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布局的红螯螯虾养殖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47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4
一种立体布局的红螯螯虾养殖水池,包括水池框架(1)、防渗膜(2)、甘蔗渣(3)、虾巢群(4)、浮萍框(5)、供氧机(6)、供氧管道(7),所述水池框架(1)内部的四周及底部铺设有所述防渗膜(2);所述防渗膜(2)的底部上铺设有甘蔗渣(3);所述甘蔗渣(3)的上面放有虾巢群(4);所述虾巢群(4)上放置有所述浮萍框(5);所述水池框架(1)的外侧面有所述供氧机(6);所述水池框架(1)顶部有一圈所述供氧管道(7);所述供氧管道(7)上均匀接有出氧口(7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养殖水池为红螯螯虾提供接近自然生长的环境,且成本低,灵活性高,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布局的红螯螯虾养殖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布局的红螯螯虾养殖水池,包括水池框架、防渗膜、甘蔗渣、虾巢群、浮萍框、供氧机、供氧管道。

技术介绍

[0002]红螯螯虾是广温性水生动物,喜欢温暖的环境、不耐热不耐寒,适应生长温度为22~36℃,最适生长水温为28~30℃。其外壳光滑坚硬,体色呈淡青绿色,不喜强光,白天多在水中较深处或者躲在水草、树枝、石隙等隐蔽物中,很少活动。
[0003]红螯螯虾具有相互残杀性,食性极广,食物缺乏时他们也能以同类为食。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养殖密度过大、缺乏水草等遮蔽物、雌雄比例失调或者饵料没有及时投放时,它们也会出现相互残杀的现象。
[0004]红螯螯虾是穴居动物,喜欢打洞。其洞穴一般笔直向下或稍倾斜,由于其不喜光,因此红螯螯虾白天待在洞穴中或者洞口,等到夜间再出洞活动捕食,红螯螯虾的繁殖也与其穴居性密切相关,一般为雌雄同居,繁殖和越冬期喜欢掘洞,且多在夜间掘洞。
[0005]人工养殖红螯螯虾时,需要营造一个适合红螯螯虾生活的环境。目前我国红螯螯虾的养殖还是以传统的池塘养殖为主,一般是在地面上挖池建造,或者采用水泥砌成,这些方法或有成本高、不方便管理、不易捕捞、灵活性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布局的红螯螯虾养殖水池,包括水池框架、防渗膜、甘蔗渣、虾巢群、浮萍框、供氧机、供氧管道。
[0007]本技术的养殖水池,所述水池框架内部的四周及底部铺设有所述防渗膜,所述防渗膜内部的底部铺设有所述甘蔗渣,所述甘蔗渣的上面放有所述虾巢群,所述虾巢群上放置有所述浮萍框。所述水池框架的外侧面有所述供氧机,顶部还有所述供氧管道。
[0008]本技术的养殖水池,其搭建顺序为:在大棚内选择平整地面,在地面上搭建或堆砌好所述水池框架,在所述水池框架内部的内壁四周及底部铺盖完整无接缝的所述防渗膜,在所述水池框架底部的所述防渗膜的正面上铺满所述甘蔗渣,在所述甘蔗渣上铺上所述虾巢群,在所述虾巢群上放置有所述浮萍框,在所述水池框架的外侧安装所述供氧机,在所述水池框架的顶部上安装一圈所述供氧管道,所述供氧机和所述供氧管道连接。往所述水池框架内注水,注水高度至距离所述水池框架顶部10cm~20cm位置。注水后所述浮萍框浮于水面,在所述浮萍框中放入浮萍,启动所述供氧机,氧气经过所述供氧管道往养殖水池的水内注入氧气。
[0009]本技术的养殖水池,所述水池框架可用铁管焊接或水泥红砖砌成,高1m~1.5m、长28m~30m、宽6m~7m,其中一侧面距离所述水池框架顶部10cm~20cm位置有水池溢水口,距离底部2 cm ~10 cm位置有水池放水口。
[0010]本技术的养殖水池,所述防渗膜铺设在所述水池框架内部的内壁四周及底
部,长宽高和所述水池框架一致,侧面有防渗膜溢水口,侧面底部有防渗膜放水口,所述防渗膜溢水口的位置和所述水池框架侧面上的所述水池溢水口的位置一致;所述防渗膜放水口的位置和所述水池框架侧面上的所述水池放水口的位置一致。本技术的养殖水池,所述甘蔗渣的铺设高度为10cm~20cm。
[0011]本技术的养殖水池,所述虾巢群为多个虾巢单体构成,所述虾巢单体为长方形控根器黑胶板卷成的圆筒,圆筒形的所述虾巢单体的直径为10cm~15cm,高为20~25cm。所述虾巢群中的所述虾巢单体朝向一致,所述虾巢群采用非紧凑的方法铺在所述水池框架1内直至离水面15cm~30cm的高度。
[0012]本技术的养殖水池,所述浮萍框采用塑胶软管围成一圈制作而成,一个养殖水池中放置3~5个所述浮萍框,养殖水池中的所有所述浮萍框内部面积合计占整个养殖池水面面积的1/3,所述浮萍框中可种植浮萍。
[0013]本技术的养殖水池,在所述水池框架的外侧安装所述供氧机,在所述水池框架的顶部上安装一圈所述供氧管道,所述供氧机和所述供氧管道连接。所述供氧管道采用pvc塑胶软管或硬质PVC水管制成,每隔1~2米均匀接有出氧口,所述出氧口伸进养殖水池的水中,启动所述供氧机,氧气经过所述供氧管道往养殖水池的水内注入氧气。
[0014]本技术的养殖水池,建立在地面上,所述养殖池侧面有溢水口和放水口,方便进水排水,有利后期水质管理和捕捞。所述养殖池中底部铺盖甘蔗渣,模拟类似松软土质的环境,为养殖池水生植物提供营养来源。所述虾巢群采用控根器黑胶板卷成圆筒形,所述控根器黑胶板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小孔,透气性能良好,制作方便,成本低,适合红螯螯虾的穴居。性,并有效抑制其相互残杀。
[0015]在本技术的养殖水池的水面上养殖浮萍作为主要的水生植物,为红螯螯虾提供食物及净化水质,所述浮萍种于所述浮萍框中,所述浮萍框起到防止浮萍扩散的作用,避免浮萍过度扩散导致水下缺氧。采用供氧管道分散供氧气,使水下氧气均匀分布。
[0016]本技术的养殖水池,主要用于在普通塑料大棚内养殖红螯螯虾,所述养殖水池为红螯螯虾提供接近自然生长的环境,且成本低,灵活性高,制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养殖水池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养殖水池各组成部分分解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养殖水池沿图1中L1线垂直截断的截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养殖水池的所述虾巢群放大后的侧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养殖水池的所述虾巢单体放大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养殖水池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子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使用范围、规格大小。
[0023]图1是本技术的养殖水池的立体示意图,图1中示出从外部可看到所述养殖水池包括水池框架1、浮萍框5、供氧机6、供氧管道7。所述水池框架1的侧面有水池溢水口11和水池放水口12,另一侧有所述供氧机6,顶部有一圈所述供氧管道7,所述供氧机6和所述供
氧管道7连接,所述供氧管道7上每隔1~2米均匀接有出氧口71。图1中还示出本技术的养殖水池的水面上还有所述浮萍框5,所述浮萍框5种有浮萍9。
[0024]图2是本技术的养殖水池各组成部分分解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养殖水池沿图1中L1线垂直截断的截面图,通过图2分解养殖水池各的组成部分并结合图3的截面图,进一步示出,本技术的养殖水池,所述水池框架1内部的四周及底部铺设有所述防渗膜2,所述防渗膜2内部的底部铺设有甘蔗渣3,所述甘蔗渣3的上面放有虾巢群4,所述虾巢群4上放置有所述浮萍框5。所述水池框架1的外侧面有所述供氧机6,顶部还有所述供氧管道7。所述供氧机6和所述供氧管道7连接。所述供氧管道7采用pvc塑胶软管或硬质PVC水管制成,每隔1~2米均匀接有所述出氧口71,所述出氧口71伸进养殖水池的水8中,启动所述供氧机6,氧气经过所述供氧管道7并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布局的红螯螯虾养殖水池,包括水池框架(1)、防渗膜(2)、甘蔗渣(3)、虾巢群(4)、浮萍框(5)、供氧机(6)、供氧管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框架(1)内部的四周及底部铺设有所述防渗膜(2);所述防渗膜(2)的底部上铺设有甘蔗渣(3);所述甘蔗渣(3)的上面放有虾巢群(4);所述虾巢群(4)上放置有所述浮萍框(5);所述水池框架(1)的外侧面有所述供氧机(6);所述水池框架(1)顶部有一圈所述供氧管道(7);所述供氧机(6)和所述供氧管道(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布局的红螯螯虾养殖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道(7)上每隔1~2米均匀接有出氧口(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布局的红螯螯虾养殖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虾巢群(4)由多个虾巢单体(41)排列构成,所述虾巢单体(41)为长方形控根器黑胶板卷成的圆筒,圆筒状的所述虾巢单体(41)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祺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麦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