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结构3D打印骨软骨支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366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层结构3D打印骨软骨支架制备方法,针对天然骨软骨的多层结构进行了简化设计,构造了三层结构模拟原位骨软骨结构,同时使用不同的组成成分组成结构层,实现机械强度递增的特点,通过仿生结构有利于植入后与天然骨软骨组织的生长融合,进一步地,在整个支架中采用3D打印多孔结构,有利于环境中营养成分的进入,同时有利于体细胞向支架上迁移,提高仿生支架的植入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骨软骨修复技术植入效果和临床应用不佳的技术问题。技术植入效果和临床应用不佳的技术问题。技术植入效果和临床应用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层结构3D打印骨软骨支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组织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三层结构3D打印骨软骨支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骨软骨(osteochondral tissue)是软骨(chondro)及其下方的接壤的一层骨头(osteo)结构,属于和软骨交界的组织。损伤后极易引发慢性疼痛、炎症、关节僵硬、畸形、骨刺甚至残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组织(骨骼,皮肤,肌肉等),软骨损伤一般很难自我修复。因为软骨部分没有血管穿插,故不能通过血管网来输送营养物质。其主要通过关节液内的营养渗透到软骨当中,从而能够促进关节软骨的生长发育。软骨损伤之后,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软骨炎的发生。
[0003]现有的用于骨软骨修复的技术或产品,有如下几类:
[0004]1.硬支架:基于含钙盐(如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等)或者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PCL)等)所制造的修复支架。
[0005]2.膜类的补片:基于生物膜类(如天然去细胞基质膜、胶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结构3D打印骨软骨支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制备甲基丙烯酸酯明胶;制备甲基丙烯酸酯丝蛋白;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制备生物墨水A、生物墨水B和生物墨水C;使用所述生物墨水A、所述生物墨水B和所述生物墨水C依次分三层进行支架打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结构3D打印骨软骨支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甲基丙烯酸酯明胶的过程,包括下列步骤:10克明胶粉末中加入100克蒸馏水,磁力搅拌加热溶解至澄清透明;加入4毫升甲基丙烯酸酐继续磁力搅拌并在40度反应3小时;再装入8~14千道尔顿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中,并在50度的蒸馏水中透析,至反应物无异味无色透明为止;收集透析袋中溶液冷冻干燥,获得甲基丙烯酸酯明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结构3D打印骨软骨支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甲基丙烯酸酯丝蛋白的过程,包括下列步骤:20克蚕茧加入100毫升0.05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煮沸30分钟;捞出后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在70度烘干备用;加入100毫升9.3mol/L的溴化锂溶液中磁力搅拌加热溶解至澄清透明;加入6毫升甲基丙烯酸酐继续磁力搅拌并在60度反应4小时;再装入8~14千道尔顿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中,并在50度的蒸馏水中透析,至反应物无异味无色透明为止;收集透析袋中溶液冷冻干燥,获得甲基丙烯酸酯丝蛋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结构3D打印骨软骨支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过程,包括下列步骤:将0.6mol/L磷酸铵溶于825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毫升氢氧化铵将pH调节至9;再加入90毫升0.883mol/L硝酸钙并以3.6mL/min的速度边搅拌边滴加入溶液;将混合物转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娇周旋何美玲谢海琼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