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工程用波纹管内部穿绞线牵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92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工程用波纹管内部穿绞线牵引机构,外壳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外壳内部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的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拨动齿轮,所述外壳内部另一端靠近第一连接齿轮外侧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第一紧固环,第一拨动齿轮的表面传动连接在第一紧固环的表面,所述外壳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拨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内部均匀设置的第一紧固环和第二紧固环,且第一拨动齿轮和第二紧固环分别带动第一紧固环和第二紧固环转动,进而实现第一紧固环和第二紧固环对钢索表面的紧固,从而在进行钢索穿绞线时,提高牵引钢索的稳定性,不影响波纹管后期使用。不影响波纹管后期使用。不影响波纹管后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工程用波纹管内部穿绞线牵引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穿绞线
,具体为一种桥梁工程用波纹管内部穿绞线牵引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国家大规模的进行高速公路建设,预制T梁是高速公路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中关键上部结构物,钢绞线穿束是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中首道工序,现在一般采用人工穿束,方法是在T梁主体结构砼浇注成型后,在T梁内部预先埋设的波纹管内采用人工分多次完成预应力钢绞线的穿索工作。
[0003]当前在桥梁波纹管内部进行钢索穿绞线穿索时,需要利用到穿线机,在进行穿索时钢索会在波纹管内部发生晃动,现有技术中对钢索一端进行包扎,但是在穿索过程中仍然会对波纹管内部造成破坏,影响波纹管后期的正常使用,且现有的穿线机在进行使用时只能将一根钢索进行穿索,从而大大降低了钢索的穿索效率,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同时在进行穿索时影响钢索在波纹管内部的穿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工程用波纹管内部穿绞线牵引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工程用波纹管内部穿绞线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外壳(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紧固结构(2),所述紧固结构(2)包括有设置在外壳(1)内部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的第一转动杆(201),第一转动杆(20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拨动齿轮(202),所述外壳(1)内部另一端靠近第一连接齿轮(203)外侧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第一紧固环(204),第一拨动齿轮(202)的表面传动连接在第一紧固环(204)的表面,所述外壳(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拨动齿轮(209),第一锥齿轮(206)的表面啮合在第二锥齿轮(207)的表面,且第二锥齿轮(207)表面的另一侧传动连接在第二拨动齿轮(209)另一侧的表面,所述外壳(1)内部的另一端靠近第二拨动齿轮(209)内侧壁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第二紧固环(210),第二拨动齿轮(209)的内侧壁传动连接在第二紧固环(210)的外表面,外壳(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输送结构(3),所述输送结构(3)包括有设置在外壳(1)内部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的第一驱动电机(301),第一驱动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传动杆(302),传动杆(302)一端的表面设置有套筒(303),所述套筒(303)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306),第一传动齿轮(306)一侧的表面传动连接在第一连接齿轮(203)的表面,套筒(303)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307),第二传动齿轮(307)的表面传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齿轮(309)的表面,所述外壳(1)内部一端靠近传动杆(30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308),第二转动杆(308)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齿轮(309),第二转动杆(30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拨动齿轮(310),第一转换齿轮(312)一侧表面传动连接在第三拨动齿轮(310)的表面,且第一转换齿轮(312)另一侧的表面传动连接在第三连接齿轮(313)的表面,所述外壳(1)内部一端的边缘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传动轮(311),外壳(1)内部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结构(4),驱动结构(4)包括有设置在外壳(1)内底部一端的第二驱动电机(401),第二驱动电机(401)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402),所述外壳(1)内底部靠近第三传动齿轮(402)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转换齿轮(403),第三传动齿轮(402)的表面啮合在第二转换齿轮(403)的表面,外壳(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主动轮(404),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辉何佳王华赵萌魏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博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