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以及吹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404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吹塑模具技术领域,提出了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以及吹塑方法,包括两个相对移动的机架和分别设置在两个机架上的模具,合模件滑动设置在模具上,合模件具有第一合模线,模具具有第二合模线,模具随机架移动,模具移动后,两个第一合模线抵接或分开,合模件与模具相对移动后,两个第二合模线抵接或分开,还包括:侧料边夹持件,滑动设置在合模件和模具之间,合模件与侧料边夹持件具有存料间隙,存料间隙与型腔连通,侧料边夹持件滑动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吹塑模具在第一次合模后,第一合模线会将压住的料胚挤压的很薄,进而导致部分位置壁厚不均匀,在撕裂过程中成功率相对较低以及飞边清除费力的问题。程中成功率相对较低以及飞边清除费力的问题。程中成功率相对较低以及飞边清除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以及吹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吹塑模具
,具体的,涉及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以及吹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汽车油箱进行生产,吹塑是其中一道程序,常见的吹塑方法是对挤出的筒状型熔融状态的料坯进行吹塑;油箱在吹塑过程中,内部需要安装内置件,但是由于筒状型料胚的下端开口大小的限制,现有技术仅能内置一些比较小的零部件,一些大的零部件不能通过前期内置的方式安装在两片式夹持撕裂模具油箱上,仅能通过在油箱表面划孔,再在划孔的位置通过焊机焊接上阀体类零部件,但是划孔会破坏油箱的一体性,焊接位置也容易产生缝隙。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实现大体积的零部件内置,需要采用两片式下料设备,两片式下料设备的价格高昂,并且在吹塑的拉伸过程中,一些拉伸点的拉伸程度很大,两片式的料坯就容易导致壁厚不一致,且不能进行调整,影响压模效果。为解决成本高的问题,第一代改进是不改变下料设备,依旧保持筒装下料,在原来的两侧模具之间增加中间模具,两侧模具具有两个合模口线,但是增加中间模具,依旧对原有的模具改进比较大,第二代改进是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料胚,但由于第二代改进后第一次合模时,为了方便进行撕裂,第一合模线会将压住的料胚挤压的很薄,进而导致部分位置壁厚不均匀,在撕裂过程中成功率相对较低,而壁厚设置不均匀,将飞边进行清除时,操作人员耗费较大的精力进行去除,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以及吹塑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吹塑模具在第一次合模后,第一合模线会将压住的料胚挤压的很薄,进而导致部分位置壁厚不均匀,在撕裂过程中成功率相对较低以及飞边清除费力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包括两个相对移动的机架和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机架上的模具,合模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上,所述合模件具有第一合模线,所述模具具有第二合模线,所述模具随所述机架移动,所述模具移动后,两个所述第一合模线抵接或分开,所述合模件与所述模具相对移动后,两个所述第二合模线抵接或分开,还包括:侧料边夹持件,所述侧料边夹持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合模件和所述模具之间,所述合模件与所述侧料边夹持件具有存料间隙,所述存料间隙与型腔连通,所述侧料边夹持件滑动后,用于挤压位于存料间隙内的料胚;第一真空吸附孔,所述第一真空吸附孔设置在所述模具上,位于所述第一合模线和所述第二合模线之间;第二真空吸附孔,所述第二真空吸附孔设置在所述模具上,位于所述第二合模线内的型腔中,用于吸附所述料胚;
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前后两侧。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具有若干个,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上,位于所述第一合模线和所述第二合模线之间,用于抵接位于所述第一合模线和所述第二合模线之间的飞边;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具有若干个,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上,位于所述第二合模线内的型腔中,用于抵接成型的所述料胚。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滑刀,所述滑刀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模具上,另一个所述模具底部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合模线下方的凹槽,所述滑刀滑动后,伸入所述凹槽内,用于切断飞边。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合模件包括: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具有若干个,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左右两侧,所述侧料边夹持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模具之间,所述第一滑板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侧料边夹持件形成所述存料间隙;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具有若干个,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前后两侧,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板和若干个所述第二滑板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合模线。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合模件具有若干个销孔,所述侧料边夹持件包括:内侧板,所述内侧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合模件和所述模具之间,具有若干个限位通槽,所述销孔与所述限位通槽配合设置;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穿设在所述限位通槽和所述销孔内;第一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内侧板滑动。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一个所述模具具有若干个定位导杆,另一个所述模具具有若干个导向槽,所述定位导杆用于伸入所述导向槽内,还包括:滑动驱动组件,所述滑动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滑动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合模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合模线高于或低于所述第二合模线;伸缩缸,所述伸缩缸具有若干个,均设置在所述模具上;调节块,所述调节块设置在所述伸缩缸的伸缩端上,所述调节块滑动后,位于所述定位导杆和所述导向槽之间,用于调整两个所述模具之间的距离。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具具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合模线和所述第二合模线之间。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滑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二线性驱动件具有若干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若干个所述第二线性驱动件的驱动端与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板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线性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板滑动;第三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三线性驱动件具有若干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若干个所述第三线性驱动件与若干个所述第二滑板对应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板远离所述模具,所述第二滑板远离所述模具后,所述切割装置沿所述第二滑板和所述模具之间的间隙滑动,所述间隙为切割间隙,所述切割装置滑动后,用于切割所述料胚。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切割间隙设置;切刀,所述切刀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滑动后通过所述切割间隙。
[0014]两片式夹持吹塑方法,包括所述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次合模:将料胚输送至两个模具之间,合模件与模具相对移动,第二合模线高于第一合模线,两个模具靠近后,两个合模件抵接,两个第一合模线闭合;S2、第一次吹塑:向型腔内通入气体,使料胚拉伸并贴附在型腔内壁上,第一真空吸附孔和第二真空吸附孔连通真空装置,将料胚吸附在型腔内壁上;S3、两片式分离:侧料边夹持件向存料间隙滑动并夹紧位于合模件左右两侧存料间隙内的料胚,合模件的前后两侧侧滑,切割装置划过合模件前后两侧与模具之间的间隙,将料胚部分飞边切除,两个模具分离,通过侧料边夹持件将料胚撕裂并分离;S4、第二次合模:通过机械手将料胚内部件安装后,合模件与模具再次相对移动,第二合模线低于第一合模线,两个模具靠近后,两个第一合模线闭合;S5、第二次吹塑:再次向型腔内通入气体,使料胚再次拉伸并贴附在型腔内壁上,第一真空吸附孔连通,将料胚吸附在型腔内壁上;S6、去飞边:第一个模具的第一真空吸附孔连通,吸附料胚主体,第二个模具第二真空吸附孔连通,吸附料胚飞边,合模件的左右两侧带动侧料边夹持件内的飞边向第二个模具方向滑动,第二个模具的第二顶杆向左侧推动料胚主体,第一个模具的第一顶杆从下至上依次向第二个模具方向推动飞边,将飞边沿下向上从料胚主体上撕下;S7、脱模:第一顶杆复位,第一个模具上的第二顶杆推动料胚主体脱离第一个模具,同时第二个模具上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包括两个相对移动的机架(1)和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机架(1)上的模具(2),合模件(3)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2)上,所述合模件(3)具有第一合模线(4),所述模具(2)具有第二合模线(5),所述模具(2)随所述机架(1)移动,所述模具(2)移动后,两个所述第一合模线(4)抵接或分开,所述合模件(3)与所述模具(2)相对移动后,两个所述第二合模线(5)抵接或分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料边夹持件(6),所述侧料边夹持件(6)滑动设置在所述合模件(3)和所述模具(2)之间,所述合模件(3)与所述侧料边夹持件(6)具有存料间隙(7),所述存料间隙(7)与型腔连通,所述侧料边夹持件(6)滑动后,用于挤压位于存料间隙(7)内的料胚;第一真空吸附孔(24),所述第一真空吸附孔(24)设置在所述模具(2)上,位于所述第一合模线(4)和所述第二合模线(5)之间;第二真空吸附孔(25),所述第二真空吸附孔(25)设置在所述模具(2)上,位于所述第二合模线(5)内的型腔中,用于吸附所述料胚;切割装置(15),所述切割装置(15)设置在所述模具(2)的前后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顶杆(26),所述第一顶杆(26)具有若干个,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2)上,位于所述第一合模线(4)和所述第二合模线(5)之间,用于抵接位于所述第一合模线(4)和所述第二合模线(5)之间的飞边;第二顶杆(27),所述第二顶杆(27)具有若干个,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2)上,位于所述第二合模线(5)内的型腔中,用于抵接成型的所述料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刀(28),所述滑刀(28)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模具(2)上,另一个所述模具(2)底部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合模线(4)下方的凹槽(29),所述滑刀(28)滑动后,伸入所述凹槽(29)内,用于切断飞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件(3)包括:第一滑板(17),所述第一滑板(17)具有若干个,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2)左右两侧,所述侧料边夹持件(6)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板(17)和所述模具(2)之间,所述第一滑板(17)具有凸起(16),所述凸起(16)与所述侧料边夹持件(6)形成所述存料间隙(7);第二滑板(18),所述第二滑板(18)具有若干个,滑动设置在所述模具(2)前后两侧,若干个所述第一滑板(17)和若干个所述第二滑板(18)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合模线(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件(3)具有若干个销孔(9),所述侧料边夹持件(6)包括:内侧板(10),所述内侧板(10)滑动设置在所述合模件(3)和所述模具(2)之间,具有若干个限位通槽(11),所述销孔(9)与所述限位通槽(11)配合设置;限位销(12),所述限位销(12)穿设在所述限位通槽(11)和所述销孔(9)内;第一线性驱动件(13),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1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13)用于驱动所述内侧板(10)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模具(2)具有若干个定位导杆(30),另一个所述模具(2)具有若干个导向槽(31),所述定位导杆(30)用于伸入所述导向槽(31)内,还包括:
滑动驱动组件(14),所述滑动驱动组件(14)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滑动驱动组件(14)的输出端与所述合模件(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合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庆旺高永强邓九涛陈永占牛金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世昌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