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386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利用距离传感器测距,感应车辆与车辆之间实际位置,控制车辆之间在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相对位置关系,实时监控车辆位置状态,使多车联动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全程受控,解决了多车联动实际位置无法判断及连接到位无法判断的问题,同时满足了由于大部件超长、超大带来的运输困难,通过对通用型运输车长度及宽度上的拼接及弥补,保证了在大部件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要求。该结构操作简便,适应型强,可将多种通用型运输车串联成运输所需的长度及宽度,亦可直接推广至其他物流行业多车联动及超长、超大部件的运输技术领域。超大部件的运输技术领域。超大部件的运输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制造业中飞机大部件智能运输
,具体是一种用于飞机机身、机翼类大部件运输类多车智能联动所用的一种刚性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的需求升级和基础技术的开发,大重量、大尺寸工件的物流转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运输产品的使用日趋完善,整条运输生产线从早期的单车运行逐渐向多车同步运行的方向转变。多车联动运输做主装配线,可适应多品种混线生产、产线柔性布局、产线信息互联、工位定点装配与匀速随线装配模式自由切换等生产需求。装配生产线具有地面施工少、柔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优点,是未来装配生产线发展的趋势。
[0003]目前国内双车联动项目尚属快速发展阶段,而国外的运输车协调同步项目技术已应用于能源、航空航天、电力施工、冶金、化工及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现如今,国内已经具有无限数据传输双车交汇信号的双车联动,但由于技术的局限、前期投入的资金巨大和后期调试的繁琐,无限信号传输及控制的稳定性无法保证,此类技术还无法大规模的运用于智能装配生产中。双车联动项目对运输车在运输行走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车辆位置误差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应飞机机身、机翼类大部件运输的特殊要求,我们寻求一种简单、便捷的车载刚性连接机构,使单车运行向多车联动转变,以适应装配生产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根据运输产品的需要,随时利用该连接结构对通用型运输车进行加长、加宽等方面的技术改造,以满足飞机机身、机翼类大部件运输的实际需求,并保证运输车在多车联动过程中稳定性和一致性。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包含运输车、测距传感器、连接机构,两台运输车首尾相连,中间采用连接机构相连,在前一台运输车的车尾部最外侧的位置安装有测距传感器,后一台运输车的车头最外侧的位置安装有测距传感器。前、后两运输车的车体为刚性车身,前运输车尾和后运输车头均为一个刚性平板,分别安装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则是由导向槽、导向端、连接挂钩端和连接固定端组成,沿车身长度方向上中轴线的车尾两侧,上端分别安装有导向端和导向槽,其下端分别安装有导向槽和导向端,导向底板是导向槽的固定基座,导向底板正面则固定有一个刚性凹形的导向板,导向背板是导向端的固定基座,导向背板正面中心上下两侧固定有两个刚性板形的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靠近顶端两侧位置分别固定两个导向轮,导向轮与固定板之间依靠轴销形式连接,两侧向外延伸的位置分别安装了连接挂钩端和连接固定端,底板做为连接挂钩端的基座,底板的正面中心两侧位置固定有两个固定块,固定块
是一个刚性的凹形块,其上下两端突出的内侧位置,安装有转动销轴,两个转动销轴的中间位置穿过挂钩中间下端的圆通孔,挂钩是一个半圆形的刚性钩,其前端有一个凹槽,小凹槽内用轴销形式固定一个滑轮,挂钩中间位置的上端则开一个凹槽,利用轴销形式与电动推杆的伸出端相连,挂钩的后端是一个刚性凸台,两个挂钩之间采用两根连接杆相连,底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则固定电动推杆的固定法兰,当电动推杆伸出端缩回,带动两个挂钩绕销轴逆时针旋转,当电动推杆伸出端全长伸出,带动两个挂钩绕销轴顺时针旋转,背板做为连接固定端的基座,背面安装在车身尾部位置,背板的正面中心两侧位置固定有两个夹紧块,夹紧块是一个刚性的凹形块,其上下两端突出的内侧位置,安装有锁销轴。
[0006]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第一步:前运输车向后、后运输车向前,前车安装的测距传感器感应到后车安装测距传感器的位置反馈;
[0008]第二步:前运输车与后运输车接近,由测距传感器实时反馈运输车之间的距离位置,直至前、后运输车接近对接的距离范围内;
[0009]第三步:前运输车与后运输车进入对接的要求距离内,前运输车的连接挂钩端上的挂钩,由电动推杆向后拉动向上抬起,后运输车的连接挂钩端上的挂钩以同样的形式抬起;
[0010]第四步:前运输车与后运输车进入对接指定位置,电动推杆向前带动前、后运输车连接挂钩端上的挂钩向前锁住,固定两运输车,形成双车刚性连接,并同步运行;
[0011]第五步:取消刚性连接及同步则是按照此步骤的逆方式进行。
[001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利用距离传感器测距感应车辆与车辆之间实际位置,控制车辆之间在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相对位置关系,实时监控车辆位置状态,使多车联动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全程受控,解决了多车联动实际位置无法判断及连接到位无法判断的实际问题,同时满足了由于飞机大部件超长、超大带来的运输困难,通过对通用型运输车长度及宽度上的拼接及弥补,保证了在飞机大部件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要求。该结构操作简便,适应型强,可将多种通用型运输车串联成运输产品所需的长度及宽度,亦可直接推广至其他物流行业多车联动及超长、超大部件的运输

附图说明
[0013]图1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总体示意图
[0014]图2连接机构示意图
[0015]图3连接挂钩端运动示意图
[0016]图4连接固定端示意图
[0017]图5导向槽示意图
[0018]图6导向端示意图
[0019]图7双运输车连接局部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说明:1运输车;2测距传感器;3连接机构;4连接固定端;5连接挂钩端;6导向端;7导向槽;8底板;9电动推杆;10挂钩;11滑轮;12连接杆;13固定块;14背板;15夹紧块;16锁销轴;17导向底板;18导向板;19导向背板;20固定板;21导向轮。
[0021]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看附图,本专利技术是提出的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及连接方法。
[0023]从图1中看,两台运输车1首尾相连,中间采用连接机构3相连,在前一台运输车1的车尾部两端安装有测距传感器2,后一台运输车1的车头两端位置安装有测距传感器2。
[0024]如图2所示,运输车1的车体为刚性车身,车尾为一个刚性平板,沿车身长度方向上中轴线的车尾两侧,上端分别安装有导向端6和导向槽7,其下端分别安装有导向槽7和导向端6,两侧向外延伸的位置分别安装了连接挂钩端5和连接固定端4,最外侧的位置则分别安装有测距传感器2。
[0025]如图3所示,底板8做为连接挂钩端的基座,背面安装在车身尾部位置,底板8的正面中心两侧位置固定有两个固定块13,固定块13是一个刚性的凹形块,其上下两端突出的内侧位置,安装有转动销轴,两个转动销轴的中间位置穿过挂钩10中间下端的圆通孔,挂钩10是一个半圆形的刚性钩,其前端有一个凹槽,小凹槽内用轴销形式固定一个滑轮11,挂钩10中间位置的上端则开一个凹槽,利用轴销形式与电动推杆9的伸出端相连,挂钩10的后端是一个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组连接挂钩端和连接固定端、两个测距传感器、两组导向端和导向槽,沿车身长度方向上中轴线的车尾两侧,上端分别安装有导向端和导向槽,其下端对应位置处分别安装有导向槽和导向端,上、下端的导向端和导向槽互相垂直,导向端和导向槽两侧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与另一辆运输车车头上的一组连接挂钩端和连接固定端可互相配合连接的一个连接挂钩端和一个连接固定端,连接挂钩端和连接固定端外侧固定有两个测距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端包含导向背板、固定板和导向轮,导向背板是导向端的固定基座,其背面安装在车身尾部位置,导向背板正面中心上下两侧固定有两个刚性板形的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靠近顶端两侧位置分别固定两个导向轮,导向轮与固定板之间依靠轴销形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包含导向底板和导向板,导向底板是导向槽的固定基座,其背面安装在车身尾部位置,导向底板正面则固定有一个带有刚性凹槽的导向板,凹槽与导向端的导向轮配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输车载刚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挂钩端包含底板、固定块、挂钩、滑轮、电动推杆和连接杆,底板为连接挂钩端的基座,背面安装在车身尾部位置,底板的正面中心两侧位置固定有两个固定块,固定块是一个刚性的凹形块,其上下两端突出的内侧位置,安装有转动销轴,两个转动销轴的中间位置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刚闫超王天立吴远东田亦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