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42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包括空气能热泵机组、冷水箱、热水箱、翅管式水换热器、风扇、第一离心水泵、第二离心水泵、含油污水箱、气动隔膜泵、控制器、渣液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一级热量回收装置、二级热量回收装置、去油污水箱、电磁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油脂收集罐和渣泥收集罐,达到了结构简单、防止滤网堵塞、渣液分离效果好、排泥方便、降低了设备用电能耗以及分离出的油脂经过过滤后含渣量减少,提油产量高,油脂纯度高的效果。油脂纯度高的效果。油脂纯度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垃圾分类的实行,餐厨垃圾的收集量也迅速增多。餐厨垃圾含水量高,餐厨污水属于高浓度污水,含油量高,含渣量高。油脂是一种再生资源,可以加工成生物柴油、工业燃料等。渣可以发酵制成肥料或养殖昆虫等。而餐厨污水提油需要用到三相分离设备。
[0003]一、目前传统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有以下几点不足:
[0004]1:传统的油、水、渣三相分离设备,箱内设置不锈钢过滤网作为渣液过滤分离,没有正向压力,过滤孔设置太小就容易堵塞,过滤孔设置太大,又导致过滤效果不佳,渣液分离效果差,造成提出的油脂含渣量高。
[0005]2:箱式形状,采用多隔仓形式,设备结构复杂,箱底为平面排泥效果不佳,不易清洗。
[0006]3:使用电热丝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无热量回收装置,能耗高。
[0007]4:无搅拌机构,污水受热不均匀,油液分离不彻底,提油产量低。
[0008]二、目前市场另一种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三相离心机,也有以下不足:
[0009]1:三相离心机油、水、渣分离效果虽然好。但是餐厨污水含砂石、陶瓷、碎玻璃等硬质物料,离心机属于高转速分离设备,易磨损、维护成本高,
[0010]2:离心机提油也需要外部热源加热到60

80℃,无热量回收装置、旋转轴电机功率大、能耗高。
[0011]3:离心机属于高精密度设备,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1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14]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包括:
[0015]油水分离装置、渣液分离装置、一级热量回收装置、二级热量回收装置、含油污水箱、去油污水箱、空气能热泵机组、热水箱和冷水箱,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包括制冷端管式换热器和制热端管式换热器;
[0016]所述含油污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气动隔膜泵,所述气动隔膜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含油污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气动隔膜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一级热量回收装置连通;
[0017]所述一级热量回收装置通过管道还分别与所述二级热量回收装置、所述渣液分离装置和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连通;
[0018]所述二级热量回收装置通过管道还分别与所述去油污水箱、所述空气能热泵的所
述制冷端管式换热器的输出端和翅管式水换热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翅管式水换热器上设置有风扇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翅管式水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水箱连通,所述翅管式水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冷水箱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水箱通过管道与第一离心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离心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空气能热泵的所述制冷端管式换热器的输入端连通;
[0019]所述渣液分离装置通过管道还分别与渣泥收集罐、所述含油污水箱和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连通;
[0020]所述油水分离装置通过管道还分别与所述油脂收集罐、所述第二离心水泵的输出端和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热端管式换热器的输入端连通;
[0021]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热端管式换热器的制热端管式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还与所述热水箱连通,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的制热端管式换热器与所述热水箱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加热器,所述热水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0022]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措施。
[0023]进一步的,所述渣液分离装置包括渣液分离外壳、电动减速机、溢流阀、气缸、机架、有轴变距螺旋叶片、锥形压榨头和圆柱形过滤网,所述渣液分离外壳通过机架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连接,所述渣液分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密封仓,所述进料密封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渣液分离含油污水入口,所述溢流阀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密封仓的顶部另一侧连通,所述圆柱形过滤网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渣液分离外壳的内部一侧,所述圆柱形过滤网的另一端贯通所述渣液分离外壳与所述进料密封仓的内部连通,所述圆柱形过滤网的过滤精度为0.05

0.1mm,所述锥形压榨头设置于所述渣液分离外壳的内部另一侧,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渣液分离外壳的另一侧,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贯通所述渣液分离外壳的内部另一侧与所述锥形压榨头连接,所述锥形压榨头与所述圆柱形过滤网的一端接触,所述有轴变距螺旋叶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圆柱形过滤网和所述进料密封仓的内部,且所述有轴变距螺旋叶片分别与所述圆柱形过滤网和所述进料密封仓转动连接,所述电动减速机设置于所述进料密封仓的一侧,所述电动减速机的输出轴贯通所述进料密封仓与所述有轴变距螺旋叶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渣液分离外壳的底部依次设置有排渣口和渣液分离污水出口,所述渣液分离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排渣口与所述渣泥收集罐连通。
[0024]进一步的,所述有轴变距螺旋叶片由输送螺旋和压榨螺旋组成,所述输送螺旋与所述电动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锥形压榨头与所述圆柱形过滤网同轴设置。
[0025]进一步的,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刮油搅拌电机、溢流管、排油电磁阀、过滤器、罐体支撑架、刮油叶片、热水隔仓、曝气盘、油水界面传感器、搅拌轴、搅拌叶片和油水分离罐体,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刮油搅拌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刮油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贯通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内部,所述刮油叶片和所述搅拌叶片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表面,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曝气盘设置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内部,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底部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排泥电磁阀、油水分离污水入口、油水分离气管接口和第一泥水界面传感器,所述油水分离污水入口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气管接口与所述曝气盘连通,所述第一排泥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泥水界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曝气盘
的下方,所述热水隔仓设置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外部,所述热水隔仓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热水隔仓内部连通的油水分离热水出口和油水分离热水入口,所述溢流管设置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一侧,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油电磁阀、所述油水界面传感器和所述过滤器依次设置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另一侧,所述排油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油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过滤器的油水分离排油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油脂收集罐连通,所述渣液分离污水出口与所述油水分离污水入口通过管道连通。
[0026]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热量回收装置包括一级热量回收罐体,所述一级热量回收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级热量回收污水盘管,所述一级热量回收罐体的下部设置有一级热量回收支架,所述一级热量回收罐体的外部一侧依次设置有与所述一级热量回收罐体的内部连通的一级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分离装置(12)、渣液分离装置(11)、一级热量回收装置(13)、二级热量回收装置(14)、含油污水箱(8)、去油污水箱(15)、空气能热泵机组(1)、热水箱(3)和冷水箱(2),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1)包括制冷端管式换热器和制热端管式换热器;所述含油污水箱(8)的顶部设置有气动隔膜泵(10),所述气动隔膜泵(10)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含油污水箱(8)的内部连通,所述气动隔膜泵(1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一级热量回收装置(13)连通;所述一级热量回收装置(13)通过管道还分别与所述二级热量回收装置(14)、所述渣液分离装置(11)和所述油水分离装置(12)连通;所述二级热量回收装置(14)通过管道还分别与所述去油污水箱(15)、所述空气能热泵的所述制冷端管式换热器的输出端和翅管式水换热器(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翅管式水换热器(4)上设置有风扇(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8),所述翅管式水换热器(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水箱(2)连通,所述翅管式水换热器(4)的输出端与所述冷水箱(2)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9),所述冷水箱(2)通过管道与第一离心水泵(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离心水泵(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空气能热泵的所述制冷端管式换热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渣液分离装置(11)通过管道还分别与渣泥收集罐(21)、所述含油污水箱(8)和所述油水分离装置(12)连通;所述油水分离装置(12)通过管道还分别与油脂收集罐(20)、第二离心水泵(6)的输出端和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1)的制热端管式换热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1)的制热端管式换热器的制热端管式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还与所述热水箱(3)连通,所述空气能热泵机组(1)的制热端管式换热器与所述热水箱(3)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加热器(16),所述热水箱(3)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液分离装置(11)包括渣液分离外壳(1113)、电动减速机(111)、溢流阀(112)、气缸(115)、机架(116)、有轴变距螺旋叶片(118)、锥形压榨头(1111)和圆柱形过滤网(1112),所述渣液分离外壳(1113)通过机架(116)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12)连接,所述渣液分离外壳(111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密封仓(114),所述进料密封仓(114)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渣液分离含油污水入口(117),所述溢流阀(112)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密封仓(114)的顶部另一侧连通,所述圆柱形过滤网(111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渣液分离外壳(1113)的内部一侧,所述圆柱形过滤网(1112)的另一端贯通所述渣液分离外壳(1113)与所述进料密封仓(114)的内部连通,所述圆柱形过滤网(1112)的过滤精度为0.05

0.1mm,所述锥形压榨头(1111)设置于所述渣液分离外壳(1113)的内部另一侧,所述气缸(115)设置于所述渣液分离外壳(1113)的另一侧,所述气缸(115)的输出轴贯通所述渣液分离外壳(1113)的内部另一侧与所述锥形压榨头(1111)连接,所述锥形压榨头(1111)与所述圆柱形过滤网(1112)的一端接触,所述有轴变距螺旋叶片(118)分别设置于所述圆柱形过滤网(1112)和所述进料密封仓(114)的内部,且所述有轴变距螺旋叶片(118)分别与所述圆柱形过滤网(1112)和所述进料密封仓(114)转动连接,所述电动减速机(111)设置于所述进料密封仓(114)的一侧,所述电动减速机(111)的输出轴贯通所述进料密封仓(114)与所述有轴变距螺旋叶片(118)的一端连接,所述渣液
分离外壳(1113)的底部依次设置有排渣口(1110)和渣液分离污水出口(119),所述渣液分离外壳(1113)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113),所述排渣口(1110)与所述渣泥收集罐(2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轴变距螺旋叶片(118)由输送螺旋(1181)和压榨螺旋(1182)组成,所述输送螺旋(1181)与所述电动减速机(11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锥形压榨头(1111)与所述圆柱形过滤网(1112)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餐厨污水三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12)包括刮油搅拌电机(121)、溢流管(122)、排油电磁阀(123)、过滤器(124)、罐体支撑架(127)、刮油叶片(128)、热水隔仓(1210)、曝气盘(1211)、油水界面传感器(1213)、搅拌轴(1214)、搅拌叶片(1215)和油水分离罐体(1219),所述油水分离罐体(1219)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所述油水分离罐体(1219)的顶部设置有刮油搅拌电机(121),所述搅拌轴(1214)的一端与所述刮油搅拌电机(1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1214)的另一端贯通所述油水分离罐体(1219)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油水分离罐体(1219)的内部,所述刮油叶片(128)和所述搅拌叶片(1215)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轴(1214)的表面,所述油水分离罐体(1219)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曝气盘(1211)设置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1219)的内部,所述油水分离罐体(1219)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排泥电磁阀(126)、油水分离污水入口(1217)、油水分离气管接口(1218)和第一泥水界面传感器(1216),所述油水分离污水入口(1217)与所述油水分离罐体(1219)的内部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气管接口(1218)与所述曝气盘(1211)连通,所述第一排泥电磁阀(12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卫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叶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