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78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包括安装框,安装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振动台板,振动台板与安装框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填充液,安装框的内部且位于振动台板的下方设置有起振机构,安装框的侧壁设置有示波机构,示波机构包括固定框和安装架,固定框与安装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震模拟装置技术领域。该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通过示波机构的设置,能将模拟地震的体感转换成更加直观的波形图案记录下来,为后期对模拟地震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方便针对这些现象,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此在实际的地震发生的时候,便可最大化的减少因为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化的减少因为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化的减少因为地震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震模拟装置
,具体为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0003]为了保证在地震灾害发生的时候将损失降低到最低,人们便需要对于地震灾害进行小范围模拟,以供人们了解地震产生时会产生的一些现象,再针对这些现象,便可有效的研究出相对于的应对方案,如此在实际的地震发生的时候,便可最大化的减少因为地震造成的损失,然而现有的地震模拟器虽然能让人们从体感上大致了解地震的一些情况,但无法将这种体感转换成波形,不方便后期的数据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地震模拟器虽然能让人们从体感上大致了解地震的一些情况,但无法将这种体感转换成波形,不方便后期的数据分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振动台板,所述振动台板与安装框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填充液,所述安装框的内部且位于振动台板的下方设置有起振机构,所述安装框的侧壁设置有示波机构,所述示波机构包括固定框和安装架,所述固定框与安装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靠近安装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辊,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远离安装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辊,所述第一收卷辊与第二收卷辊之间通过记录纸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与安装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振动台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靠近第一收卷辊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记号笔,所述记号笔的笔尖与记录纸相接触,所述记号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侧且位于记号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限位环的一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安装架靠近安装框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收卷辊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起振机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安装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起振板。
[0009]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底端贯穿支撑框并延伸至支撑框的内部,所述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且位于顶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贯穿安装框并延伸至支撑框的内部,所述驱动杆位于支撑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通过示波机构包括固定框和安装架,固定框与安装框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框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靠近安装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辊,固定框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远离安装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辊,第一收卷辊与第二收卷辊之间通过记录纸传动连接,安装架与安装框的内壁滑动连接,安装架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振动台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架靠近第一收卷辊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记号笔,记号笔的笔尖与记录纸相接触,记号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的一侧且位于记号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限位环的一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通过示波机构的设置,能将模拟地震的体感转换成更加直观的波形图案记录下来,为后期对模拟地震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方便针对这些现象,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此在实际的地震发生的时候,便可最大化的减少因为地震造成的损失。
[0014](2)、该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通过起振机构包括支撑框,支撑框与安装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顶杆,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起振板,顶杆的底端贯穿支撑框并延伸至支撑框的内部,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部且位于顶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安装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贯穿安装框并延伸至支撑框的内部,驱动杆位于支撑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通过起振机构的设置,第二电机工作通过驱动杆、凸轮、活动板、顶杆和起振板带动填充液运动模拟震动波由地幔传递到地壳的情况,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振动台的结构,能够更加接近实际地震产生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示波机构的俯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起振机构的剖视图。
[0019]图中:1安装框、2振动台板、3填充液、4起振机构、41支撑框、42顶杆、43起振板、44活动板、45第二弹簧、46第二电机、47驱动杆、48凸轮、5示波机构、51固定框、52安装架、53第一收卷辊、54第二收卷辊、55记录纸、56支撑杆、57记号笔、58限位环、59第一弹簧、510滑轨、511滑块、512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包括安装框1,安装框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振动台板2,振动台板2与安装框1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填充液3,安装框1的内部且位于振动台板2的下方设置有起振机构4,起振机构4包括支撑框41,支撑框41与安装框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框4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顶杆42,顶杆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起振板43,顶杆42的底端贯穿支撑框41并延伸至支撑框41的内部,顶杆4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4,活动板44的顶部且位于顶杆4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5,第二弹簧45处于压缩状态,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振动台板(2),所述振动台板(2)与安装框(1)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填充液(3),所述安装框(1)的内部且位于振动台板(2)的下方设置有起振机构(4),所述安装框(1)的侧壁设置有示波机构(5);所述示波机构(5)包括固定框(51)和安装架(52),所述固定框(51)与安装框(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5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靠近安装框(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辊(53),所述固定框(5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远离安装框(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辊(54),所述第一收卷辊(53)与第二收卷辊(54)之间通过记录纸(55)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架(52)与安装框(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52)的底部通过支撑杆(56)与振动台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52)靠近第一收卷辊(5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记号笔(57),所述记号笔(57)的笔尖与记录纸(55)相接触,所述记号笔(5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8),所述限位环(58)的一侧且位于记号笔(5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9),所述第一弹簧(59)远离限位环(58)的一端与安装架(5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简单、单一的体感转变为波形的地震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峰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博克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