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组织缝合机构及软组织连续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48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组织缝合机构及软组织连续缝合器,该软组织缝合机构包括缝合针和针套;所述缝合针为弧形,其两端均为针头,而两针头之间开有穿线的线孔;所述针套为弧形,其两端设置有与针头配合用于连接缝合针的卡槽;所述针套可由针套驱动器驱动沿圆周做双向往复运动,使其两端的卡槽可分别与缝合针两端的针头连接后推动缝合针进行来回缝合;还包括两个取针器,所述缝合针的运动轨迹设置在两个取针器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针套在推动缝合针的时候与缝合针连接,避免缝合针跑偏或者脱落。针套在推动缝合针时,其轨迹与缝合针相同,因此不会扩大创口,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用软组织缝合机构及软组织连续缝合器


技术介绍

1、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是传统的手动缝合,操作困难且复杂,耗费手术时间,无法适应微创手术简便、高效的趋势。目前临床上存在的适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器大多使用金属钉对软组织进行夹闭,主要缺点是会在人体内留下难以取出且无法降解的金属制品,同时器具的尺寸较大,灵活度较低。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cn202211165758.1公开了一种软组织缝合器,包括:手柄、与手柄连接的外保护管、以及分别位于外保护管内的进针管和推线杆,手柄上转动设置有用于驱使进针管沿外保护管进退的驱动件;进针管的一端伸入至手柄内并与手柄后端的缝线出口连通,进针管的另一端具有针头,针头内放置有用于组织缝合时自动打结的缝线,缝线穿过进针管并从缝线出口穿出;推线杆的一端伸入至手柄内,手柄上滑动设置有推动件,推线杆在推动件的推动下沿外保护管运动并带动缝线前进。

3、上述现有技术仅适用于半月板缝合等操作步骤较少的场景,使用局限性较大。

4、另有中国专利申请cn202211019683.6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组织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针,以及用于带动缝合针进行缝合的针套;所述缝合针为弧形,其两端均为针头,所述缝合针上开有用于穿线的线孔;所述针套为弧形,其两端设置有与所述针头配合的卡槽;所述针套可由针套驱动器驱动沿圆周做双向往复运动,使其两端的卡槽可分别依次与所述缝合针两端的针头连接后推动所述缝合针进行双向缝合;还包括两个取针器,设置在所述两个取针器之间的弧形的滑槽,以及控制所述取针器夹持所述缝合针或松开所述缝合针的松紧机构,所述针套沿所述滑槽运动,而所述缝合针的运动轨迹设置在所述两个取针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组织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组织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针,以及用于带动缝合针进行缝合的针套;所述缝合针为弧形,其两端均为针头,所述缝合针上开有用于穿线的线孔;所述针套为弧形,其两端设置有与所述针头配合的卡槽;所述针套可由针套驱动器驱动沿圆周做双向往复运动,使其两端的卡槽可分别依次与所述缝合针两端的针头连接后推动所述缝合针进行双向缝合;还包括两个取针器,设置在所述两个取针器之间的弧形的滑槽,以及控制所述取针器夹持所述缝合针或松开所述缝合针的松紧机构,所述针套沿所述滑槽运动,而所述缝合针的运动轨迹设置在所述两个取针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组织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驱动器包括驱动齿轮组;所述驱动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两个并排设置的从动齿轮;所述针套外弧面上开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组织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取针器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夹持杆,在所述松紧机构的作用下,两根夹持杆可相互靠近形成夹持状态,或者分离形成松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组织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机构包括收紧绳和驱动绳,其中一个取针器中的夹持杆与另一个取针器中的夹持杆两两利用弹性的收紧绳连接,使得同一取针器内的两根夹持杆相互靠近形成夹持状态;还包括用于驱动夹持杆分离的驱动绳,所述驱动绳为分别与两个取针器的夹持杆连接的四根;与同一取针器的夹持杆连接的两根驱动绳为一组,且运动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组织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绳与驱动针套运动的针套驱动器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报谢海琼陈伟张海强周智杰李正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