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02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浆锚杆,其包括:锚杆本体,具有顺次连通的注浆口、流通腔以及出浆口,注浆口设置在锚杆本体的一端,出浆口靠近锚杆本体的另一端设置;锚头,设置在锚杆本体的远离注浆口的一端;第一止浆部,设置在流通腔内,第一止浆部具有流通孔,流通孔用于供浆液流通;第二止浆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流通腔内,第二止浆部位于第一止浆部的远离锚头的一端,第二止浆部与锚杆本体可拆卸连接,第二止浆部具有相对锚杆本体相对设置的止浆状态和分离状态,当第二止浆部处于止浆状态时,第二止浆部封堵流通孔,且第二止浆部相对锚杆本体的位置固定。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浆液从注浆口溢出的问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浆液从注浆口溢出的问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浆液从注浆口溢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浆锚杆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支护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浆锚杆。

技术介绍

[0002]注浆锚杆包括中空的锚杆本体和设置在锚杆本体的一端的锚头,锚杆本体的周面上设置有出浆口,锚杆本体的远离锚头的一端设置有注浆口。注浆时,锚头不断进行钻孔作业以形成锚孔,压注浆液由注浆口注入到锚杆本体内部,并由出浆口流出,流出的浆液渗入到锚孔中以对围岩进行加固。但是,采用上述中的注浆锚杆注浆,注浆结束后,可能出现高压注满的浆液从注浆口溢出的情况,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注浆锚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浆液从注浆口溢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浆锚杆,其包括:锚杆本体,具有顺次连通的注浆口、流通腔以及出浆口,注浆口设置在锚杆本体的一端,出浆口靠近锚杆本体的另一端设置;锚头,设置在锚杆本体的远离注浆口的一端;第一止浆部,设置在流通腔内,第一止浆部具有流通孔,流通孔用于供浆液流通;第二止浆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流通腔内,第二止浆部位于第一止浆部的远离锚头的一端,第二止浆部与锚杆本体可拆卸连接,第二止浆部具有相对锚杆本体相对设置的止浆状态和分离状态,当第二止浆部处于止浆状态时,第二止浆部封堵流通孔,且第二止浆部相对锚杆本体的位置固定。
[0005]进一步地,第二止浆部包括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与锚杆本体螺纹连接,驱动螺杆的一端位于流通腔内并用于封堵流通孔。
[0006]进一步地,第一止浆部环形设置在流通腔内,且第一止浆部的外周缘与流通腔的内壁密封连接。
[0007]进一步地,流通孔沿锚杆本体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二止浆部的靠近第一止浆部的一端的端面的轮廓内。
[0008]进一步地,第一止浆部环形设置在流通腔内,且第一止浆部的外周缘与流通腔的内壁密封连接,第二止浆部与锚杆本体的内壁之间具有环形间隔,注浆锚杆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二止浆部与锚杆本体之间,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止浆部相对锚杆本体的位移量。
[0009]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环形设置在第二止浆部的外周,第一限位件具有环形凹设部;第二限位件,环形设置在流通腔内,第二限位件位于第一止浆部与第一限位件之间,第二限位件具有环形凸起部,且当第二止浆部封堵流通孔时,环形凸起部与环形凹设部配合抵接。
[0010]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为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环形设置在第二止浆部的外周,第一限位环的外周缘朝向第二限位件的方向弯折;第二限位件为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环形设置在流通腔内,第二限位环的内周缘朝向第一限位环的方向弯折。
[0011]进一步地,注浆锚杆还包括:第一密封件,设置在第一止浆部的朝向第二止浆部的一侧;第二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止浆部的朝向第一止浆部的一侧,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配合密封。
[0012]进一步地,锚杆本体具有相互连接的多个连接杆段,注浆锚杆还包括连接筒,连接筒设置在相邻两个连接杆段之间,连接筒用于连接相邻两个连接杆段。
[0013]进一步地,连接杆段与连接筒螺纹连接。
[0014]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止浆部和第二止浆部,能够开启或封堵流通孔,以使在注浆时,保证流通孔与注浆口连通,在注浆结束后,封堵流通孔,避免浆液由注浆口处溢出。具体地,注浆作业时,保证第二止浆部与锚杆本体分离,流通孔与注浆口连通,浆液依次经过注浆口和流通孔进入到流通腔内,在注浆作业结束后,将第二止浆部固定在锚杆本体上并对流通孔进行封堵。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中第一止浆部和第二止浆部配合,能够在注浆作业结束后,对注浆口进行封堵,避免浆液由注浆口溢出,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注浆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注浆锚杆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10、锚杆本体;101、注浆口;102、流通腔;
[0020]11、连接杆段;12、连接筒;
[0021]20、锚头;
[0022]30、第一止浆部;301、流通孔;
[0023]40、第二止浆部;
[0024]50、限位结构;51、第一限位件;511、环形凹设部;52、第二限位件;521、环形凸起部;
[0025]61、第一密封件;62、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注浆锚杆,其包括锚杆本体10、锚头20、第一止浆部30和第二止浆部40。其中,锚杆本体10具有顺次连通的注浆口101、流通腔102以及出浆口,注浆口101设置在锚杆本体10的一端,出浆口靠近锚杆本体10的另一端设
置。锚头20设置在锚杆本体10的远离注浆口101的一端。第一止浆部30设置在流通腔102内,第一止浆部30具有流通孔301,流通孔301用于供浆液流通。第二止浆部40可移动地设置在流通腔102内,第二止浆部40位于第一止浆部30的远离锚头20的一端,第二止浆部40与锚杆本体10可拆卸连接,第二止浆部40具有相对锚杆本体10相对设置的止浆状态和分离状态,当第二止浆部40处于止浆状态时,第二止浆部40封堵流通孔301,且第二止浆部40相对锚杆本体10的位置固定。
[0028]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止浆部30和第二止浆部40,能够开启或封堵流通孔301,以使在注浆时,保证流通孔301与注浆口101连通,在注浆结束后,封堵流通孔301,避免浆液由注浆口101处溢出。具体地,注浆作业时,保证第二止浆部40与锚杆本体10分离,流通孔301与注浆口101连通,浆液依次经过注浆口101和流通孔301进入到流通腔102内,在注浆作业结束后,将第二止浆部40固定在锚杆本体10上并对流通孔301进行封堵。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中第一止浆部30和第二止浆部40配合,能够在注浆作业结束后,对注浆口101进行封堵,避免浆液由注浆口101溢出,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运行。
[0029]如图2所示,第二止浆部40包括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与锚杆本体10螺纹连接,驱动螺杆的一端位于流通腔102内并用于封堵流通孔301。驱动螺杆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且驱动螺杆本身具有自锁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锚杆包括:锚杆本体(10),具有顺次连通的注浆口(101)、流通腔(102)以及出浆口,所述注浆口(101)设置在所述锚杆本体(10)的一端,所述出浆口靠近所述锚杆本体(10)的另一端设置;锚头(20),设置在所述锚杆本体(10)的远离所述注浆口(101)的一端;第一止浆部(30),设置在所述流通腔(102)内,所述第一止浆部(30)具有流通孔(301),所述流通孔(301)用于供浆液流通;第二止浆部(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流通腔(102)内,所述第二止浆部(40)位于所述第一止浆部(30)的远离所述锚头(20)的一端,所述第二止浆部(40)与所述锚杆本体(1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止浆部(40)具有相对所述锚杆本体(10)相对设置的止浆状态和分离状态,当所述第二止浆部(40)处于所述止浆状态时,所述第二止浆部(40)封堵所述流通孔(301),且所述第二止浆部(40)相对所述锚杆本体(10)的位置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浆部(40)包括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锚杆本体(10)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流通腔(102)内并用于封堵所述流通孔(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浆部(30)环形设置在所述流通腔(102)内,且所述第一止浆部(30)的外周缘与所述流通腔(102)的内壁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孔(301)沿所述锚杆本体(10)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止浆部(40)的靠近所述第一止浆部(30)的一端的端面的轮廓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浆部(30)环形设置在所述流通腔(102)内,且所述第一止浆部(30)的外周缘与所述流通腔(102)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止浆部(40)与所述锚杆本体(10)的内壁之间具有环形间隔,所述注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楼张超张宇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