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425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与控制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连接母头、第一线束、检测端口、第二线束、连接公头和第三线束;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主板、第一输入端口、四个继电器、四个第二输入端口和无线控制模块;所述检测组件安装于控制组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进而不会破坏原车线束,减少对车辆造成的损坏,设置检测端口更方便进行检测,同时本装置所用耗材较少,体积更小,更方便携带,大幅缩减了院校的采购成本,而且本装置在使用时,保留了原车的最真实状态,使教学培训过程更接近实际工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具体为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属于故障设置与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中,几乎都涉及到了关于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理论与实践课,或理实一体化课程,目前实训设备的配备情况几乎均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
[0003]一、在实训车辆上直接破线或者更换已经损坏的元器件,将对应的故障现象再现出来,优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接近实际工作过程,学习效果较好;
[0004]二、依托相关职业教育设备供应商购买或者定制故障设置台架,优点是设置故障简易、方便、直观,并且不会破坏原车线束,能有效延长车辆及台架的使用寿命,使实训教学具备可持续性;
[0005]然而以上两种防止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故障设备价格昂贵并且教学单一,现有技术能设置的故障数量有限,简单、直观、没有遮挡件,各插接器端子直接暴露给学生,导致学生在遇到实际车辆时仍然无从下手,并且直接破线或者更换已经损坏的元器件,在设置新故障时相对的旧故障还会再现,对整车的伤害很大,导致故障点很难查找,严重的情况下会使车辆完全丧失功能,成为僵尸车辆,为此,提出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希望提供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与控制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连接母头、第一线束、检测端口、第二线束、连接公头和第三线束;
[0008]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主板、第一输入端口、四个继电器、四个第二输入端口和无线控制模块;
[0009]所述检测组件安装于控制组件的两侧;
[0010]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与连接母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线束的一端与检测端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线束的一端与连接公头电性连接;
[0011]四个所述第二输入端口等距安装于电路主板的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一输入端口安装于电路主板的上表面另一侧,四个所述继电器等距安装于电路主板的上表面,所述无线控制模块安装于电路主板的上表面。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线束远离检测端口的一端与连接母头并联耦合。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线束远离连接母头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输入端口电性
连接,四个所述第二输入端口的位置分别与四个继电器的位置相对应。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线束远离连接公头的一端与第一输入端口电性连接。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四个手动开关、电源模块、贴片电感、线性稳压芯片和复位开关;
[0016]四个所述手动开关等距安装于电路主板的上表面。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位开关安装于电路主板的上表面。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电路主板的上表面。
[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贴片电感和线性稳压芯片均安装于电路主板的上表面。
[0020]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使连接公头与连接母头分别与原车的母头和公头连接,进而不会破坏原车线束,减少对车辆造成的损坏,设置检测端口更方便进行检测,可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和车辆的使用寿命,同时本装置所用耗材较少,体积更小,更方便携带,价格低廉,大幅缩减了院校的采购成本,而且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与汽车线路连接,保留了原车的最真实状态,使教学培训过程更接近实际工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0021]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组件结构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公头结构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检测组件结构图。
[0027]附图标记:101、检测组件;11、连接母头;12、第一线束;13、检测端口;14、第二线束;15、连接公头;16、第三线束;301、控制组件;31、电路主板;32、手动开关;33、第一输入端口;34、电源模块;35、贴片电感;36、继电器;37、第二输入端口;38、线性稳压芯片;39、无线控制模块;40、复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101与控制组件301,检测组件101包括连接母头11、第一线束12、检测端口
13、第二线束14、连接公头15和第三线束16;
[0031]控制组件301包括电路主板31、第一输入端口33、四个继电器36、四个第二输入端口37和无线控制模块39;
[0032]检测组件101安装于控制组件301的两侧;
[0033]第一线束12的一端与连接母头11电性连接,第二线束14的一端与检测端口13电性连接,第三线束16的一端与连接公头15电性连接;
[0034]四个第二输入端口37等距安装于电路主板31的上表面一侧,第一输入端口33安装于电路主板31的上表面另一侧,四个继电器36等距安装于电路主板31的上表面,无线控制模块39安装于电路主板31的上表面。
[003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线束14远离检测端口13的一端与连接母头11并联耦合,第一线束12远离连接母头11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输入端口37电性连接,四个第二输入端口37的位置分别与四个继电器36的位置相对应,第三线束16远离连接公头15的一端与第一输入端口33电性连接,四个第二输入端口37通过电路主板31与继电器36电性连接,第一输入端口33通过电路主板31与继电器36电性连接,进而可以使整体连通,以便整体安装至汽车的线路中进行故障设置和检测工作,通过无线控制模块39进行远程操控设置故障,然后通过检测端口13对线路进行检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101)与控制组件(30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101)包括连接母头(11)、第一线束(12)、检测端口(13)、第二线束(14)、连接公头(15)和第三线束(16);所述控制组件(301)包括电路主板(31)、第一输入端口(33)、四个继电器(36)、四个第二输入端口(37)和无线控制模块(39);所述检测组件(101)安装于控制组件(301)的两侧;所述第一线束(12)的一端与连接母头(1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线束(14)的一端与检测端口(13)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线束(16)的一端与连接公头(15)电性连接;四个所述第二输入端口(37)等距安装于电路主板(31)的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一输入端口(33)安装于电路主板(31)的上表面另一侧,四个所述继电器(36)等距安装于电路主板(31)的上表面,所述无线控制模块(39)安装于电路主板(31)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故障设置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束(14)远离检测端口(13)的一端与连接母头(11)并联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汽车线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