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海绵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78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打磨被抛光面的抛光海绵垫。抛光海绵垫(10)具有:海绵主体(11),该海绵主体具备抛光面(11a)以及位于与该抛光面(11a)相反一侧的上表面;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其浸渍于抛光面(11a);以及手持部(13),其设于该抛光面(11a)的相反一侧,且比海绵主体(11)坚硬。在海绵主体(11)的抛光面(11a),从抛光面(11a)的任一端部(11d)跨至与该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11e)遍布地形成有朝向海绵主体(11)的内部的多条切口(11c),在对车体进行清洗时,能够将在车体表面附着的微小突起和漆雾去除。起和漆雾去除。起和漆雾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海绵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附着在涂漆面等上的附着物去除的抛光海绵垫。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等的车体、在室外设置的机械装置等的表面会附着漆雾、铁粉等各种污染物质。这样的污染物质中,铁粉等微小突起物会咬入涂漆面,最终使涂漆面下的金属材料被腐蚀。作为在不损伤涂漆面的情况下将该种微小突起物去除的手段的一例,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使为粘土状组合物的可塑性软磨石浸渍于毛巾布而成的抛光毛巾。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890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就上述的浸渍有可塑性软磨石而成的抛光毛巾而言,由于毛巾布的表面比较坚硬,因此能获得较高的抛光力,但难以高精度地对涂漆面进行打磨。此外,也难以使抛光力以增强或者减弱的方式变化。例如,在对高档汽车等的清洗方面,存在不想对车体的涂漆面造成一丝细微损伤而进行清洗的要求和期望,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打磨涂漆面的抛光手段。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打磨被抛光面的抛光海绵垫。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抛光海绵垫具有:海绵主体,该海绵主体具备第1面以及位于与该第1面相反一侧的第2面;以及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其浸渍于所述第1面,从所述第1面的任意端部跨至与该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遍布地形成有朝向所述海绵主体的内部的切口。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高精度地打磨被抛光面。而且,能够对抛光海绵垫的抛光力进行增强或者减弱的调整。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抛光海绵垫的手持面侧的构造的立体图。
[0011]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抛光海绵垫的抛光面侧的构造的立体图。
[0012]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抛光面的构造的后视图。
[0013]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抛光海绵垫的构造的主视图。
[0014]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抛光海绵垫的使用方法的局部立体图。
[0015]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抛光海绵垫中的卷边现象的示意图。
[0016]图7(a)和图7(b)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微小突起去除的样态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抛光海绵垫的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1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抛光海绵垫10的构造。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抛光海绵垫10具有:海绵主体11,该海绵主体11具备作为下表面的抛光面(第1面)11a以及位于与该抛光面11a相反侧的上表面(第2面)11b;以及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其浸渍于抛光面11a。另外,抛光面11a为用于对涂漆面等被抛光面进行抛光的面,另一方面,图4所示的上表面11b为位于靠手持侧的面。
[0020]而且,在海绵主体11的抛光面11a,从该抛光面11a的任意端部11d跨至与该端部相反侧的端部11e遍布地形成有朝向海绵主体11内部的切口11c。另外,切口11c虽然是沿着海绵主体11的厚度方向T朝向海绵主体11的内部形成的,但未到达上表面11b,而是终止于海绵主体11的内部。切口11c以抛光面11a的端部11d、端部11e处的边缘部不相连、在海绵主体11的侧面也能够看到该切口11c的方式形成。此外,优选的是,切口11c在抛光面11a中以相互沿着同一方向的方式形成有多条,在本实施方式的抛光海绵垫10中,在抛光面11a中以相互沿着同一方向的方式形成有三条切口11c。
[0021]而且,在抛光海绵垫10中,海绵主体11为大致长方体。因而,抛光面11a和上表面11b为长方形,在抛光面11a形成的切口11c以分别沿着长方形的抛光面11a的长边方向L的方式形成有三条。
[0022]在此,海绵主体11例如是通过将聚氨酯等合成树脂发泡成型来做成的。而且,由于使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浸渍于抛光面11a,因此,海绵主体11是能够允许液体和气体透过的连续气泡体。另外,对于海绵主体11的抛光面11a中的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的浸渍深度而言没有限制,但优选例如为2mm~3mm。当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的浸渍深度小于2mm~3mm时,抛光时的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向被抛光面的附着量也变少,在抛光时,海绵主体11的包含抛光面11a在内的单个片部11f(参照图6)卷边时的抛光力不足。
[0023]另一方面,当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的浸渍深度大于2mm~3mm时,浸入到海绵主体11的连续气泡体的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的量过多,连续气泡体变坚硬,在抛光时会对被抛光面造成损伤。因此,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的浸渍深度优选为2mm~3mm。另外,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向海绵主体11中浸渍的方法是:用溶剂将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溶解,使其浸入到海绵主体11的抛光面11a,之后通过加热处理等仅使溶剂挥发出去。
[0024]而且,抛光面11a中的切口11c的深度(切口量)优选为足够大于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的浸渍深度2mm~3mm。
[0025]而且,在抛光海绵垫10中,在海绵主体11的上表面(第2面)11b固定有比海绵主体11坚硬的呈板状的手持部13。该手持部13也是例如通过将聚氨酯等合成树脂发泡成型来做成的。海绵的硬度能够通过发泡程度来改变,通过手持部13的硬度足够高于海绵主体11的硬度,能够提高抛光海绵垫10的刚性,且在抛光时便于操作者抓持。
[0026]接着,对浸渍于海绵主体11的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进行说明。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中的“粘土”是“由细微的风化物颗粒构成的、具有可塑性和粘性的物质”,或者也可以说是“由细微的颗粒构成的沉积物”。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包括后述的图7所示的可塑性软基材12a和抛光用颗粒12b。作为可塑性软基材12a,能够使用由树脂等构成的粘土状物质,例如能够使用如聚烯烃、聚烯烃多元醇那样的树脂。聚烯烃多元醇
是在分子末端或分子链中具有羟基的二烯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而且,作为聚烯烃,能够例示出例如聚丁烯、聚异丁烯等。也可以使用聚丁烯、聚异丁烯等在分子末端或分子链中具有羟基的物质。
[0027]而且,作为抛光用颗粒12b,优选硬度比较高的物质,例如能够使用碳酸钙、石英、碳化硅(金钢砂)、化合物、陶瓷、绿碳化硅等。特别优选使用碳酸钙。抛光用颗粒12b的平均粒径优选做成为例如2um~50um。理由是,当粒径小于2um的程度时,抛光力不足,当粒径大于50um的程度时,存在对图5所示的车体14的表面(涂漆面)14a产生剐蹭、残留细微损伤的可能。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而言,抛光用颗粒12b优选被添加50重量份~100重量份,更优选被添加70重量份~80重量份。
[0028]另外,作为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12,也可以包含其他添加剂(填料、颜料、香料等)。作为填料,例如能够使用滑石、粘土、高岭土、硅石、氢氧化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海绵垫,其中,该抛光海绵垫具有:海绵主体,该海绵主体具备第1面以及位于该第1面相反一侧的第2面;以及粘土状抛光用组合物,其浸渍于所述第1面,从所述第1面的任意端部至与该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遍布地形成有朝向所述海绵主体的内部的切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海绵垫,其中,所述切口相互沿着同一方向形成有多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海绵垫,其中,所述第1面为长方形,所述切口分别沿着长方形的所述第1面的长边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馆忠夫
申请(专利权)人:洁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