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断面浅埋隧道软弱地层CD型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为大断面浅埋隧道软弱地层CD型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满足使用功能,越来越多的大跨度、大断面隧道开始修建。受交通地理位置影响,较多城市隧道埋深浅,同时因城市区域建构筑物密集,部分隧道不可避免会下穿居民小区、公共建构筑物等,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选择合理的开挖工法,对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降极为关键,针对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下穿建筑物隧道,现阶段国内以双侧壁导坑法为主,其对拱顶沉降、地表沉降及围岩稳定性等方面的控制均表现出良好的特性。但传统双侧壁导坑法将隧道断面分为左中右三个断面,侧壁导坑宽度一般不超过断面最大跨度的1/3,存在各部导坑开挖断面小、临时支撑干扰大、机械作业空间不足、开挖工效低等缺点,同时在软弱地层条件下,隧道中岩墙拱部一次开挖跨度大,施工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断面浅埋隧道软弱地层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断面浅埋隧道软弱地层CD型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先行侧导坑上台阶I开挖,循环进尺为1
‑
2榀钢拱架长度,施做初期支护、临时支护
①
;S2:先行侧导坑下台阶II开挖,循环进尺为1
‑
2榀钢拱架长度,施做初期支护、临时支护
②
,导坑封闭成环后拆除横向临时支撑
①
,一次拆除长度与循环进尺一致;S3:后行侧导坑上台阶III开挖,循环进尺为1
‑
2榀钢拱架长度,施做初期支护、临时支护
③
;S4:先行侧导坑下台阶IV开挖,循环进尺为1
‑
2榀钢拱架长度;导坑封闭成环后拆除横向临时支撑
③
,一次拆除长度与循环进尺一致;S5:中岩墙拱部上台阶V开挖,循环进尺为1榀钢拱架长度,施做初期支护、临时支护
④
,拱部初期支护完成1
‑
2榀后,即拆除先行侧导坑对应的1
‑
2榀竖向临时支撑
①
、
②
;S6:同步开挖中岩墙中下台阶VI、VII,施做主洞仰拱初期支护
⑥
,循环进尺1
‑
2榀钢拱架长度,与竖向临时支撑
①
、
②
拆除长度一致;S7:拆除先行侧导坑竖向临时支撑
①
、
②
,一次开挖中岩墙中、下台阶VI、VII,施做主洞仰拱初期支护
⑥
;S8:主洞全周钢架完成封闭成环后,拆除内侧导坑竖向临时支撑
③
、
④
,一次拆除长度为1
‑
2榀钢拱架长度,与中岩墙中下台阶循环进尺一致;S9:施做仰拱及仰拱回填
⑦
,最后全断面浇筑拱墙
⑧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荣劲松,杨征,庄宏斌,官斌锋,张丛明,孙英,孙文亮,邓家胜,王惠鸿,曹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