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56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将模组通过若干个螺栓悬挂到车架预留位置,将电池系统中部分功能部件布置在整车其它区域,模组端板与电芯堆叠后施加预紧力,端板两端用若干个铆钉与箱体铆接,电芯和模组盖板用云母板隔离,将绝缘垫片安装在模组盖板上方正负极孔上,平铺一层PET膜,汇流排平铺在PET膜上与电芯极柱连接,将FPC组件与汇流排焊接,FPC上平铺一层PET绝缘膜,两边汇流排处平铺绝缘片与PET膜连接,模组盖板和模组框架用铆钉连接,液冷板通过焊接与模组框架链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去除PACK箱体减轻整车重量,空间利用率提升,能量密度更高,减少产品零部件层级,降低生产成本更低,维护成本更低。更低。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
,具体是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相关新能源法律法规的提出,作为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的重大举措—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电动客车、电动公交车等一些由动力电池提供动力源的商用车,以其对环境污染小,且续航里程长的优点,已经广泛的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但是电动乘用车虽然已经研制出来了,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的原因是乘用车自身空间小结构紧凑,留给安装电池系统的空间着实很小,因此减小电池系统的占用空间成为了动力电池企业研究的热点。
[0003]现有的模组所能集成的电芯数量少,所能利用的空间不足,导致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零部件数量和组装工艺来说:以往的模组零部件数量过多,组装工艺复杂,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使模组的生产的成本过高;从维修成本来看:以往的模组零部件过多、生产工艺复杂,当模组出现问题时,需要将整个电池包拆下,打开电池包找出故障模组进行更换或维修,维修难度大、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节省了PACK箱体的安装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提高能量密度。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FPC组件、模组盖板、云母片、电芯组、模组端板及液冷板,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个安装于模组框架内的电芯,所述云母片位于所述电芯组与所述模组盖板之间,所述模组盖板上设有若干正负极孔,所述模组端板设于所述电芯组两端,所述模组端板两边与所述模组框架连接,所述FPC组件安装于所述模组盖板上,所述液冷板设于所述模组框架底部。
[0007]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FPC组件包括FPC及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设于所述FPC宽度方向两边且与所述FPC连接,所述汇流排与所述FPC之间设有连接片连接,所述汇流排还与所述电芯组极柱连接。
[0008]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正负极孔设有绝缘垫片,绝缘垫片仿形正负极孔,绝缘垫片为回字型结构,内边缘弯折成插入部,插入部尺寸与正负极孔尺寸相等,绝缘垫片未弯折部分在绝缘垫片安装后与正负极孔上表面边缘贴合,起限位作用。
[0009]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排设有若干个汇流单元,每个所述汇流单元均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部为圆形凹槽,凹槽底部中心开设有圆孔,用于与电芯组极柱连接,汇流排的两端连接有高压接插件。
[0010]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模组盖板铺设有第一PET膜,第一PET膜上宽度方向两边开设有对应连接部的第一避位孔,第一避位孔形状与连接部平面形状相同。
[0011]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FPC组件铺设有第二PET膜,第二PET膜宽度方向两边开设有对应连接部及连接片的第二避位孔。
[0012]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模组端板与所述电芯组之间设有MPP片,主要起耐热绝缘作用。
[0013]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模组框架宽度方向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外侧设有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模组框架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0014]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云母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在电芯热失控时,电芯顶部泄压阀开启时,通孔位置方便电芯进行泄压。
[0015]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模组框架底部内表面对称设置有突起,突起的设置使电芯组的底面与模组框架内底面形成缝隙,缝隙与散热孔连通,方便空气流通更流畅,提高散热效果。
[0016]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相比现有技术,节省了PACK箱体的安装空间,并且电池模组内部空间规整,可放置更多的电池,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提高了能量密度,模组框架内部结构简单且形状规整,使电芯安装方便,整体结构降低了零件层级,方便维修,便于生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本技术实施例1爆炸示意图;
[0020]图2本技术实施例1FPC组件示意图;
[0021]图3本技术实施例1模组端板示意图;
[0022]图4本技术实施例1模组框架示意图;
[0023]图5本技术实施例1液冷板示意图;
[0024]图6本技术实施例1模组盖板示意图;
[0025]图7本技术实施例1电芯示意图;
[0026]图8本技术实施例1装配完全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模组框架1、安装部11、突起12、散热孔13、模组端板2、避位口21、MPP片3、电芯组4、正负极柱41、泄压阀42、云母片5、模组盖板6、绝缘垫片61、正负极孔62、连接条63、FPC组件7、FPC71、接线端子711、汇流排72、连接部722、连接片73、温感731、第一PET膜74、第一避位孔741、第二PET膜75、第二避位孔751、绝缘片8、液冷板9、进出管口92、冷却液流道91、贯穿孔9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8所示,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节省了PACK箱体的安装空间,电池模组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形状结构规整,方便在车内空间排布,电池模组的结构包括模组框架1、FPC组件7、模组盖板6、云母片5、电芯组4、模组端板2及液冷板9。
[0031]如图1、7所示,电芯组4包括若干个安装于模组框架1内的电芯,在本实施例中,电芯采用方形电池,电芯的正负极柱41位于电芯顶部两边,中间设有泄压阀42。
[0032]如图1所示,云母片5设于电芯组4顶部,云母片5位于电芯组4与模组盖板6之间,云母片5宽度小于正负极孔62内边缘之间的距离,防止阻碍后续汇流排72的连接安装,在电芯热失控时,电芯顶部泄压阀42开启时,通孔位置方便电芯进行泄压。
[0033]如图1所示,模组盖板6安装于模组框架1顶部,模组盖板6上宽度方向的两边设有若干正负极孔62,正负极孔62套设有绝缘垫片61,绝缘垫片61仿形正负极孔62,在本实施例中,正负极孔62为圆角过渡的方形结构,绝缘垫片61为回字型结构,并且正负极孔62及绝缘垫片61的边角位置均采用圆角过渡,绝缘垫片61的内边缘向下弯折成插入部,插入部尺寸与正负极孔62尺寸相等,绝缘垫片61未弯折部分在绝缘垫片61安装后与正负极孔62上表面边缘贴合,起限位作用。
[0034]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框架、FPC组件、模组盖板、云母片、电芯组、模组端板及液冷板,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个安装于模组框架内的电芯,所述云母片位于所述电芯组与所述模组盖板之间,所述模组盖板上设有若干正负极孔,所述模组端板设于所述电芯组两端,所述模组端板两边与所述模组框架连接,所述FPC组件安装于所述模组盖板上,所述液冷板安装于所述模组框架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组件包括FPC及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设于所述FPC宽度方向两边且与所述FPC连接,所述汇流排还与所述电芯组极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孔设有绝缘垫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结构优化的新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设有若干个汇流单元,每个所述汇流单元均设有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道虎游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