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83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9
一种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的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底座的顶端设有回转机构,第一支撑管的底端通过回转机构可转动装配在底座的顶端,第一支撑管的上端设有开口,且第一支撑管的上可滑动套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撑管与第一支撑管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支撑管高度的升降机构;第一支撑管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均设有与煤矿巷道顶端相匹配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对称设置,且两个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支撑块上,两个支撑板的下方均设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顶端铰接在支撑板的底端,第一油缸的底端铰接在第二支撑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巷道支撑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物料,在工业生产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由于煤矿一般都藏在地下,故煤矿的开采作业也都为地下作业,在地下对煤矿进行开采时一般是借助煤矿巷道进行物料的输送和人员的进出,煤矿巷道的稳定性关乎开采的安全,在巷道开挖后需通过围护结构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巷道的稳定性,在支护结构施工前可通过临时支护装置为巷道提高支撑,待后续支护稳定可再将其拆除,如授权公告号CN216714426U,专利名称为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的技术专利,公开了: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架第一横板,第一横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左侧,第一横板的内部设置有推板,第一横板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顶撑柱,支撑柱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与顶部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推板的左端设置有千斤顶;现有技术中,顶部支架不能调节,一方面根据煤矿巷道的宽度调节宽度,另一方面由于顶部支架张开不便于在煤矿巷道中搬运;而且现有技术中,支撑柱不能够旋转,不便于调整顶部支架与煤矿巷道顶端之间的夹角,需要将整体抬起再调整位置,比较麻烦,因此现有煤矿巷道支护装置结构不合理,不便于调整顶部支架的开合度,也不便于调整顶部支架与煤矿巷道之间的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煤矿巷道支护装置不便于调整顶部支架的开合度,以及不便于调整顶部支架与煤矿巷道之间的角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起到支撑作用,底座的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第一支撑管的内部中空,底座的顶端设有回转机构,第一支撑管的底端通过回转机构可转动装配在底座的顶端,回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顶端的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第一支撑管的下端可转动装配在轴承座内的轴承上,轴承座上方的第一支撑管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轴承座的右侧设有呈凹字形的支撑架,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架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架的上端可转动装配有竖直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支撑轴传动连接,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第一支撑管跟随从动齿轮转动,电机选用三合一减速电机(三合一减速电机指将减速器、电动机和制动器融于一体的电机,具有与电机轴平行输出、结构紧凑、传递扭矩大、工作平稳、噪音低、寿命长等特点)。第一支撑管的上端设有开口,且第一支撑管的上可滑动套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撑管与第一支撑管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支撑管高度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管上端的下固定座,下固定座的正上方设有上固定座,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均起到支撑作用,上固定座固定在第二支撑管的上端,上固定座与下固
定座之间设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下端可拆卸固定在下固定座上,第二油缸的自由端铰接在上固定座上,第二油缸的自由端伸长,推动第二支撑管向上移动,第二油缸的自由端回缩,牵引第二支撑管沿第一支撑管竖直向下移动。第一支撑管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均设有与煤矿巷道顶端相匹配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对称设置,且两个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支撑块上,两个支撑板的下方均设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顶端铰接在支撑板的底端,第一油缸的底端铰接在第二支撑管上,第一油缸的自由端伸长,第一油缸的自由端推动支撑板围绕支撑块向上转动,两个支撑板张开一定的角度。
[0004]优选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均连通液压泵站。
[0005]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管上端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对第二支撑管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第二支撑管沿竖直方向移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管上端的若干个导向轮支架,导向轮支架围绕第一支撑管周向设置,导向轮支架上可转动装配有导向轮,导向轮的中心线与第一支撑管的中心线空间垂直,导向轮延伸到第一支撑管内,且与第二支撑管的外壁辊压配合。
[0006]优选地,导向机构设置两组,且两组导向机构上下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管的上端。
[0007]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08]回转机构的设置,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支撑轴传动连接,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第一支撑管跟随从动齿轮转动,从而能够调整支撑板与煤矿巷道之间的夹角;第一油缸和支撑板的设置,第一油缸的自由端伸长,第一油缸的自由端推动支撑板围绕支撑块向上转动,两个支撑板张开一定的角度,可以根据煤矿巷道的宽度调整角度的大小;升降机构的设置,第二油缸的自由端伸长,推动第二支撑管向上移动,第二油缸的自由端回缩,牵引第二支撑管沿第一支撑管竖直向下移动;导向机构的设置,对第二支撑管起到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11]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支撑管;21、第二支撑管;3、回转机构;4、升降机构;5、支撑块;6、导向机构;7、煤矿巷道;31、轴承座;32、从动齿轮;33、支撑架;34、支撑轴;35、主动齿轮;36、电机;41、下固定座;42、上固定座;43、第二油缸;51、支撑板;52、第一油缸;61、导向轮支架;62、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

2所示,一种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底座1起到支撑作用,底座1的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2,第一支撑管2的内部中空,底座1的顶端设有回转机构3,第一支撑管2的底端通过回转机构3可转动装配在底座1的顶端,回转机构3包括固定在底座1顶端的轴承座31,轴承座31内设有轴承,第一支撑管2的下端可转动装配在轴承座31内的轴承上,轴承座31上方的第一支撑管2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32,轴承座31的右侧设有呈凹字形的支撑架33,支撑架33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架33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支撑架33的上端可转动装配有竖直设置的支撑轴34,支撑轴34上固定有水平
设置的主动齿轮35,主动齿轮35与从动齿轮32相互啮合,支撑架33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电机36,电机36的动力输出轴与支撑轴34传动连接,电机36带动主动齿轮35转动,主动齿轮35带动从动齿轮32转动,第一支撑管2跟随从动齿轮32转动,电机36选用三合一减速电机(三合一减速电机指将减速器、电动机和制动器融于一体的电机,具有与电机轴平行输出、结构紧凑、传递扭矩大、工作平稳、噪音低、寿命长等特点)。第一支撑管2的上端设有开口,且第一支撑管2的上可滑动套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管21,第二支撑管21与第一支撑管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支撑管高度的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管2上端的下固定座41,下固定座41的正上方设有上固定座42,上固定座42和下固定座41均起到支撑作用,上固定座42固定在第二支撑管21的上端,上固定座42与下固定座41之间设有第二油缸43,第二油缸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的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底座的顶端设有回转机构,第一支撑管的底端通过回转机构可转动装配在底座的顶端,第一支撑管的上端设有开口,且第一支撑管的上可滑动套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撑管与第一支撑管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支撑管高度的升降机构;第一支撑管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均设有与煤矿巷道顶端相匹配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对称设置,且两个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支撑块上,两个支撑板的下方均设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顶端铰接在支撑板的底端,第一油缸的底端铰接在第二支撑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顶端的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第一支撑管的下端可转动装配在轴承座内的轴承上,轴承座上方的第一支撑管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轴承座的右侧设有呈凹字形的支撑架,支撑架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架的上端可转动装配有竖直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电机,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