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巷道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233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9
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岩巷道支护装置,用于对软岩巷道进行支护,包括多个支护支架、多个左锚杆和多个右锚杆,多个支护支架沿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护支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和顶拱架,顶拱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端,多个左锚杆的数量与左立柱的数量相等,多个左锚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左立柱的底端,左锚杆向左下方延伸且锚入到岩石内,多个右锚杆的数量与右立柱的数量相等,多个右锚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右立柱的底端,右锚杆向右下方延伸且锚入到岩石内。本申请可以抵抗巷道的底板垂直向上的应力,降低了底板发生起臌、变形等缺陷的可能性,减少了维护次数,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岩巷道支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巷道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软岩巷道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软岩具有软弱、松散、膨胀、风化以及高地应力等特点,因此在软岩巷道内要进行支护,降低软岩巷道发生变形、起鼓等缺陷的可能性。
[0003]目前,软岩巷道的支护一般利用锚网、锚杆等结构对巷道的两侧壁(两帮)和顶壁(顶拱)进行支护,整个支护结构大体形成拱门形,从而对巷道的两侧壁和顶壁进行支护。
[0004]但是,这种支护方式导致巷道的底板没有进行支护,巷道的应力情况如图1所示,巷道的应力容易使巷道的底板发生底臌,导致巷道的底板经常需要进行维修,增加了维护费用,而且也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另外,由于软岩的特性,锚网支护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巷道发生变形的可能性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岩巷道支护装置,可以抵抗巷道的底板垂直向上的应力,降低了底板发生起臌、变形等缺陷的可能性,减少了维护次数,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软岩巷道支护装置,用于对软岩巷道进行支护,包括多个支护支架、多个左锚杆和多个右锚杆,多个所述支护支架沿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护支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和顶拱架,所述顶拱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的顶端,多个所述左锚杆的数量与所述左立柱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左锚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所述左立柱的底端,所述左锚杆向左下方延伸且锚入到岩石内,多个所述右锚杆的数量与所述右立柱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右锚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所述右立柱的底端,所述右锚杆向右下方延伸且锚入到岩石内。
[0008]在施工时,左立柱与巷道的左侧壁基本贴合,右立柱与巷道的右侧壁基本贴合,顶拱架与巷道的顶壁基本贴合,从而对巷道的两侧壁与顶壁进行支护。通过左锚杆向左下方锚入到岩石内,并与左立柱的底部连接为一体,通过右锚杆向右下方锚入到岩石内,并与右立柱的底部连接为一体,从而使得巷道的底部的应力模型大体呈倒梯形,可以抵抗巷道的底板垂直向上的应力,也即降低底板发生起臌、变形等缺陷的可能性。同时,向左下方延伸的锚杆对左立柱也有拉拽作用,分散巷道左侧壁对左立柱的应力,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该软岩巷道支护装置可以抵抗巷道的底板垂直向上的应力,降低了底板发生起臌、变形等缺陷的可能性,减少了维护次数,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支架之间焊接护板。
[00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立柱与所述顶拱架焊接连接。
[00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锚杆的上端与所述左立柱的下端焊接连接。
[00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锚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度。
[001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锚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5m。
[001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支架之间的距离为0.4m。
[001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固锚杆,所述加固锚杆设置于第一个所述左立柱的底部,所述加固锚杆向左前下方延伸且锚入到岩石内。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现有支护方式的应力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岩巷道支护装置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岩巷道支护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岩巷道支护装置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0、支护支架;110、左立柱;120、右立柱;130、顶拱架;200、左锚杆;300、右锚杆;400、护板;500、加固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8]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岩巷道支护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岩巷道支护装置的俯视图。
[0029]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岩巷道支护装置,用于对软岩巷道进行支护,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多个支护支架100、多个左锚杆200和多个右锚杆300,其中支护支架100用来对巷道
的内壁进行支护,左锚杆200和右锚杆300用来固定支护支架100。
[0030]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支护支架100沿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护支架100包括左立柱110、右立柱120和顶拱架130,顶拱架1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立柱110和右立柱120的顶端,整个支护支架100大体呈拱门的形状,与巷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也可以理解为:左立柱110与巷道的左侧壁基本贴合,右立柱120与巷道的右侧壁基本贴合,顶拱架130与巷道的顶壁基本贴合。左立柱110与巷道的左侧壁之间、右立柱120与巷道的右侧壁之间以及顶拱架130与巷道的顶壁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充一些垫板之类的材料,便于支护支架100的支护。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左锚杆200的数量与左立柱110的数量相等,多个左锚杆200的顶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左立柱110的底端,左锚杆200向左下方延伸且锚入到岩石内,从而对左立柱110进行固定。左锚杆200对左立柱110有向左下方的拉力,与巷道的左侧壁对左立柱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岩巷道支护装置,用于对软岩巷道进行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护支架,多个所述支护支架沿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护支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和顶拱架,所述顶拱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的顶端;多个左锚杆,多个所述左锚杆的数量与所述左立柱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左锚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所述左立柱的底端,所述左锚杆向左下方延伸且锚入到岩石内;多个右锚杆,多个所述右锚杆的数量与所述右立柱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右锚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所述右立柱的底端,所述右锚杆向右下方延伸且锚入到岩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支架之间焊接护板。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超武江雷杨冰何毅杜胜涛任晓洁王祯李明于芳群董梁臣马瑞德王清萍徐生霞杨佳倩
申请(专利权)人:额济纳旗圆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