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摄像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电子信号控制提高摄像品质的 摄像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进步,许多电子科技产品均趋向微小化的设计。针对市售的摄像 产品,例如数字相机、照相手机为例,为符合消费者方便携行、随时可摄像的 使用特性,均以体积轻、薄、小为主。因此,数字相机己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 必备品之一。在所有的摄像装置中,经常被消费者垢病的是,都存在有晃动干扰的问题, 特别是体积轻薄的数字相机。其原因是由于使用者手持数字相机的稳定性不 够,因此,常常会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因为使用者手持当时的抖动,或是手指 按压快门的施力,作用于相机主体,所造成的振动,进而拍摄出模糊不清的影 像。因此, 一般摄像装置中通常提供了防手振的技术。在已知的相机防手振技术中,摄像装置通常会设置传感器,如陀螺仪传感器(GyroSensOT沐侦测移动 量或位移速度。依据侦测出的数据,来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并通过补偿镜 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以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解决相机的振动问题。 然而,大部分传感器通常容易因环境温度、湿度等问题而产生误差。其次,在己知的相机防手振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取得自动受光的环境数据;步骤(B):依据所述环境数据,计算出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与初始感光度(ISO);步骤(C):如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一特定时间(T),则依据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与初始感光度(ISO)摄取影像;步骤(D):如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大于预设的特定时间(T),则修正摄像参数,得到最终快门曝光时间(t’)和最终感光度(ISO’);以及步骤(E):以最终快门曝光时间(t’)摄取影像,并以最终感光度(ISO’)处理所摄取的影像。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摄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取得自动受光的环境数据;步骤(B)依据所述环境数据,计算出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与初始感光度(ISO);步骤(C)如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一特定时间(T),则依据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与初始感光度(ISO)摄取影像;步骤(D)如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大于预设的特定时间(T),则修正摄像参数,得到最终快门曝光时间(t’)和最终感光度(ISO’);以及步骤(E)以最终快门曝光时间(t’)摄取影像,并以最终感光度(ISO’)处理所摄取的影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 包括步骤(Dl):若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大于一第一时间,则设定最终快门曝光时间t'=t/3,且设定最终感光度ISO,=3*ISO。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 还包括步骤(D2):若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且大于 一第二时间,则设定最终快门曝光时间t'=t/2,且设定最终感光度ISO'=2*ISO。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 还包括步骤(D3):若初始快门曝光时间(t)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间,且大于 所述特定时间(T),则设定最终快门曝光时间为t'-T,且设定最终感光度 ISO,=ISO*t/T。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为 250ms,且所述第二时间为33ms,所述特定时间为16.67ms。6. —种摄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控制装置包含 一驱动单元;一镜头,用以摄入影像,包含一光圈与一快门,该光圈与所述驱动单元电 连接,且所述快门与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一影像摄取单元,用以依据镜头的成像摄取影像;一模拟/数字转换单元,连接于该影像摄取单元,用以将该影像摄取单元 所输出的模拟影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影像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汶宏,李佑庭,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