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485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的一种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包括供氧单元、供热单元、热量回收单元,所述供氧单元用于将氧气从进风管送入发酵箱内部,所述供热单元包括空气能热泵机组、热水箱以及第一离心水泵,供热时,所述第一离心水泵将所述热水箱中的热源从进水口送入热水隔层内,热源经过热水隔层换热后通过出水口进入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热端进行制热后又回到所述热水箱中,所述热量回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出风管将废气抽出并与冷源进行换热。本申请采用空气能热泵机组制热,有热量回收功能,将设备的运行能耗降低,对比传统微生物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能耗,减少了运行成本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本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本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量回收系统
,具体地,主要涉及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餐厨、厨余、果蔬、等有机垃圾的产量也逐渐增加,我国传统的“掩埋法”、“焚烧法”等处理垃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环境的要求,而有机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等特点不适合焚烧处理。对有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已成为大趋势。有机垃圾具有资源化潜力,富含油脂、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等有机成分。而有机垃圾又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虫等影响环境。
[0003]要对有机垃圾进行处理,目前处理方法多为微生物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将有机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制成营养土及肥料,其肥料富含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可提供给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作为肥料。此设备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非常适合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发酵系统供氧换气通过风机抽吸经喷淋塔除尘除臭后直接对空排放,所抽吸的废气有大量的热量,无热量回收装置,导致发酵系统热能损失大,用电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
[000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用于对滚筒式发酵箱进行供热供氧,所述滚筒式发酵箱包括发酵箱、套设于发酵箱外侧的热水隔层、设置于发酵箱两端的进风管以及出风管,所述热水隔层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包括:
[0006]供氧单元,所述供氧单元用于将氧气从进风管送入发酵箱内部;
[0007]供热单元,所述供热单元包括空气能热泵机组、热水箱以及第一离心水泵,供热时,所述第一离心水泵将所述热水箱中的热源从进水口送入热水隔层内,热源经过热水隔层换热后通过出水口进入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热端进行制热后又回到所述热水箱中;
[0008]热量回收单元,所述热量回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出风管将废气抽出并与冷源进行换热。
[0009]优选地,所述供氧单元为变频风机。
[0010]优选地,所述热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0011]优选地,所述热量回收单元包括:
[0012]冷水箱,其内盛装有冷源;
[0013]第二离心泵,所述第二离心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冷水箱的出水端连通,其出水端与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冷端连通;
[0014]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气体入口、气体出口、液体入口以及液体出口,其气体入口与所述出风管连通,冷源通过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冷端制冷后通过液体入
口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废气通过气体出口流出;
[0015]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液体出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连通。
[0016]优选地,所述出风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粉尘过滤箱。
[0017]优选地,所述粉尘过滤箱内可拆卸连接有滤网。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气体出口连接管上设置有光催化除臭机。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光催化除臭机之间设置有氧含量传感器。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冷水箱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上设置有风扇。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翅管式换热器。
[002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空气能热泵机组制热,有热量回收功能,将设备的运行能耗降低,对比传统微生物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能耗,减少了运行成本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实施例的滚筒式发酵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施例的滚筒式发酵箱的剖视图;
[0026]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施例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32]实施例1
[0033]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的滚筒式发酵箱,包括底座1、发酵箱2、驱动组件3、以及分别设置于发酵箱2两端的进料组件4与出料组件5。
[0034]其中,发酵箱2呈滚筒状,躺卧于底座1上,且可相对底座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发酵箱2由滚筒和设置于滚筒两端的端板组成,其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组件8,多个隔板组件8将发酵箱2内部分隔成多个隔仓,当需要更大的容积时,只需要增加滚筒的长度以及隔仓的数量即可,这样就可以灵活增加容积以及处理量。此外每个隔仓上均设置有检修口21方便检修,且两个端板上均设置有观察口22,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发酵箱内部情况。
[0035]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防窜轮101,两个防窜轮101分别与发酵箱2两端的支撑环34接触,两个防窜轮10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滚筒左右横向移动。
[0036]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设置于底座1上,且与发酵箱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发酵箱2转动;驱动组件3包括电动减速机31、与电动减速机31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32、平行设置于底座1上的两组支撑轮33、设置于发酵箱2外侧的多个支撑环34,每组支撑轮33之间通过万向连接抽35连接,电动减速机31通过传动机构32的传动作用带动两组支撑轮33同时旋转,两组支撑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滚筒式发酵箱进行供热供氧,所述滚筒式发酵箱包括发酵箱、套设于发酵箱外侧的热水隔层、设置于发酵箱两端的进风管以及出风管,所述热水隔层的内侧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包括:供氧单元,所述供氧单元用于将氧气从进风管送入发酵箱内部;供热单元,所述供热单元包括空气能热泵机组、热水箱以及第一离心水泵,供热时,所述第一离心水泵将所述热水箱中的热源从进水口送入热水隔层内,热源经过热水隔层换热后通过出水口进入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热端进行制热后又回到所述热水箱中;热量回收单元,所述热量回收单元用于从所述出风管将废气抽出并与冷源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单元为变频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供氧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单元包括:冷水箱,其内盛装有冷源;第二离心泵,所述第二离心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冷水箱的出水端连通,其出水端与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冷端连通;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气体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卫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叶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