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造口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02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气管造口防护罩。喉切除后气管造口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气管造口往往直接暴露于颈部。为防止异物掉入气道,一般用纱布或布片覆盖气管造口,既不美观,也不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柔韧性适当的材料制作一种防护罩,包括防护罩(1)和系带(2),防护罩(1)呈弧形,以便围于颈前部,下缘呈舌状延伸以卡于胸骨上窝覆盖气管造口,正中设数排气孔(3)供通气用,系带(2)附着于防护罩的两侧,将防护罩固定于颈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美观,能有效地防止气管造口掉入异物或被堵塞。(*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是一种气管造口防护罩
技术介绍
喉癌、下咽癌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恶性肿瘤,喉切除后气管造口是临床常见的手术。气管造口往往直接暴露于颈部,为防止异物掉入,有用纱布或布片覆盖气管造口的,也有做成口罩式防护布覆盖的,这些防护布需用胶布粘贴于皮肤,既不方便,也不美观,有碍于患者的社会交流和正常生活。又因防护布很薄,直接覆盖于造口,对吸入的空气无加温加湿的作用,故冬天气管往往很干燥,气道容易出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气管造口手术后提供一种防护罩,其包括防护罩和系带两部分,防护罩围于颈前部,呈弧形弯曲,下缘呈舌状延伸,以便卡于胸骨上窝,覆盖气管造口,正中设有数排气孔,供呼吸时通气用。系带附着于防护罩两侧,用其将防护罩固定于颈前部。系带既可采用一般打结用的系带,亦可采用尼龙搭扣或其他搭扣的系带。本技术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材料可选用柔韧性适当的塑料如泡沫塑料,或硅橡胶、特制纸等。本技术使用方便,美观。使用时因其不紧贴于皮肤,不仅能防止异物掉入气管,而且能阻挡衣物对造口的堵塞,还因在防护罩与颈部皮肤间形成的空间使呼吸时空气有一定程度的加温加湿的缓冲作用,故可防止气道干燥出血。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清洗与消毒,因而可多次使用,也可作一次性使用或随时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铺平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防护罩1选用泡沫塑料制作,厚4毫米,长160毫米,正中最宽处为45毫米,两侧最窄处的宽度为38毫米,正中气孔3的直径为1毫米。系带2为宽10毫米的全棉系带。权利要求1.一种气管造口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1)和系带(2),防护罩(1)下缘呈舌状延伸,正中设有数排气孔(3),系带(2)附着于防护罩的两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是一种气管造口防护罩。喉切除后气管造口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气管造口往往直接暴露于颈部。为防止异物掉入气道,一般用纱布或布片覆盖气管造口,既不美观,也不方便。本技术用柔韧性适当的材料制作一种防护罩,包括防护罩(1)和系带(2),防护罩(1)呈弧形,以便围于颈前部,下缘呈舌状延伸以卡于胸骨上窝覆盖气管造口,正中设数排气孔(3)供通气用,系带(2)附着于防护罩的两侧,将防护罩固定于颈前部。本技术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美观,能有效地防止气管造口掉入异物或被堵塞。文档编号A61B19/00GK2551211SQ02218119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郑宏良, 彭万里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造口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1)和系带(2),防护罩(1)下缘呈舌状延伸,正中设有数排气孔(3),系带(2)附着于防护罩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良彭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