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弹性磨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357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弹性磨块,该磨块包括弹性层和磨料层,磨料层设置在弹性层上,磨料层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排屑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排屑槽,至少一条横向排屑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排屑槽相交设置,磨料层上形成有多个磨齿;至少一条横向排屑槽位于两个相邻的磨齿之间的宽度从横向排屑槽的中部至横向排屑槽的两端分别逐渐变大;和/或至少一条纵向排屑槽位于两个相邻的磨齿之间的宽度从纵向排屑槽的中部至纵向排屑槽的两端分别逐渐变大,采用以上结构,由于横向排屑槽和/或纵向排屑槽的宽度从排屑槽的中部至两端分别逐渐增大,扩大排屑槽的宽度,使排屑槽内有更大的空间存放由于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碎渣且更加容易碎渣甩走,从而提高磨块的排屑能力。从而提高磨块的排屑能力。从而提高磨块的排屑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弹性磨块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磨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抛光弹性磨块。

技术介绍

[0002]名称为:金刚石抛光磨具,公开号为:CN205614499U的中国技术公开横向排屑槽和/或纵向排列槽分别倾斜设置,实现抛光效果好、碎渣容易甩走。但是上述公开专利文件中的排屑槽设置结构的排屑效果依然比较一般,停留在排屑槽内的碎屑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排屑能力的抛光弹性磨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抛光弹性磨块包括弹性层和磨料层,磨料层设置弹性层上,磨料层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排屑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排屑槽,至少一条横向排屑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排屑槽相交设置,磨料层上形成有多个磨齿;至少一条横向排屑槽的宽度从横向排屑槽的中部至横向排屑槽的两端分别逐渐变大;和/或至少一条纵向排屑槽的宽度从纵向排屑槽的中部至纵向排屑槽的两端分别逐渐变大。
[0005]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横向排屑槽和/或纵向排屑槽的宽度从排屑槽的中部至两端分别逐渐增大,扩大排屑槽的宽度,使得在离心作用下,排屑槽内有更大的空间存放由于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碎渣并且更加容易碎渣甩走,从而提高磨块的排屑能力,保证抛光效果。
[0006]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层呈矩形,横向排屑槽相对弹性层的短边倾斜设置;和/或纵向排屑槽相对弹性层的长边倾斜设置。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横向排屑槽的倾斜方向与弹性层的短边的延伸方向之间的锐角角度为0
°
~30
°

[0008]可见,横向排屑槽和/或纵向排屑槽倾斜设置,使得磨削产生的磨痕更加均匀。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横向排屑槽的中部的宽度为2.3mm,横向排屑槽的两端的宽度为3.6mm。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磨料层包括多条纵向排屑槽和多条横向排屑槽,磨料层上有多列磨齿和多行磨齿,沿纵向排屑槽的延伸方向,多列磨齿包括第一列磨齿和最后一列磨齿,第一列磨齿和最后一列磨齿中磨齿朝向横向排屑槽的侧边均呈弧形,侧边远离横向排屑槽弯曲设置。
[0011]可见,通过朝向横向排屑槽的磨齿侧边远离横向排屑槽弯曲呈弧形设置,实现横向排屑槽的宽度逐渐增大。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侧边的弧度为R445。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多列磨齿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列磨齿,至少一个中间列磨齿设置在第一列磨齿与最后一列磨齿之间,中间列磨齿中的磨齿朝向横向排屑槽的侧边为直边。
[0014]可见,位于第一列磨齿和最后一列磨齿之间的中间列磨齿上的侧边直边,使得磨料层加工难度较低,保证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抛光弹性磨块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抛光弹性磨块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抛光弹性磨块实施例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0018]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的抛光弹性磨块应用于抛光工艺中,抛光弹性磨块中的排屑槽的宽度从排屑槽的中心至排屑槽的两端分别逐渐增大,扩大排屑槽的宽度,使其有更大的空间存放由于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碎渣并且更加容易碎渣甩走,从而提高磨块的排屑能力,保证抛光效果。
[0020]参见图1和图2,抛光弹性磨块包括弹性层1、磨料层2和基材,磨料层2设置弹性层1上,弹性层1设置在基材上,使得弹性层1设置在磨料层2与基材之间,基材用于安装在抛光设备上。弹性层1的主要材质为橡胶,而磨料层2的主要材质为金刚石。弹性层1朝向磨料层2的侧壁11为弧形凸起曲面。
[0021]磨料层2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排屑槽3和至少一条纵向排屑槽4,至少一条横向排屑槽3和至少一条纵向排屑槽4相交设置,使得磨料层2上形成有多行磨齿51和多列磨齿52,每一行磨齿51以及每一列磨齿52分别包括多个磨齿5。在本实施例中,磨料层2上设置有七条横向排屑槽3和三条纵向排屑槽4,七条横向排屑槽3和三条纵向排屑槽4相交。多条横向排屑槽3的延伸方向相同,多条纵向排屑槽4的延伸方向相同。
[0022]横向排屑槽3的宽度从横向排屑槽3的中部31至横向排屑槽3的两端32分别逐渐变大,其中横向排屑槽3的宽度为横向排屑槽3两侧的两行磨齿51之间的距离。纵向排屑槽4的宽度从纵向排屑槽4的中部至纵向排屑槽4的两端分别逐渐变大,其中纵向排屑槽4的宽度为纵向排屑槽4两侧的两列磨齿之间的距离。其中横向排屑槽3和纵向排屑槽4中的至少一个的宽度设置有上述的宽度中间小两头大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多条横向排屑槽3的宽度为上述的中间小两头大,而纵向排屑槽4的宽度保持不变。由于横向排屑槽3和/或纵向排屑槽4的宽度从排屑槽的中部至两端分别逐渐增大,使得在离心作用下,排屑槽内有更大的空间存放由于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碎渣并且更加容易碎渣甩走,从而提高磨块的排屑能力,保证抛光效果。
[002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1呈矩形,沿弹性层1的短边,三列磨齿52包括第一列磨齿521、中间列磨齿522和最后一列磨齿523,中间列磨齿522设置在第一列磨齿521与最后一列磨齿之间523。第一列磨齿521和最后一列磨齿523中磨齿5朝向横向排屑槽3的侧边54分别呈弧形,侧边54远离横向排屑槽3弯曲设置,从而实现横向排屑槽3的宽度远离横向排屑槽3的中部逐渐增大。侧边54的弧度为R445,避免侧边54弧度过大影响磨齿分布。
[0024]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列磨齿522中的磨齿5朝向横向排屑槽3的侧边55为直边,配合第一列磨齿521和最后一列磨齿523中磨齿5的侧边54为弧形,从而使得磨料层2中的众多磨齿5的加工难度较低,保证良品率。
[0025]弹性层1呈矩形,横向排屑槽3的延伸方向与弹性层1的短边延伸方向之间的锐角角度为0
°
~30
°
;和/或纵向排屑槽4的延伸方向与弹性层1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之间的锐角角
度为0
°
~30
°
。当横向排屑槽3的延伸方向与弹性层1的短边延伸方向之间的锐角角度为0
°
时,横向排屑槽3的延伸方向与弹性层1的短边平行设置,当横向排屑槽3的延伸方向与弹性层1的短边延伸方向之间的锐角角度大于0
°
时,横向排屑槽3相对弹性层1的短边倾斜设置;纵向排屑槽4同理。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排屑槽3倾斜设置。横向排屑槽3和/或纵向排屑槽4倾斜设置,使得磨削产生的磨痕更加均匀。
[002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1的短边长度为60mm,长边长度为132mm。由于设置在七条横向排屑槽3,实现磨料层2上设置有八行磨齿,沿弹性层1的长边延伸方向,第一行磨齿至第八行磨齿依次排列。第一行磨齿和第二行磨齿组合的整体的正视图呈梯形,第七行磨齿和第八行磨齿组合的整体的正视图也呈梯形,中间各行组合整体的正视图呈平行四边形。由于横向排屑槽3的形状不规则,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抛光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层和磨料层,所述磨料层设置所述弹性层上,所述磨料层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排屑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排屑槽,至少一条所述横向排屑槽和至少一条所述纵向排屑槽相交设置,所述磨料层上形成有多个磨齿;至少一条所述横向排屑槽的宽度从所述横向排屑槽的中部至所述横向排屑槽的两端分别逐渐变大;和/或至少一条所述纵向排屑槽的宽度从所述纵向排屑槽的中部至所述纵向排屑槽的两端分别逐渐变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呈矩形,所述横向排屑槽相对所述弹性层的短边倾斜设置;和/或所述纵向排屑槽相对所述弹性层的长边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屑槽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弹性层的短边的延伸方向之间的锐角角度为0
°
~30
°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攀刘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巨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