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变形玻璃钢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48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1
一种大变形玻璃钢锚杆,其金属杆体段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金属杆体段另一端设有螺母转接外螺纹;玻璃钢杆体段一端插接在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内,玻璃钢杆体段与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之间胶接固连;可变形构件采用薄壁圆柱筒型结构;托盘、可变形构件及螺母依次套装在金属杆体段的锚孔外露端,螺母与金属杆体段的螺母转接外螺纹螺接固连;螺母与可变形构件相接触的表面为圆锥面托盘的中心孔直径大于金属杆体段的直径且小于可变形构件的外径;螺母的外径大于可变形构件的内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容易折断的部位增设了金属杆体段,其上配置了可在冲击发生时产生大变形的可变形构件,变相的增加了玻璃钢锚杆的延长率,实现了让压功能。了让压功能。了让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变形玻璃钢锚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巷道支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变形玻璃钢锚杆。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巷道支护中,锚杆是应用最广以及用量最多的支护设备,通过锚杆将巷道围岩加固在一起,实现围岩自身的彼此支护。
[0003]在现有的锚杆中,金属螺纹钢锚杆和玻璃钢锚杆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当井下综采工作面巷道回采帮采利用传统的金属螺纹钢锚杆进行支护时,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煤机切割金属螺纹钢锚杆特别容易产生火花,因此存在引发瓦斯以及煤尘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同时还会增大采煤机截齿的损耗。
[0004]此外,如果有金属螺纹钢锚杆混杂在原煤流中,还会对周围人员以及输送机等设备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刮板机卡链以及运煤皮带划伤等事故的发生。
[0005]若在工作面回采时,提前将巷帮内的金属螺纹钢锚杆退出,则容易导致伤人事故以及帮失稳现象的发生,因此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6]与传统的金属螺纹钢锚杆相比,当井下综采工作面巷道回采帮采利用传统的玻璃钢锚杆进行支护时,虽然采煤机切割玻璃钢锚杆时能够避免引起火花,以及避免采煤机截齿被打坏,即使原煤流中混杂有玻璃钢锚杆,同时能够消除其对周围人员以及输送机等设备造成不利影响,但是,传统的玻璃钢锚杆具有伸长率较低的缺陷,而且不具备让压功能,因而不利于巷道支护,此外传统的玻璃钢锚杆在锚孔外露端容易折断,导致传统的玻璃钢锚杆耗损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变形玻璃钢锚杆,与传统的玻璃钢锚杆相比,在容易折断的部位增设了金属杆体段,同时在金属杆体段上配置了可在冲击地压发生时产生大变形的可变形构件,变相的增加了玻璃钢锚杆的延长率,而且通过可变形构件的大变形实现了让压功能。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变形玻璃钢锚杆,包括玻璃钢杆体段、金属杆体段、可变形构件、托盘及螺母;在所述金属杆体段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在金属杆体段的另一端设有螺母转接外螺纹;所述玻璃钢杆体段的一端插接在金属杆体段的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内,玻璃钢杆体段与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之间胶接固连;所述可变形构件采用薄壁圆柱筒型结构;所述托盘、可变形构件及螺母依次套装在金属杆体段的锚孔外露端,螺母与金属杆体段的螺母转接外螺纹螺接固连;所述螺母与可变形构件相接触的表面为圆锥面。
[0009]所述托盘的中心孔直径大于金属杆体段的直径且小于可变形构件的外径。
[0010]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可变形构件的内径。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的大变形玻璃钢锚杆,与传统的玻璃钢锚杆相比,在容易折断的部位增设了金属杆体段,同时在金属杆体段上配置了可在冲击地压发生时产生大变形的可变形构件,变相的增加了玻璃钢锚杆的延长率,而且通过可变形构件的大变形实现了让压功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变形玻璃钢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玻璃钢杆体段,2—金属杆体段,3—可变形构件,4—托盘,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大变形玻璃钢锚杆,包括玻璃钢杆体段1、金属杆体段2、可变形构件3、托盘4及螺母5;在所述金属杆体段2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在金属杆体段2的另一端设有螺母转接外螺纹;所述玻璃钢杆体段1的一端插接在金属杆体段2的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内,玻璃钢杆体段1与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之间胶接固连;所述可变形构件3采用薄壁圆柱筒型结构;所述托盘4、可变形构件3及螺母5依次套装在金属杆体段2的锚孔外露端,螺母5与金属杆体段2的螺母转接外螺纹螺接固连;所述螺母5与可变形构件3相接触的表面为圆锥面。
[0017]所述托盘4的中心孔直径大于金属杆体段2的直径且小于可变形构件3的外径。
[0018]所述螺母5的外径大于可变形构件3的内径。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次使用过程:
[0020]首先将玻璃钢杆体段1和金属杆体段2组装在一起,具体将玻璃钢杆体段1的一端准确插入金属杆体段2的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内,在插入前,先在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内均匀涂抹胶水,同时在玻璃钢杆体段1的插接部分也均匀涂抹上胶水,之后将涂抹好胶水的玻璃钢杆体段1和金属杆体段2插接在一起,直到胶水固化并达到连接强度。
[0021]当玻璃钢杆体段1和金属杆体段2组装好后,将玻璃钢杆体段1朝向锚孔插入安装有锚固剂的锚孔内,使金属杆体段2的露出锚孔合适长度,当锚固剂达到固结强度后,在金属杆体段2的外露端依次套装上托盘4、可变形构件3及螺母5,最后旋紧螺母5,通过可变形构件3将托盘4牢固的压紧在岩壁上,此时锚杆安装结束。
[0022]在锚杆安装过程中,由于锚杆在容易折断的部位增设了金属杆体段2,避免了因安装不当而导致的玻璃钢锚杆的意外损坏,大幅度降低了材料耗损率,节省了材料成本。
[0023]当冲击地压发生时,冲击能量会首先作用到玻璃钢杆体段1,对玻璃钢杆体段1产生拉扯,此时玻璃钢杆体段1受到的拉扯力会通过螺母5进一步作用到可变形构件3上,由于可变形构件3被限制在螺母5与托盘4之间,因此螺母5会对可变形构件3产生轴向挤压力和径向胀形力,并使可变形构件3产生径向外扩变形,随着螺母5的轴向移动,变相的增加了玻璃钢锚杆的延长率,同时通过可变形构件3的径向外扩变形,使锚杆的让压功能得以实现,最终使围岩应力达到新的平衡。
[0024]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变形玻璃钢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钢杆体段、金属杆体段、可变形构件、托盘及螺母;在所述金属杆体段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在金属杆体段的另一端设有螺母转接外螺纹;所述玻璃钢杆体段的一端插接在金属杆体段的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内,玻璃钢杆体段与玻璃钢杆体插接盲孔之间胶接固连;所述可变形构件采用薄壁圆柱筒型结构;所述托盘、可变形构件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治吴志伟吕进国高福全常得志王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