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535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属于黄芪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农田区域数据库、直播喷灌、分层施肥这三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灌水量与施氮量的互作效应对黄芪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黄芪生育期减量20%灌水与中施氮处理的互作效应可显著促进地上部干重的增加,增加根长和根粗,促进地下部有机物质的积累,为提高黄芪产量奠定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红薯的亩产量为3611.03~3620.45kg/亩,增产12.42%~12.71%,马铃薯的亩产量为2601.22~2610.42kg/亩,增产7.65%~8.03%,大豆的亩产量为170.61~172.87kg/亩,增产6.41%~7.82%,经济效益显著。著。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黄芪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芪又称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细胞代谢、调节血糖等多种功效,在贫瘠地域生长较为普遍。目前,因黄芪药材需求量大量增加,致使野生黄芪药材过度采挖,导致黄芪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人工栽培黄芪成为缓解药材供给不足与需求量过大矛盾的关键所在。中药材黄芪已纳入药食同源目录且需求量逐年增大,河西绿洲灌区土壤类型和气候资源适宜黄芪药材大面积种植且产量优势显著。
[0003]经现有文献检索文献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746137A,公开日2016年07月13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黄芪甲苷含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及施底肥(2)播种育苗(3)栽植黄芪幼苗(4)第二次喷洒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5)采收。虽然该专利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黄芪甲苷的含量,但是其增长效果并不明显,且黄芪的产量增幅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黄芪甲苷的含量,黄芪的产量增幅较高的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构建农田区域数据库:构建的农田区域数据库包括土壤类型数据、排水系统设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气象数据;
[0008]2)直播喷灌:选择适宜的土地直播黄芪种子,亩播种量为9.5~ 11.5kg,按照行距21~23cm,株距13~15cm进行开穴直播,直播后将自动喷灌控制器放置在土地的中间进行喷灌处理;
[0009]3)分层施肥:在黄芪播种的同时,实施底肥分层条施,即将底施氮磷钾肥分别条施于播种麦田地表以下10cm、15cm和20cm深处;垂直分布于上述三个不同深度土层的施肥条带为一组,相邻两组之间的间距为50~60cm,即在相邻两组分层施肥条带之间播种两行黄芪,或者两组分层施肥条带之间一行播种黄芪、另一行播种红薯、马铃薯、大豆中的一种。
[0010]根据以上特征,所述步骤2)中自动喷灌控制器的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控制执行电路、无稳态振荡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001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黄芪种子利用种子处理剂进行处理后,经过两级筛选后进行播种;所述种子处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木醋原液1.5

2.5份、ABT

4生根粉30~40份、EM原露10~14份、核桃壳15~20份、醋酸盐缓冲液40~50份。
[0012]根据以上特征,所述种子处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木醋原液2份、ABT

4生根粉35份、EM原露12份、核桃壳17份、醋酸盐缓冲液45份。
[00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种子处理剂是将核桃壳粉碎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后置于4℃冰箱中抽提25~30h,过滤后经8000~10000r/min离心15~20min,收集液体,将黄芪种子放入收集的液体中浸泡3~5h,采用伽马射线0.8

1.2kGy辐射剂量照射25~35分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利用自动喷灌控制器进行灌溉,W1N2处理的黄芪甲苷含量较W1N0、W1N1和W1N3处理分别提高169.13%、52.44%和26.12%, W2N2处理的黄芪甲苷含量较W2N0、W2N1和W2N3处理分别提高 116.02%、19.33%和21.74%。由此可知,生育期减量20%灌水与中施氮耦合能够显著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的含量。
[0016]2)本专利技术在生育期减量灌水能够促进黄芪地下部的生长,但过量的灌水会抑制黄芪生长。增加施氮量有助于促进地上部的增加,有助于根长、根粗及地下部干重的增加,最终可显著提高产量,但过量的施氮会抑制黄芪的生长。
[0017]3)本专利技术中灌水量与施氮量的互作效应对黄芪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黄芪生育期减量20%灌水与中施氮处理的互作效应可显著促进地上部干重的增加,增加根长和根粗,促进地下部有机物质的积累,为提高黄芪产量奠定基础。
[0018]4)本专利技术中红薯的亩产量为3611.03~3620.45kg/亩,增产 12.42%~12.71%,马铃薯的亩产量为2601.22~2610.42kg/亩,增产7.65%~8.03%,大豆的亩产量为170.61~172.87kg/亩,增产6.41%~ 7.82%,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喷灌控制器的电路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氮耦合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从下述描述得到替代技术方案。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1)构建农田区域数据库:构建的农田区域数据库包括土壤类型数据、排水系统设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气象数据;
[0025]2)直播喷灌:选择适宜的土地直播黄芪种子,亩播种量为9.5kg,按照行距21cm,株距13cm进行开穴直播,直播后将自动喷灌控制器放置在土地的中间进行喷灌处理;所述自动喷灌控制器的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控制执行电路、无稳态振荡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0026]3)分层施肥:在黄芪播种的同时,实施底肥分层条施,即将底施氮磷钾肥分别条施
于播种麦田地表以下10cm、15cm和20cm深处;垂直分布于上述三个不同深度土层的施肥条带为一组,相邻两组之间的间距为50cm,即在相邻两组分层施肥条带之间播种两行黄芪,或者两组分层施肥条带之间一行播种黄芪、另一行播种红薯。黄芪种子利用种子处理剂进行处理后,经过两级筛选后进行播种;种子处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木醋原液1.5kg、ABT

4生根粉30kg、EM 原露10kg、核桃壳15kg、醋酸盐缓冲液40kg。种子处理剂是将核桃壳粉碎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后置于4℃冰箱中抽提25h,过滤后经 8000r/min离心15min,收集液体,将液体放入到黄芪种子中浸泡3h,采用伽马射线0.8kGy辐射剂量照射25分钟。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农田区域数据库:构建的农田区域数据库包括土壤类型数据、排水系统设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气象数据;2)直播喷灌:选择适宜的土地直播黄芪种子,亩播种量为9.5~11.5kg,按照行距21~23cm,株距13~15cm进行开穴直播,直播后将自动喷灌控制器放置在土地的中间位置进行喷灌处理;3)分层施肥:在黄芪播种的同时,实施底肥分层条施,即将底施氮磷钾肥分别条施于播种麦田地表以下10cm、15cm和20cm深处;垂直分布于上述三个不同深度土层的施肥条带为一组,相邻两组之间的间距为50~60cm,即在相邻两组分层施肥条带之间播种两行黄芪,或者两组分层施肥条带之间一行播种黄芪、另一行播种红薯、马铃薯、大豆中的一种。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含量和产量的水肥耦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自动喷灌控制器的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控制执行电路、无稳态振荡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中药材黄芪甲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廷邦杨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