高至4Mev,且高压稳定后,按预设的工艺参数,使得小车携带电缆从电子束下通过。
[0011]具体的,辐射剂量为60 至90 kGy。
[0012]具体的,辐照工艺为3至5m/min。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首先揭示了LDPE与TPE的详细加工方法以及其对应的性能,并通过阻燃剂的复配提高了电缆材料的阻燃性能,并可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后,再通过电子束辐射交联工艺对电缆材料进行交联加工,从而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性能,最终可以获取一种具备无卤阻燃特性的电缆。具体的,LDPE/TPE二元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随着TPE组分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当LDPE与TPE为7比3的比例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对适宜。进一步的,利用ATH、MRP、IFR以及OMMT之间的协同阻燃效应,对于无机阻燃剂的添加量能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不仅保障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也能解决因无机物大量添加而造成材料机械性能降低的问题,从而减小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更进一步的,电子束辐射交联相比于传统的化学交联具有高效率、无污染的优势,无卤阻燃LDPE/TPE复合材料的凝胶含量达到67%。交联敏化剂TAIC在辐射交联的应用中加速了交联反应进行,并提高了材料的交联密度。从效率、成本以及资源节约的角度出发,最适宜的辐射剂量为60

90kGy。最后,根据使用密炼机和开
炼机加工时对加工工艺和性能的研究以及成本的考虑,本专利技术将原料按比例预混后倒入高速混合机中,各物料均匀相混后再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加工造粒;然后,在使用该种复合材料进行连续挤出生产电缆,最终测试电缆的阻燃性以及机械性能均达到优异的水平。所以,本专利技术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阻燃电缆的阻燃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S1:先按质量份配比准备基料:热塑性弹性体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 10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份以及石蜡 5份;S2:将全部基料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保持在100℃的恒温鼓风环境中干燥2

3小时;S3:再按质量份配比准备复配阻燃剂:有机改性氢氧化铝 50

100份、微胶囊化红磷 0

8份、膨胀阻燃剂 0

10份以及有机改性蒙脱土 0

10份;S4:先将基料与复配阻燃剂预混,然后,再将所有物料使用密炼机在140℃下密炼10分钟;S5:再将密炼后的材料转移至双辊炼塑机,设置110

120℃的炼塑温度以使材料混炼均匀后出料并裁剪待用;S6:材料静置24小时后,将其加入连续挤出机中,将其包覆至电缆芯线之外;S7:包覆后的电缆经连续冷却水槽槽冷却后,使用收线机卷绕收线,以获得电缆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无卤阻燃电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热塑性弹性体与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洁素吴国华林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阳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