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83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上的移动槽,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板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支撑板的支撑机构,所述底座的侧面上设有用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机构运转的控制机构,通过升降机构,有利于调整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的高度,便于对巷道进行检测,通过支撑机构,有利于在冒顶灾害发生后,可以通过支撑板将掉落的物体进行阻拦和对巷道的支撑,便于工人从巷道撤离。便于工人从巷道撤离。便于工人从巷道撤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煤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采煤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井巷道的要求愈来愈高,加剧巷道冒顶隐患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当煤矿巷道发生冒顶灾害时,将对煤矿巷道内部的工作人员造成巨大的打击,在采煤的过程中,必须对煤矿巷道的顶部进行检测,对煤矿巷道冒顶灾害进行检测预警需要使用到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是一种能够实时检测煤矿巷道情况并及时报警的装置,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主要由监测组件、支撑组件、动力组件和报警组件组成,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具有监测准确,报警及时等优点。
[0003]常见的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的高度都是固定的,当对不同的高度的煤矿巷道进行监测时,需要将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检测部分紧贴煤矿巷道的顶部进行监测,这样监测的效果更好更准,为了便于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更好的监测煤矿巷道冒顶,需要将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底下铺垫物体,由于煤矿巷道的空间较小,导致整个铺垫的过程十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上的移动槽(2),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移动槽(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板(3)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连接板(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支撑板(4)的支撑机构(6),所述底座(1)的侧面上设有用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7),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机构(6)运转的控制机构(8);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在移动槽(2)侧壁上的两个固定板(504),每个所述固定板(504)的下表面上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01),所述螺纹杆(501)的上端贯穿固定板(504)并套设有升降杆(502),所述升降杆(502)的上端与连接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50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升降槽(503),所述螺纹杆(501)的上端延伸至升降槽(503)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升降杆(502)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的下表面两侧,所述螺纹杆(501)表面设置有螺纹且与升降槽(50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设置在连接板(3)上表面上的存放槽(601),所述存放槽(601)底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移动板(602)和一个第二移动板(603),所述第一移动板(602)与第二移动板(603)之间通过旋转轴(60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下表面上设置有滑动槽(606),所述第一移动板(602)上端与第二移动板(603)的上端均与滑动槽(606)通过旋转轴(604)转动连接,所述存放槽(601)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头螺纹杆(6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602)和第二移动板(603)的数量为多个且之间呈剪式结构设置,所述双头螺纹杆(605)贯穿第一移动板(602)和第二移动板(603)且与这两个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冒顶灾害的预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定山唐建强卓军袁强殷绍林何立菊罗春江赵海波张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蓥山龙滩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