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454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包括:步骤S1:地层被压裂形成人工裂缝;步骤S2:人工裂缝中被注入上浮剂形成上层封堵隔板;步骤S3:人工裂缝中被注入下沉剂形成下层封堵隔板;步骤S4:判断人工裂缝是否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若人工裂缝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则执行步骤S5;若人工裂缝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则执行步骤S6;步骤S5:向人工裂缝中投放封堵剂,并结束;步骤S6,压裂人工裂缝前方的地层,使人工裂缝增长,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渗储层封堵剂不能实现精准投放的问题。能实现精准投放的问题。能实现精准投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渗储层深部压裂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渗透性油藏在各大油田分布中占很大比重,但由于其具有“亲水、高渗、非均质强、高饱和度、稠油及胶结疏松”等特征,导致该类油藏开采难度较大。目前该类油藏二次采油的主要手段是注水开发,通过注水井向地层注水,一方面可增加地层能量,另一方面将注入水作为驱替流体促使原油从地层驱出,达到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渗油藏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这是由于地层自身非均质性及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油井水流优势通道注入封堵剂封堵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笼统注入工艺存在多个弊端:1、封堵剂用量大:封堵剂进入地层是以井筒为圆心径向渗流,不能精准投放;2、污染油藏:部分封堵剂会进入到低渗透层,造成污染;3、进入地层深部困难:油井附近地层压力梯度大,导致封堵剂注入压力大。
[0003]油井堵水一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但目前常规堵水工艺采用的封堵剂注入方式均为笼统注入,依靠封堵剂自身选择性及地层非均质性对水流优势通道进行封堵。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堵水剂的研发和优化上,或是机械堵水和化学堵水,而针对封堵剂注入工艺相关研究少且单一,尤其是封堵剂的定向投放,相关研究鲜有报道。
[0004]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存在高渗储层封堵剂不能实现精准投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渗储层封堵剂不能实现精准投放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包括:步骤S1:地层被压裂形成人工裂缝;步骤S2:人工裂缝中被注入上浮剂形成上层封堵隔板;步骤S3:人工裂缝中被注入下沉剂形成下层封堵隔板;步骤S4:判断人工裂缝是否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若人工裂缝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则执行步骤S5;若人工裂缝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则执行步骤S6;步骤S5:向人工裂缝中投放封堵剂,并结束;步骤S6,压裂人工裂缝前方的地层,使人工裂缝增长,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
[0007]进一步地,步骤S1还包括:步骤S11:判断堵剂投放点是否位于地层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若堵剂投放点位于地层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则执行步骤S12;若堵剂投放点偏离地层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则执行步骤S13;步骤S12:对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形成人工裂缝;步骤S13:在井筒上沿堵剂投放方向钻取井排,引导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沿井排的延伸方向延伸。
[0008]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上浮剂的材料为漂珠;和/或在步骤S3中,下沉剂的材料为粉陶。
[0009]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上浮剂的上浮剂排量大于等于5m3·
min
‑1且小于等于7m3·
min
‑1;和/或在步骤S3中,下沉剂的下沉剂排量大于等于4m3·
min
‑1且小于等于6m3·
min
‑1。
[0010]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上浮剂的上浮剂体积浓度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和/或在步骤S3中,下沉剂的上浮剂体积浓度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
[0011]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上浮剂的携带液的粘度小于等于10mPa
·
s;和/或在步骤S3中,下沉剂的携带液的粘度小于等于20mPa
·
s。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选用的压裂液的粘度大于等于400mPa
·
s且小于等于800mPa
·
s。
[0013]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压裂液的压裂液排量大于等于3m3·
min
‑1且小于等于7m3·
min
‑1。
[0014]进一步地,在步骤S5,封堵剂为PEG颗粒。
[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S5,封堵剂的携带液的粘度小于等于20mPa
·
s;和/或封堵剂的封堵剂体积浓度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和/或封堵剂的泵入速率大于等于1.0m
·
s
‑1。
[001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包括:步骤S1:地层被压裂形成人工裂缝;步骤S2:人工裂缝中被注入上浮剂形成上层封堵隔板;步骤S3:人工裂缝中被注入下沉剂形成下层封堵隔板;步骤S4:判断人工裂缝是否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若人工裂缝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则执行步骤S5;若人工裂缝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则执行步骤S6;步骤S5:向人工裂缝中投放封堵剂,并结束;步骤S6,压裂人工裂缝前方的地层,使人工裂缝增长,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
[0017]先将地层压裂形成人工裂缝,便于向人工裂缝中注入上浮剂,以使得上浮剂移动到人工裂缝的上方形成上层封堵隔板,避免后续注入的封堵剂向上流动。向人工裂缝中注入下沉剂,使得下沉积移动到人工裂缝的下方形成下层封堵隔板,避免后续注入的封堵剂向下流动。通过在人工裂缝中形成了上层封堵隔板和下层封堵隔板,以使得后续注入的封堵剂只能沿人工裂缝的水平方向进行延伸了,使得封堵剂在人工裂缝中向封堵剂投放区的方向流动,减少了封堵剂向其他方向流动,实现了精准投放,同时还减少了封堵剂的用量,减少了封堵剂的浪费。此外,由于封堵剂向封堵剂投放区的方向流动,避免了封堵剂进入到低渗透层,避免对低渗层造成污染。在对地层进行压裂时采用缝高控制压裂方法,上层封堵隔板和下层封堵隔板的设置,能够抑制裂缝在纵向上的延伸,增大裂缝长度,达到封堵剂投放区,最后通过建立的人工裂缝可以进行封堵剂投放,完成油井增产目的。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径向井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0]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压裂液排量为1m3·
min
‑1的裂缝形态;
[0021]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压裂液排量为3m3·
min
‑1的裂缝形态;
[0022]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压裂液排量为5m3·
min
‑1的裂缝形态;
[0023]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压裂液排量为7m3·
min
‑1的裂缝形态;
[0024]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压裂液排量与裂缝扩展的关系图;
[0025]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压裂液粘度为50mP
·
s的裂缝形态;
[0026]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压裂液粘度为100mP
·
s的裂缝形态;
[0027]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压裂液粘度为400mP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地层被压裂形成人工裂缝;步骤S2:所述人工裂缝中被注入上浮剂形成上层封堵隔板;步骤S3:所述人工裂缝中被注入下沉剂形成下层封堵隔板;步骤S4:判断所述人工裂缝是否延伸到封堵剂投放区,若所述人工裂缝延伸到所述封堵剂投放区,则执行步骤S5;若所述人工裂缝延伸到所述封堵剂投放区,则执行步骤S6;所述步骤S5:向所述人工裂缝中投放封堵剂,并结束;所述步骤S6,压裂所述人工裂缝前方的所述地层,使所述人工裂缝增长,重复所述步骤S2至所述步骤S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步骤S11:判断堵剂投放点是否位于所述地层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若所述堵剂投放点位于所述地层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则执行步骤S12;若所述堵剂投放点偏离所述地层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则执行步骤S13;所述步骤S12:对所述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形成所述人工裂缝;所述步骤S13:在井筒上沿所述堵剂投放方向钻取井排,引导所述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沿所述井排的延伸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上浮剂的材料为漂珠;和/或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下沉剂的材料为粉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储层封堵剂深部定点投放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上浮剂的上浮剂排量大于等于5m3·
min
‑1且小于等于7m3·
min
‑1;和/或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下沉剂的下沉剂排量大于等于4m3·
min
‑1且小于等于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同王永红张杨黄波侯腾飞郭天魁尚立涛乔岩张跃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