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抗病毒的荔浦芋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342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虫抗病毒的荔浦芋的种植方法。本方法包括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出脱毒的荔浦芋种苗,该种苗既能保留了荔浦芋的原品质风味,又能从种苗渠道上切断致病源,能够防治芋软腐病、芋疫病等常见的病害,大幅提高芋头的产量和质量;移栽荔浦芋种苗时,基施生物有机肥料与缓释复合肥,有机质是提高荔浦芋品质的有效途径,不同微生物菌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荔浦芋对常见病害的抵抗力,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并杀灭害虫,缓释复合肥,能够提供荔浦芋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对氮磷钾的需求;最后铺覆地膜,具有保温、保湿、除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诸多功能。土壤理化性状等诸多功能。土壤理化性状等诸多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虫抗病毒的荔浦芋的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防虫抗病毒的荔浦芋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荔浦芋产于桂林市的荔浦市,个头大,营养丰富,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精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多种成分。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传统种植芋头,采用子芋作种,荔浦芋易患芋软腐病、芋疫病、芋花叶病毒病及受斜纹夜蛾、地下害虫等危害,芋软腐病、芋花叶病都可以通过子芋垂直传播,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防治,而害虫特别是地下害虫的危害,又加重了病害的发生流行,当遇到病时,通常采用农药进行处理,从而使得荔浦芋残留农药,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研究防虫抗病毒的荔浦芋种植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虫抗病毒的荔浦芋的种植方法,该方法中,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对荔浦芋进行脱毒繁殖培育荔浦芋种苗,并配以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地预防、减少荔浦芋种植过程中病毒、虫害的发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防虫抗病毒的荔浦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用组织培养方法对荔浦芋进行脱毒繁殖培育荔浦芋种苗;
[0007]步骤二、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按150

200kg/亩基施生物有机肥,按50
>‑
100kg/亩基施缓释复合肥;
[0008]步骤三、按行距1

1.2m,株距0.5

0.6m,采取高畦深栽单行移栽荔浦芋种苗;
[0009]步骤四、铺覆地膜。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
[0011](1)先将荔浦芋种在25

30℃催芽,芋芽长至2

3cm时,切取顶芽,经洗洁精浸泡5

10min、流水冲洗20

30min后置于70%乙醇溶液中浸泡1

2min,再置于0.1%的HgCl2溶液中浸泡10

15min,用无菌水冲3

5次后置解剖镜下剥取0.2

0.5mm的茎尖分生组织;
[0012](2)将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中,于25

28℃,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为16h/d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茎尖成活并诱导出再生植株;
[0013](3)当再生植株生长至5

6cm,长出2

3个侧芽时,将再生植株的顶端切除,并将再生植株纵切成0.2

0.5mm的切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于25

28℃,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为16h/d的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30

40d,获得丛生芽;
[0014](4)当丛生芽生长至4

5cm、有叶片展开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0

30d,可形成有3

4条粗根、2

3叶的壮苗;
[0015](5)将壮苗置于自然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炼苗,将炼苗15

20d后的幼苗洗掉根部培养基,移栽到含有机质土壤的营养杯中,置于盖有薄膜和遮阳网的大棚中培育,当幼苗长成高度7

10cm、有3

4片叶的粗壮植株,得到待移栽大田的荔浦芋种苗。
[0016]优选地,所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0.8

1.2mg/L 6

苄氨基腺嘌呤、0.01

0.12mg/L吲哚
‑3‑
丁酸制得,茎尖分生组织的pH为5.8

6.0。
[0017]优选地,所述增殖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2

4mg/L 6

苄氨基腺嘌呤、0.01

0.12mg/L吲哚
‑3‑
丁酸制得,从芽增殖培养基的pH为5.8

6.0。
[0018]优选地,所述生根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0.8

1.2mg/L吲哚
‑3‑
丁酸、4.5g/L琼脂、30g/L蔗糖制得,生根培养基的pH为5.8

6.0。
[0019]优选地,所述大棚中培育的条件为温度23

27℃,相对湿度70%

80%。
[0020]优选地,所述生物有机肥为粉状,有机质的含量≥45%,有效活菌数≥2亿/g。
[0021]优选地,所述生物有机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生化黄腐酸钾原粉7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0.5

2份、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粉0.5

2份、地衣芽孢杆菌菌粉0.5

2份、侧孢芽孢杆菌菌粉0.5

2份、凹凸棒粉22

28份。
[0022]优选地,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生化黄腐酸钾原粉与凹凸棒粉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菌粉、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粉、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侧孢芽孢杆菌菌粉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生物有机肥。
[0023]枯草芽孢杆菌能产生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植物根部病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能有效地防治根部周围的病原菌,使作物免遭病原菌的侵害,还能够通过促进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起到间接抗病害发生的作用;
[0024]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害虫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最深入、开发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防虫原理是其菌株可产生内毒素

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两类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害虫会因饥饿、血液败坏和神经中毒而死;
[0025]地衣芽孢杆菌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腐殖质,极大的提高土壤肥效;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繁殖和对植物根部的侵袭,减少植物土传病害,预防多种害虫爆发;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蓄水、蓄能和地温,缓解重茬障碍;
[0026]侧孢短芽孢杆菌,具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同时能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有机酸、氨基酸、多糖、激素等有利于植物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在土壤中繁殖后,分泌植物生长刺激素及多种酶,以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抑制其他病原菌的生长。
[0027]优选地,所述缓释复合肥中,养分释放期为150

200d,N含量≥15%,P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虫抗病毒的荔浦芋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用组织培养方法对荔浦芋进行脱毒繁殖培育荔浦芋种苗;步骤二、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按150

200kg/亩基施生物有机肥,按50

100kg/亩基施缓释复合肥;步骤三、按行距1

1.2m,株距0.5

0.6m,采取高畦深栽单行移栽荔浦芋种苗;步骤四、铺覆地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1)先将荔浦芋种在25

30℃催芽,芋芽长至2

3cm时,切取顶芽,经洗洁精浸泡5

10min、流水冲洗20

30min后置于70%乙醇溶液中浸泡1

2min,再置于0.1%的HgCl2溶液中浸泡10

15min,用无菌水冲3

5次后置解剖镜下剥取0.2

0.5mm的茎尖分生组织;(2)将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中,于25

28℃,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为16h/d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茎尖成活并诱导出再生植株;(3)当再生植株生长至5

6cm,长出2

3个侧芽时,将再生植株的顶端切除,并将再生植株纵切成0.2

0.5mm的切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于25

28℃,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为16h/d的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30

40d,获得丛生芽;(4)当丛生芽生长至4

5cm、有叶片展开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0

30d,可形成有3

4条粗根、2

3叶的壮苗;(5)将壮苗置于自然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炼苗,将炼苗15

20d后的幼苗洗掉根部培养基,移栽到含有机质土壤的营养杯中,置于盖有薄膜和遮阳网的大棚中培育,当幼苗长成高度7

10cm、有3

4片叶的粗壮植株,得到待移栽大田的荔浦芋种苗。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思菊李家文李玉洪莫星煜赵晓美文爱忠邱巧玲潘玲华杨海娟田云建秦和生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