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8495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凝胶,含有苯扎氯铵,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在常温下为液体,在人体创伤面温度下为凝胶并延长停留时间,能够起到较长时间的消毒效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凝胶,还是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创伤面消毒类产品主要为溶液剂,这类产品主要是消毒药物溶解于水中制成,此类产品消毒效果好,但是由于溶液的流动性,在创伤面停留时间太短,导致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重复大量使用此类产品进行消毒,既占用了医护人员的精力,又对手术台造成污染,或导致患者衣物等浸湿后产生不适等。
[0003]凝胶剂具有无油腻感,易于涂展,易于洗除;能吸收组织渗出液,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稠度小,利于药物释放等特点。而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更是在常规凝胶剂的基础上解决了凝胶剂在使用前流动性差,无法进行湿热灭菌的缺点。
[0004]泊洛沙姆是一种温度敏感型高分子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多国药典收载,在药剂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生理学研究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3℃时,人体手皮肤温为30℃,躯干为32℃。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17%/1%)相变温度为29~30℃,相变时间为30~60秒,被广泛应用于凝胶剂中,如CN104414964A和CN104997724B。目前无其应用于消毒凝胶中的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胶,在室温下为液体,当创伤面消毒用凝胶达到人体创伤面温度时可以转变为不易流动的凝胶。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凝胶,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0.03~0.10g苯扎氯铵,4.9~5.3g泊洛沙姆407,0.27~0.33g泊洛沙姆188。
[0008]所述的凝胶,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0.05g苯扎氯铵,5.1g泊洛沙姆407,0.3g泊洛沙姆188。
[0009]所述的凝胶的制备方法,将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分散于水中,搅拌均匀,得泊洛沙姆溶液;加入苯扎氯铵搅拌均匀,加入注射用水,搅拌均匀。
[0010]所述的凝胶在创伤面消毒杀菌中的应用。
[0011]所述的凝胶可降低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皮肤的危害。
[0012]苯扎氯铵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属非氧化性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能力。临床常用0.05%~0.2%浓度的苯扎氯铵溶液进行消毒。
[0013]本专利技术中的泊洛沙姆,创伤面消毒用凝胶在室温下为液体,当创伤面消毒用凝胶达到人体创伤面温度时可以转变为不易流动的凝胶。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消毒药物与新型温敏凝胶结合起来,使温敏胶中含有消毒药物,加入消毒药物的温敏凝胶在常温下为液体,在人体创伤面温度下为凝胶且并延长停留时间,能够起到较长时间的消毒效果;所述的凝胶可降低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皮肤的危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在人体创伤面温度下为凝胶且并延长停留时间,能够起到较长时间的消毒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一种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0.05克苯扎氯铵,10.2克泊洛沙姆407,0.6克泊洛沙姆188,注射用水加至100克。
[0017]一种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的制备工艺:按照5.1克泊洛沙姆407、0.3克泊洛沙姆188分散于20毫升注射用水来计算,进行配制,控制水温在20℃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泊洛沙姆溶液;将0.5克苯扎氯铵加入400克泊洛沙姆溶液中,加600克纯化水至1000克,分批灌装至100毫升无菌聚丙烯瓶中,每瓶100克,湿热灭菌,即得。
[0018]实施例2一种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0.10克苯扎氯铵,10.6克泊洛沙姆407,0.54克泊洛沙姆188,注射用水加至100克。
[0019]一种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的制备工艺:按照5.3克泊洛沙姆407、0.27克泊洛沙姆188分散于20毫升注射用水来计算,进行配制,控制水温在20℃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泊洛沙姆溶液;将1.0克苯扎氯铵加入400克泊洛沙姆溶液中,加600克纯化水至1000克,分批灌装至100毫升无菌聚丙烯瓶中,每瓶100克,湿热灭菌,即得。
[0020]实施例3一种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0.15克苯扎氯铵,9.8克泊洛沙姆407,0.66克泊洛沙姆188,注射用水加至100克。
[0021]一种温敏型创伤面消毒用凝胶的制备工艺:按照4.9克泊洛沙姆407、0.33克泊洛沙姆188分散于20毫升注射用水来计算,进行配制,控制水温在20℃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泊洛沙姆溶液;将1.5克苯扎氯铵加入400克泊洛沙姆溶液中,加600克纯化水至1000克,分批灌装至100毫升无菌聚丙烯瓶中,每瓶100克,湿热灭菌,即得。
[0022]消毒效果验证为验证本专利技术对于人工污染于皮肤表面细菌的灭杀作用,使用实施例1、2、3制备得到的温敏型凝胶样品,每100克凝胶含有0.05~0.15克苯扎氯铵,进行以下实验。
[0023](1)试验方法招募18~65岁的健康男性或女性作为受试者。使用液体肥皂清洗受试者前臂内侧1分钟以上,用无菌注射用水冲净残留皂液,使用无菌纱布擦干,以去除前臂内侧表面污染
的自然菌。
[0024]用一端蘸有印墨直径为3.0cm的玻璃筒扣印在受试者的每只前臂中段,划分出一个试验区。
[0025]分别取0.20%苯扎氯铵溶液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3制备的温敏型凝胶,使用无菌棉棒在试验区均匀涂抹1g样品。消毒完成后立即使用加样器取浓度约为5
×
10
8 cfu~1
×
10
9 cfu的金黄色葡萄菌混悬液作为试验样品,接种于前臂试验区(使回收菌落数为2
×
10
6 cfu /试验区~1
×
10
9 cfu /试验区),用一次性接种环,把细菌混悬液涂成一圆形,与试验区边缘应有4mm~5mm的距离,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接种3min后,用中和剂对试验区进行取样。
[0026]重复以上试验,分别消毒完成后停留15min、1h、2h、3h后接种并于3min后取样。
[0027]分别将试验样本进行适度稀释后,取1.0ml,以琼脂倾注法接种平皿,每个样本接种2个平皿,放37℃恒温箱中培养48h,观察最终结果。计算灭杀对数值。
[0028](2)试验结果表1 消毒完成后不同等待时间对细菌灭杀对数值统计消毒剂对每一人次皮肤表面人工污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杀对数值≥3.0可判为消毒合格。经试验得出,苯扎氯铵溶液在涂抹于人体皮肤表面后,消毒效果仅能维持15分钟左右,而按照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温敏型凝胶,消毒有效时间可持续3小时以上。
[0029]结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胶,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0.03~0.10g苯扎氯铵,4.9~5.3g泊洛沙姆407,0.27~0.33g泊洛沙姆18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0.05g苯扎氯铵,5.1g泊洛沙姆407,0.3g泊洛沙姆188。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分散于水中,搅拌均匀,得泊洛沙姆溶液;加入苯扎氯铵搅拌均匀,加入注射用水,搅拌均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猛屈汝锋徐鹏李子千刘宗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安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